标题 | 花开中国梦 |
正文 | ○ 题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永远的海子。 ○ 热雨诗曰:“奋舟书海百花开,浪遏中流济世脉。花开花落两由之,胸怀感恩何释怀?” ○ 热坐10路公交车赴聊,透过车窗看一家农户办喜事,颇感久违与陌生。其实家乡农村办喜宴,大都在露天院内用土坯支上大铁锅烧水炒菜,炊烟袅袅,少不了邻里相助,在院内与屋里皆摆上酒席待客,无非是猪肉鸡肉鱼肉及芹菜豆芽土豆之类,并不刻意讲究,中午时分点鞭炮庆贺然后众亲友相继入座,另有写礼账的先生认真记下亲友客人姓名与礼钱,等客人就席之后帮工们才将就着吃一座酒菜。众亲友邀三喝五孩子尖叫,新婚男女免不了给客人倒喜酒,一大天热热闹闹过去。 ○ 过去农村穷,而热记得小时候跟母亲去邻居家喝喜酒,最好的下酒菜就是切的一片片的猪肉,形似木梳,馋得口水真流,猛吃一顿口里冒油,我们小伙伴凑一桌一抢而空。这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打下烙印,潜意识是渴望能天天有肉吃,盼望村里天天办喜事。 ○ 老酒一杯度日月,泪洒青衫任平生。亦道亦儒亦佛。大雅大俗而已。 ○ 杨绛是丈夫钱钟书口中“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翻译过《唐·吉诃德》等作品。她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博学多才,治学严谨;无私奉献,用千万稿费资助寒门学子……杨绛的文人风骨、治学态度与社会担当,是当代人身上所稀缺的闪光点。 ○ 杨绛最喜欢的名言是:“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在把钱钟书数量惊人的手稿整理出来交付出版后,她写了《我们仨》,写尽了对丈夫和女儿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96岁时又推出《走到人生边上》,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 ○ 4月4日,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正如领奖词所言:“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曹文轩的获奖,确立了中国儿童文学的自信,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大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意义。 ○ 在中国文坛,曹文轩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写儿童、成年人都可以读的作品。孩子读到的是精彩的故事,被故事感动,而成年人能够感受到美学的境界。他的成长小说中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他作品的力量在于“感动”,在于悲悯的精神,代表作有《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葵花》、《火印》等。其中《草房子》更是创造了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因为它已经印刷了300多次,总共将近1000万册在中国大地上发行,呈现了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 ○ 哈佛大学享誉全球,肯尼迪、克林顿等7位总统与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皆毕业于此。 ○ 何谓酷?孤傲、冷竣、忧郁乃至煽情。头发凌乱,双眼迷茫,朱唇微启,神情绝望,外加露脐装,肝兜、墨镜、大耳环、爱斯基摩夹克及女人男性化的装扮,此可谓酷乎? ○ 如此一目了然的“酷”,如此本末倒置的“酷”,让人实在弄不懂他们为何如此热衷于造“酷”,扮“酷”,玩“酷”,到底想干什么? ○ 百年筑梦,辉煌一生。印痕教育,乃学校文化之根,一脉相承。 ○ 王维者字摩诘也,他是我国唐代著名山水诗人。他的文坛盛名,可与李太白、杜子美齐名矣。先生作为一名历经世事的大诗人,深受其“尊儒、尚道、信佛”思潮之影响。 ○ 此刻,天色向晚,雪花如落英飘落,掩上门,烧炉火,热壶酒,邀朋友夜谈,两人一杯酒一首诗,不知不觉间已是深夜。朋友离开,相送开门,大雪涌山,不由得赞一声:“呵,好大的雪啊!”然后,友人一揖,踏雪离开,自己则掩门睡去。 ○ 你知道真正的读书人是什么吗?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著书立说而已。 ○ 滚滚红尘中,金钱、名利、女色……乃至各种欲望,令人喟叹。天地之大美,吾等向往之。彰显人格魅力,流淌文化气息。 ○ 热文化性格充满浪漫与书生气慨。先生是一个正统的儒者、乡贤,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释放着诗者的正能量。 ○ 《同桌的你》内容多诗词歌赋,少柴米油盐,对于阅读和写作,先生真是乐在其中。读书,撰文、吟诗、诵唱、品茗、听雨……其性格与气质大抵若此。信然? ○ 无论高贵或卑微——合力构建起一个民族叫作“文化”的部分,并且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雨果笔下的卡西莫多(巴黎圣母院丑陋矮小的敲钟奴隶),被寺院的高级僧侣迫使,为其去劫掠一吉普赛女郎,以满足其淫欲,结果遭到群众痛打。奄奄一息之际,是吉普赛女郎站出来救了他的命,给他水喝。这时,他结结巴巴赞美吉普赛女郎:“美!美!……”使朱光潜先生感到震撼,悲喜交集,认为卡西莫多是发自肺腑的赞美,尽管他并没有研究过“美的定义”。 ○ 周敦颐《通书·思》:“思则睿,睿作圣。”见解不要“皮相”。有些同学思想只停留在表面,看问题不具慧眼;有些只是感情用事,文章缺乏力度。 ○ 但镜界之低,思想之庸俗却有人在,比如为希特勒唱赞歌,为恐怖分子叫冤,为小偷辩解,为尝试禁果开心,为尝试毒品叫好。 ○ 人的漂亮在于气质,文的高雅在于境界,正如王国维所说,文有境界自成高格。 ○ 行文有境界当是一种很高的评价。前者主要是指“忧国忧民”一类,后者则指“超然”于物外的一类。 ○ 时时感恩,处处感恩,你就会生出同情心,你的心灵世界会非常充实。因此你写出的文章,常能打动读者,有时能让人流下眼泪来。 ○ 山水产生了文明,山水延续了生命。美美与共,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不可或缺。 ○ 王羲之对书法情有独钟,所以飘逸飞舞的“狂草”独绝于世,激励人心的“墨池”千古流传。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不同的国度、民族、种族、性别,各异的历史、文化、语言、风俗。 ○ 慕容天天,一个以行为艺术家自居的女孩子,曾一度赤裸着身体在铁笼内宣告人体之美。而她竟然说服了自己的母亲,与之共同拍摄那些所谓艺术的照片。在角色转换之后,她所传授的是什么文化?不是扯下了一块遮羞布,就能成为一种文化。 ○ 众人只道周杰伦偶然被人提携而渐成为华语天王,却忘记当年的他日夜写歌,将积累成厚厚一叠歌词卷…… ○ 当无数歆羡的目光投注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村上春树身上之时,谁又能想象他曾与妻子开着一家小店,整日为柴米油盐的琐碎烦恼?他毅然决定全家搬到乡下,过一种清幽的生活。终于,他成了一名最纯粹的作家。 ○ 庄周的“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李商隐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 多少欢声笑语,都逝去了,但一曲《二泉映月》却永远凝结在两根弦上,满腔的愁怨似泉水般汩汩溢淌而出。如此动人心魂的乐音唯有阿炳这位民间的遗珠才可演奏得出。我们该感动,我们该庆幸,若无那两位艺术家慧眼,或许这位心灵音乐者只能随红尘的波浪与我们渐行渐远,直至消失殆尽。 ○ 中国的圣贤先哲大都强调一种格物致知的精神,认为做学问就要把它弄明白、搞透彻,不能浅尝辄止,似是而非,因而孔子谙熟三绝而精通周易。今日之时,商业化的文化如快餐般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往往手足无措,我们确实失去了什么,也许就是文化的厚重感。 ○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哲宗元祐初(1086),被苏轼推荐入朝,历任太学傅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初,新党执政,连遭贬斥。徽宗即位放还,中途卒于广西藤州。曾受学于苏轼门下,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存词90多首。其词多写男女恋情,或感叹身世。 ○ 与一般封建士大夫的狎妓之作,品格自是不同,如《鹊桥仙》(纤云弄巧)、《浣溪沙》(漠漠清寒上小楼)等。他所咏叹的哀愁,多富身世之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失意文人的不幸遭遇。 ○ 关汉卿的一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曾是玉京书会(民间杂剧创作团体)领导人。常出入于歌楼、酒肆、瓦舍、剧场之中,与杨显之等志同道合者相好,和著名女艺人珠帘秀相往来。晚年南下漫游,到过杭州、扬州等地。元代熊自得称风其:“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著名学者李格非女儿,18岁与太学生金石考据家赵明诚结婚。 ○ 夫妻雅好词章、常相唱和,并共同从事金石学研究,生活十分优裕。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他们夫妇相继避乱南下,所藏金石图书丧扶殆尽。高宗建炎三年(1129),丈夫染病病猝死于建康(今南京),从此便在江浙一带辗转漂泊,饱尝了只身颠沛流离之苦,目睹了哀鸿遍野的残酷现实。70岁左右,在寂寞凄苦中去。 ○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 你是否已经过了那座拥挤的奈何桥?你是否已经喝了发地碗能忘却前世的孟婆汤?你是否已经忘记了我们那“一生一世,白头偕老”的约定? ○ 并不是所有的角色都适合你去扮演。画家固然令人向往,音乐家固然让人羡慕,可是,我的朋友,或许,这都不是属于你的职业。 ○ 可以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孔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崇敬孔子。孔子生前并非皇族,但在其以后的时光封号却一再提高,从“大成至圣先师”直至“大成至圣文宣王”,孔门盛极一时,孔子万古流芳。 ○ 孔子一生行迹依《礼》,非礼勿行。颜回去世,孔子赞曰:“贤哉,回也。”内心极推崇他,但依礼反对厚葬。既有伯夷叔齐般高义,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胆识。“见贤思齐”是他的理论。 ○ 儒家求出仕,孔子自然亦是。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其能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国。