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吴孙子》新说.九地篇
正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

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

.

首先我要说,这篇《九地篇》与前面的《九变篇》有猫腻,《九变篇》前文说的圮地、衢地、绝地、围地、死地在那并没有解释,到了后面的《九地篇》才有,《九地篇》本身也很乱、很杂,我深度怀疑不仅顺序有误,而且有的文字并不属于《九地篇》,可能是汉代编书的时候编错了,还有现代的《吴孙子》其实并不全,它是有佚文的,只不过它并没有像《齐孙子》那样将佚文表达出,他们杂乱的原因可能就是佚文的丢失。还有,《吴孙子》这部书并不是孙武本人写的。

这是《吴孙子》最长的一篇。

开头讲9种地形: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

{空间分布}:

散地:在本国境内作战地区。

轻地:在敌境不深的作战地区。

争地:我方得到有利,敌方得到有利的地区。

交地:我方可以来,敌方可以来的地区。

衢地:同几个国家相邻,先到便可得到列国援助的地区。

重地:深入敌国腹地,背靠敌人众多城邑的地区。

{地形分布}:

圮地:山林险阻,水网沼泽一类难以通行的地形。

围地:进的道窄,退的道迂远,敌人可以以少击我的地形。

死地:迅速奋战能生,反之则死的地形。

接下来说到“是故”二字,意思是“所以”。但他并没有写出“因为”,直接写“所以”,直到后面才有一部分“因为”。这是本文顺序有误的有力证据。回头有空我会对《九地》、《九变》进行排序整理。

“是故”后面是九种地形的“应变”:散地不宜作战(损失自己国家环境);轻地不宜停留(军心不稳,离本国不远,士兵想家);争地不要强攻(敌方得地利,于我不利);交地不要断绝联络(时代局限性);衢地要结交邻国(看上文衢地具体说明);重地要掠夺粮草(具体查询《吴孙子》新说.作战篇);圮地要迅速通过(易被敌团灭);围地要设谋脱险(同上);死地要力战求生(置之死地而后生)。

下面说的比较杂,有串文嫌疑,我先将它当不串文来讲,日后有空再整理。

作战指挥要点有四:使敌人不能相互策应(下面“率然”有讲);有利则打,无利则止;攻敌要害,夺取主动权;兵贵神速,攻其无备。

再下面的“主”,“客”我要说明一下:基本上“主”是防守方,“客”是进攻方。“客”掌握着去留的主动权,“主”没有驱逐“客”的权利,这和我们平常说的“请客”不一样。这么说更好一些,“主”是掌握有利形势的一方,“客”反之。同样,“反客为主”说的也是这个。这和《战争论》所说的进攻和防守不一样,可以说是进攻与防守之上的。

客军的一般规律是:深入敌境我军心就会坚固(这种情况下是重地,当然从另一方面看,重地也可以说是“死地”,我说的这个死地和《九地篇》说的死地不一样,更有“绝地求生”的绝地的意思),敌人就不容易战胜我们。在敌国的土地上掠夺粮草,给养就有了保障(上文“重地”)。注意休息,不要使部队过于疲劳,保持士气,积蓄力量,部署兵力(上文“争地”)。巧设计谋,使敌无法判断我军意图(上文“围地”)。将部队置于死路,士兵就不再恐惧,这和人的心理有关,相当于背水一战(死地)。死地这种境地,人就会团结,军心自然稳,重地军心稳也和人的心理有关,但并不是“死地”地形。

孙子要求杜绝占卜迷信,这无疑在当时是进步的。消除士兵疑虑,他们至死都不会逃避。关于士兵的内心:他们没有多余的钱财,并不是他们不爱财;上了战场,并不是他们不怕死。是人都是有感情的,哪怕是十恶不赦的坏人,还是上善若水的好人,都是有感情的!好人也有邪恶的一面,坏人也有感性的心。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这就是现实。不管是谁,都是一半天使的脸庞,一半恶魔的面孔,只要有人说那是背后的真相。

“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正如范仲淹所说: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率然”蛇,可以说没有尾巴,它有俩头,尾巴一个头,前面一个头,一种双头蛇。今已无考。头能救尾,尾能救头,中间头尾一起救。军队也可以模仿“率然”蛇,古代讲究军队阵法,现代是小队配合,也可以说是阵法。打断了他们的配合(策应),使其头尾不能救,这样他们就会陷入危险的困境。后面阐述的是为什么要策应:吴越二国人民相互仇视,同乘一船,遇到风暴,他们相互救援,就和左右手一样。部队齐心主要在部队管理教育,各有长短的士卒都能发挥作用,是通过扬长避短的方针恰当利用地形(阵型是可以移动的地形)。所以相互策应是因为客观形势所迫。这种“率然”阵,是防御用的,这段文字说的是上文“死地”。

接下来部队管理学,为首的,什么事情什么发现都憋肚子里,别忘了祸从口出,脸上也不要表现出来,主要防止间谍。军事行动不能让士卒知道,迂回前进,不时换驻地,使我士卒和敌人都不知道我要去哪,突然变更作战部署、计划,同样防止间谍。对于士卒,要让他们有进无退,激发士气,前面有句话说得好: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

下面又说地形,首先又说主客的士卒心理:深则专,浅则散(见上文)。

{空间分布}:

绝地:别国的境地,和我上文说的“绝地反击”差不多,包括了重地和轻地。

衢地:四通八达的地区。

重地:同上文。

轻地:同上文。

{地形分布}:

围地:背有险阻前有隘口的地形。

死地:无路可走的地形。

这些又重复了上文,多了个绝地,紧接着又是对上文的补充:

散地要统一军队意志;轻地要使营寨紧密相连;争地要迅速出兵抄到敌人后方;交地要谨慎防守;衢地要巩固结盟;重地要保障补给供应;圮地要迅速通过;围地要堵塞缺口;死地要力战求生。后面又重复一次:士卒心理状态:包围会竭力抵抗,形势逼迫会拼死战斗,身处绝境会听从指挥。

不了解各国意图不能结交(衢地,作战时期);不熟山林险阻地形情况,不能行军(圮地);不用向导,无法获得地利(后面的《用间篇》有讲,向导是“乡间”)。什么是霸王军队?进攻敌国,使其来不及动员;施加兵威可使敌方盟国无法配合策应。故不用争着和别国结交,用不着在别国培养势力;只要伸展自己意图,对别国施兵威,就可以攻取城池,摧毁国都。同样一个道理:不战而屈人之兵,自己要有足够的力量基础,实行超常的谋略才能达到。

再次重复军队管理学:给予厚赏,颁布非常法令,向士卒布置作战任务,不说明意图。动用士卒,不说明害只说明利(和士卒心理有关)。还是背水一战,激发士气,得到“人和”,然后胜。

最后说的指挥艺术:谨慎观察敌人,明其意图,抓住对手破绽,千里奇袭。说白了就是一种后发制人,也就只有后发制人,才能看清对手动作,伺机反攻。然后又重复军队管理学:战争时期,封锁国家,废除通行证,不许敌国人员来往,反复谋划。敌方有间隙,趁机而入。首先攻取战略要地,不能轻易与敌决战,灵活变幻,因敌制胜。对本段的总结:战斗打响前像淑女,待敌松懈;战斗展开后像逃脱的野兔迅速。《军争篇》有句说的就是这个,很形象: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九地篇》虽然乱杂,但对于“九地”的阐述还是分明的,主要是“九地”的特征,“九地”该怎么做的应变,以及为什么这样应变(大量文字阐述心理方面)。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4: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