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假期作文 |
正文 | 羑河纪实一七三 假期作文 文生 时令进入三月,农事进入繁忙时,学校也应该早就开学了。但是小飞和许多学生一样,有学不能上,还呆在家里躲疫情。 小飞突发奇想:小时候每到放假时,老师总要布置“记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之类的作文,现在要是写的话,还会象当年挖空心思吧? 年前,小飞的父母因为火车票紧张,没买到火车票,就让小飞大年初一在老家和奶奶过年,初二去姥姥家后,然后和奶奶一起到城里和父母妹妹团聚。不料,疫情急速蔓延,全国都在封路,小飞初二没去成姥姥家,别的地方更是不能去了,姑姑和表弟表妹们初二也没有来,其他亲戚家一概不去,一直和奶奶在家里呆到现在。总算开学日在望,但具体日子等通告。 小飞每日闲着无聊,看电视、玩手机、上网,听奶奶讲村里的事。刚开始还觉得解放了,不用在课堂上听老师照本宣科的讲,自己和同学们心不在焉的听。可是老不开学,就怀念起上学的时光。上学时总是嫌学习累,现在觉着没学上更累了。 他想到小菲,小菲一放假就到城里和父母团聚了,现在总算回来了,发愁到开学时能不能符合隔离半个月…… 他知道小军,小军在家整日玩手机,直呼这样的日子过的爽……,不过小军也曾郁闷一时,现在农村吃的不缺,可防疫期间,口罩十分短缺,小军和小飞合伙在网上抢了一包五十个口罩,到手后质量十分可疑,小军不好意思分给小飞,小飞安慰;有总比没有强…… 十几岁的他们是爱玩的年龄,平时扎堆嘻嘻哈哈,但在特殊时期,他们也能自律,呆在家里那儿也不去。 小麦进入返青期,地里的活儿一日重似一目,耙地、施肥、打药、浇地、锄草……。家里的地,现在转让给本家种,不用小飞和奶奶操心。 过年时家里没来什么人,年前准备的东西只好慢慢吃,吃多了,小飞抱怨。奶奶也有意见,每天吃着比过去过年吃的还好,真不知还要咋样…… 这日,奶奶说:走,到地里拔点野菜,改善改善生活。小飞兴奋的和奶奶到地里拔新长出的野菜。 地里有不少人,奶奶远远的和人们打招呼,人们也远远的和奶奶打招呼,还把小飞夸一下。人们推着由自行车架改制的施化肥车在麦地来来回回的走。施肥车是独轮的,把自行车的前半部割下来,车把倾斜,人能站着掌握,一个梁上挂一个化肥筐,一个梁下按一个齿耙头,筐子下面有管子和齿耙头相通,管子上有调节器,确定施肥量的大小,有的人在齿耙头后面还按了个小轮,能调节施肥的深度。也有人用买来的施肥器。力气大的一个人推施肥车往走施肥,一般人家是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一晌下来,人们累的腰酸背痛。也有人家开着机子施肥,可因为都是小块地,用机子不方便、不经济,所以开机子人家不多,大部分还是人工施肥。小飞心想:大概小军也在麦地里拉施肥车吧?会有什么想法呢…… 奶奶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茵陈你好识,用手拔、用小铲子剜,别的你就不要管了, 小飞说:麦地里还有不少:猪殃殃、野油菜、荠菜、灰灰菜…… 奶奶说;不中,不知道打药了没,打了药的不能拔,就只在野地挖吧。 祖孙俩一边拔野菜一边聊。奶奶问小飞:上课累还是挖菜累? 小飞没有直接回应,说:在许多人眼中,上课累。 奶奶用小锄子挖野菜,笑着说:是你的同学吧? 小飞说;是。 奶奶说;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城里生活一不顺心,就想着农村好。你的同学是啥想的? 小飞说:在他们想象中,农村人喝山泉、吃笨鸡蛋、啃土肉…… 奶奶说:他们要是在村里呆几天、干点农活,就不会这样说了。 小飞说;是嘞。 奶奶说;拔野草是轻活儿,要是天天在地里干活,那个累呀,没法说。你还记着那个“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吧? 小飞说;记着。 奶奶说;俺也记着,小时候也学过。还有一首叫什么来? 小飞说;可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奶奶说;对嘞,俺象你这么大时,一年到头还吃不饱饭。 小飞问;啥回事? 奶奶说;那会儿地是集体的,人们都在地里劳动,没人好好干,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小飞说;俺常听您说公社大队小队的,说的就是那会儿? 奶奶说:是的。那会儿,地是集体的,人们在地里集体劳动。你知道不?俺年轻时,还是青年妇女突击队员哩,要和那些男青年比呢! 小飞问:不会是在一边儿当拉拉队,喊口号,让他们卖命干吧? 