或而谓之游,可此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其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道不行,乘桴桴于海。” ○ 许多文人融入了世俗的潮流,去追逐名利、地位而背弃了他们的灵魂。唯有海子,和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坚定自己的意志。只可惜最终,是没有人懂你的诗,懂你的感受。于是,你心力交瘁,宁愿沉睡,不再清醒。所以,二十八年前的今天,卧轨自杀…… ○ 二十八年后的今天依旧春暖花开,我在这里怀念早死的海子…… ○ 因为痴迷于书籍,也就痴迷于写作,痴迷于信笔涂鸦。于是当一名作家就成了小小的我的一个大大的梦想。不错,倘若没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又怎能写出像样的作品?于是,书就更加成为了我一双不可或缺的隐形翅膀,它承载了我的梦想,带我飞向梦想的彼岸。 ○ 经典就是如此,经典就是在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中始终给人以感动和激情的文化传承。 ○ 时间流逝,淡涤旧迹,仅留下微漠的平淡与悲哀。濮水之边,你翩然而云,仅留下楚使的瞠目与叹息。谁人如你——庄子,淡泊一切,与道合而为一,只偏执着那淡淡的清白。 ○ 还有那“曾经秋肃临天下,也遣春温上笔端”的壮举,还有那“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作为…… ○ 孔子曰“逝者如斯夫”。没有人否认周国平先生是一位不平庸的哲学家,善从哲学的高度辩析人生和世态。我也不能说他已变得平庸,只是,无可置疑,他在某种程度上正在走向平庸。他自己很清楚,他说:“成为一个职业作家本身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平庸。”他无力拒绝。 ○ 但一个时代不能没有不平庸的大智慧者。他们的精神与思考,引领大众思考的航线。帕斯卡尔说过:“人是能思考的苇草”、“人全部的价值在于思考”。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始皇帝的奢望始终没有实现,反倒是因为自己过度求仙访道,大量服食有重金属成分的丹药,早早地落了个一命呜呼。 ○ 杜甫一叹“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记得秦朝相国吕不韦有这么一个故事:他主持《吕氏春秋》修撰之时,曾将书简持于市中,能改一字者赏五十金,世人皆叹。由此可见,古人之态如何。 ○ 有自己的人品,不媚俗,不趋俗。古往今来,那些默默无闻者大多是随波逐流,所以历史的烟云湮没了他们。 ○ 留名千古的必是那些特立独行与世俗背道而驰的人,细数历史的烟云,你会发现魏晋的风骨,竹林七贤的不羁,五柳先生的隐逸,你会发现汉唐的高风,李白的潇洒,你还会明白宋代的气节,苏轼的大江东去,清照的梧桐冷雨,稼轩的挑灯看剑,你还会找到明清的不俗,板桥的洒脱,曹雪芹的悲歌。唯有以君子之风的卓尔不群,方能尽显名士风流。 ○ 人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孟子 ○ 谁也无法理解这样的痴迷能为那个萧艾遍生的年岁带来什么。而就在一次研讨会上,凌解放突发奇想将目光投向那个开创盛世的康熙大帝。以二月河为笔名,那些了然于心的史料经帙真如河流般汇成浩瀚壮丽的海洋。他填补的又岂止是一个帝王的寂寞? ○ 因为懂得,所以敬畏。至如三国之李萧远作《运命论》曰:“夫治乱,运也;穷达,命也;贵贱,时也。” ○ 余未尝不滋泗横流,扼腕叹息曰:“古今之士、之贤、之圣岂受制于三者乎?至如仲尼受困陈蔡,李广难封,哀哉。”后余饱览古今贤士之文,远近名圣之迹,再曰士运在勤不在求,三曰士运在我不在他。 ○ 终日孜孜不倦于古今典籍,所为何事?所拥何志?张载《日知录》志曰(《近思录》记张载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我们总站在富足的地方悯惜贫穷,总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恶,总在五十步笑百步后呼唤远离冷漠,总在血痕淡去后才忙着计算生命价值。于是,我们俯身怜悯的姿态伤害了别人的自尊。 ○ 《题都城南庄》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那么桃花依旧笑春风后面呢?其实当时女子出门去了,回来之后见门上题诗,随之病倒。崔护估计害了相思病,于是“复往寻之”,见女子卧于病榻,即将断气,幸好及时赶到。后来其父大喜,遂以女许之。 ○ 古来才子几多情,付之江水向东流。且看宋词人朱服的《渔家傲》,便更能知道时间的“无情无义”,让人何等伤感:“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秋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 尚有江南小调浸润心扉:“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 ○ 时尚,就是巴黎灯光闪耀的T型台,纽约街头的涂鸦和街舞,小酒吧里的摇滚乐和镁光灯下的娱乐圈;时尚与经典本来就应该是并行不悖的。 ○ 从《诗经》中一路走来,我听到无数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吟诵着不朽的诗篇,抑扬顿挫、断金切玉,每个字都那么妥帖,那语言仿佛活了过来,如梦谣般轻轻吟唱着中华民族的风骨和气度。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