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职务犯罪“低龄化”感言 |
正文 | 报载:职务犯罪日趋低龄化,这是一种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如果说“59岁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比较容易理解,而“35岁现象”现象则令人很是困惑:“59岁”的官员即将告别权力,难免有人会怀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甚至“抓了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的赌徒心态;而“35岁”干部正如日中天,前途无可限量,其所掌握的“腐败机会”说明其年纪虽轻却已经身居要位,何必要拿一生前程铤而走险? 毋庸讳言,职务犯罪之所以“低龄化”,不排除以下几种原因: 原因之一:少数人价值观扭曲和心理变态,难以抵御金钱物质美色的诱惑,好面子是他们的共性。这些人原先本质并不坏,其中有的还是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和先进人物,但一味追求高格次生活,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由于生在官场,面子作祟,加之抵制不住金钱、物质的诱惑而逐渐蜕化变质,他们把权利商品化,进行权钱交易,“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重贿之下,必有‘勇夫’”,不能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稍不留意,或难过“美人关”,或被“糖衣炮弹”所腐蚀,或因“哥们”义气所贻误,以致背离了做人的起码原则,而把主要兴趣和注意力转移到金钱上,并一发不可收拾,甚至铤而走险,巧取豪夺,为所欲为,走了犯罪道路。可以这样说,“一切向钱看”、赚取不义之财的人,需要借助于腐败行为,而腐败现象又常常在拜金主义者中以售其奸。朗加纳斯说:“金钱的贪求和享乐的贪求,使我们坠入深渊”。正是这样的氛围,为职务犯罪“低龄化”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不少人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落得锒铛入狱,饮弹刑场。 原因之二:认识误区加重,导致追求、理想的严重错位。近几年,许多青年俊杰逐渐走上了一些重要部门负责人的岗位,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社会,取得一定的社会效果。由于他们年轻气盛,仕途一旦受挫,极易把自己的失意与未来联系起来,认为这辈子玩完了,不趁年轻在位上及时捞一把、乐一回,未免太不值。由于持这种心态,他们放松了政治学习,法制意识淡薄,党性锻炼不过硬,忽略了共产主义道德标准和社会主义法律准绳。倒是自欺使他们头脑发胀,聪明反被聪明误。这部分人初次犯罪,都抱着侥幸心理,先来点“小意思”,人不知鬼不觉,继而发展成“大意思”,以致在犯罪的泥潭里不能自拔。 原因之三:一些企事业单位领导玩忽职守,反映在干部重大人事任免制度中的监督机制疲软不力。我们一些单位提拔重用年轻干部时,不是从德能勤绩方面进行评比、考核,仅凭个人好恶,凭经验办事,片面看中专业能力强、有无多少论文发表,还认为有了这些长处就是好干部,其他方面既使有问题也是“小菜一碟”,这样一俊遮百丑,等于给职务犯罪大开“绿灯”,使其利用职务便利条件,大胆妄为,不计后果。而其所作所为居然长时间无人察觉,最终给国家和集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诚然,在许多已经发生、正在演绎的时空,监督机制已离我们较远,我们有的同志追求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眼看同伴身上滋长“毒瘤恶疮”却保持缄默、或轻描淡写隔靴搔痒,甚至报以“艳若桃李”的赞赏,与见死不救有何两样。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腐败分子从意识萌发到罪错铸成,也必有思想作风的蜕变与行为举动的显露,我们若在初见端倪时向他们大喝一声,猛击几掌,彻底清除他们身上的细菌病毒,或许会令其清醒,悬崖勒马,从而少几个败坏党风的蛀虫。 职务犯罪“低龄化”为什么越演越烈,原因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我们应该从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笔者以为,如果企事业单位经常对年轻干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跟踪监督,适时召开部门座谈会了解其品行,走访家庭征求意见,建立起单位、部门、家庭为一体的监督制约机制,职务犯罪“低龄化”也就会得到有效遏制。试想,如果他们在犯罪的萌芽阶段就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提醒,或者长辈们给他们经常敲敲警钟,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处处做到廉洁自律,不贪不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未尝不是好事。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