奶奶想了想,说,俺们可是真打实的干活,可不是体育比赛中的啦啦队,光喊口号。哎呀,才多少年,这和许多事儿一样,人们就不记着了。 小飞问;比赛的结果啥样? 奶奶说;当然比过那些男人啦。俺们先把粪装好后才给他们家伙装车,等他们装好粪,俺们已走远了…… 小飞笑了,说;哈哈,有趣…… 奶奶说;那会儿集体劳动。 小飞问;集体劳动这么好,为啥分了地呢?还分的这么碎。 奶奶叹了口气,说:说实话,那是闹着玩儿的,一时还行,长期下来可不中。那些男青年也是由着俺们闹,你以为真的能比过呀?那时人们就在混日子,大家明知好好干,才能多收粮,才能多分到粮,可就是不好好干,就象你们学校里许多学生那样,明知好好学习对自己有好处,可还是混日子。 小飞说;奶奶,你也知道学校里的情况? 奶奶说;俺好赖也是个初中毕业生。自习课时,课堂上乱哄哄的。 小飞问;啥不念高中? 奶奶说;上不起,俺是女孩子家。 小飞问;听说你们那会儿不用交学费和书本费? 奶奶说;啥不交?学杂费两三块,就这好多人家还交不起。俩口子带三四个孩子的话,一年到头下来,还欠队里的钱呢,不少孩子小学毕业就帮家里了。 小飞奇怪,问;小学毕业后能干啥呢? 奶奶说;男孩子打猪草,在生产队里干些不费力气的小活,比如打土坎坷、下玉米种子、放红薯苗……,女孩子在家看弟弟妹妹、帮助大人烧火做饭。 小飞说:真想不到。俺这么大了,基本上是饭来张口呢。 奶奶说:你要知道那会儿一个劳力干上一天,才挣一两毛钱,就知道两三块的学杂费不是小数字了。 小飞说;咱家的地为什么不种了呢?俺听说,俺爷爷在时,一到种地时,说啥也要从工地上回来。 奶奶说:还不是饿怕了。其实回来收种庄稼,还顶不上回来的路费,还有为此被扣有工钱,尽管如此,也得回来。 小飞不解的问:为什么做这样亏本生意呢? 奶奶说;那会儿在城里生活还得要粮票,农村还要交公粮,家里有粮,心里才踏实。万一粮征多了,又受了灾的话,粮就可能不够吃了,那时你有钱没粮票也买不到粮,农民那来的粮票?所以那时农村家家户户存的粮够吃一两年。不象现在,粮食能卖的都卖了,有不少人家不存粮。吃粮到超市里买现成的米面。你爷一走,我年纪大了,一个人种不了地,还得照顾你,可你爹娘也不种地了,地就让你伯种了,每年给家里点粮食就中。以前是粮食实物,现在是给钱,还有一些烧火料。你爹娘也是,地不种也算了,现在连过年都不想回来了。 小飞说:这是特殊情况。 奶奶说;啥特殊情况?就是没有这事,他们也不回来,让你过去呢。 小飞说;奶奶,俺爹娘是想让奶奶您也到城里过过年。这叫反向过年,好多人这么过年的。 奶奶说;城里的房子住不惯。你爹娘住的房子也有点小。不说了,野菜拔的差不多了,回家尝个鲜吧。 回到家,小飞生起柴火,奶奶把野菜洗好,用面拌好,放到笼子里蒸起来…… 小飞一边烧火一边问;奶奶,用煤火不行么? 奶奶说;柴火做的才好吃, 小飞说:都是火做的饭,能有啥区别? 奶奶说;这样能省不少钱呢。 小飞说:也省不下多少。 奶奶说;能省多少是多少。每一分钱对家里都十分重要。 小飞说:烧柴火能省多少呢? 奶奶说;一天三顿饭,每顿就算三毛钱,一天能省下一块钱呢。 小飞说:现在谁还看的上一块钱?只能买最便宜的一瓶水。 奶奶说;你看,奶奶六十多了,一月养老钱百把块,每月要是能省下三十块,相当于养老钱的三分之一呢,能起很大作用呢。 小飞说:不要这样,小飞毕业了要挣好多钱,奶奶不用在这方面省钱…… 奶奶说;傻孩子,你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你还要到城里买房买车娶媳妇……,奶奶只有还有一口气,就不麻烦人…… 饭做好后,奶奶用油炒了炒,说;以前呢,就是捣蒜泥浇上吃,现在用油炒着吃,好吃吧? 小飞说:好吃。 奶奶说;那你就多吃点,以后奶奶还会给你做,等那些草长好了,再去拔,给你做。 小飞说:还有树叶呢。 奶奶说;农村里能吃的东西多着呢,各种野菜不用说,树的懒叶能吃的不少:柳树、杨树、榆树,榆对皮还能磨面吃,槐花……,过去是没办法,现在是改善生活,不过这些东西认生,你尝尝就中,不能多吃。 吃了饭,收拾了碗筷后,奶奶休息了,小飞躺在床上静思,作为农家子弟,对农村生活了解的是如此至少!他感到愧疚,在学校时,不想吃大灶了,有时就吃小灶,一顿至少三十多元,而这,对奶奶来说,想当于一月养老金的三分之一!人和人就是不一样,他常常在城市同学面前感到自卑,有意无意在某些方面挥霍,如吃小灶就是,他自以为很懂事,比起一些农村同学来,他很节制,偶尔吃一下小灶,现在看来,还是不懂事呀!最不应该的,就是挥霍学习的时间……,小飞决定开学后好好学习,不再混毕业,落实三加二大专后考升本的初心…… 现在,小飞想,要写假期作文的话,肯定能写好,能写的有意义…… 羑河纪实系列均为原创 2020年3月8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