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学做陶渊明
正文

记得上初中时曾学过一篇《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我至今记忆深刻。文中写渔夫巧遇桃花源的故事,让人学之受益匪浅。

其文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也许在普通人眼里,这只是一幅悠然闲适的农村描摹画,但是却是我们至今依旧向往的生活模式。

对于当时战乱频发的时代,这样宁静的生活已经是乌托邦了。安享自然与人、人与人和谐相处,闲适淡雅的田园生活与狼烟弥漫、厮杀鲜血之地已经是天南地北。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至今还是一个谜。

陶渊明在乱世之秋却“背道”而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比如《归园田居》系列,《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等等。不是为了单纯的文学创作,而是为了传达他自己独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陶渊明是一个先哲,因为他懂得进退和取舍。他的诗词中孕育着独特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他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却甘愿“躬耕自资”。辞官是无数文人墨客们选择“逃避”的一个途径,辞官也是与封建统治的一种决裂形式。在他眼里仕途是对他“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鸿鹄之志的一种破坏。他懊悔自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看透官场的黑暗,统治阶级的腐朽后,他选择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心存高远之志,即使只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但对于他来说已经满足。他的退隐不是对统治阶级的妥协,而是用另一种形式反抗。他把自己的这种选择在“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句诗句中诠释的十分恰当,他认为是一种“回归”。既是“形体的回归”,也是“性灵的回归”。舍去污秽的财富,尊重自己本性的发展。这是一种积极进步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是一个会生活的“农民诗人”。舍去了官场,是一种明智的举止。与腐朽划清界限,总比本性被亵渎强上十倍。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也许他跟妻儿饥肠辘辘过,也许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他们都是一种奢侈品。但是他始终牢记先师遗训:忧道不忧贫。在清贫潦倒的日子里,它却依旧吟诗作乐。这是一种多么豁达的人生态度。在农家村舍他是一个“短褐穿结”的农夫,在诗人眼里他却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家。此时的他不再是诗人,也不再是农民,而是一位会生活的“农民诗人”。

陶渊明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代言词。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阐述了人生的三个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而陶渊明生活在遥远的魏晋南北朝却早已领悟到其中的奥妙,并践行着自己的梦想。

陶渊明有执着的信念,高远的志向。在明白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后,他舍去财富和权贵,毅然选择“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诙谐地写道:“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真的是害怕“夕露”沾湿了衣裳吗?其实不是,这是他对丑陋统治阶级的“调侃”,也是人生的第一境界。

退隐带来的是生活的窘迫,陶渊明对待种种困难没有懈气,反而如鱼得水,因为在这里拥有愉悦和宁静,喜悦与闲适。在他眼里拥有自然也就拥有了自己的一切。执着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是他生活不变的旋律。“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他的眼里,生命就是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这就是人生的第二境界。

陶渊明作为“隐逸诗人之宗”和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山水田园诗人,他在乎的不是头上的光环,而是自己对于生活和人生的一种境界的执着追求。在他的众多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看似平淡的一句,传递的却不仅仅只是一种柳暗花明,峰回路转的蕴意,而更多的是一种豁然领悟、功到垂成后的境界。采菊采的是一种心情,一种喜悦,一种快乐。无论是在东篱下,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只要有一个好心情,菊花都会充满灵性和感情。他悠然见到的不单单是南山,他看到的更是自己人生路上不断坚持的梦想。那种梦想实现后的心情任何言辞在其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当他经过无数周折和磨练后,最终站在成功的最高点时拥有的那种心境,是人生的第三境界。

我们学习陶渊明,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表层上,而更多的是通过文字去挖掘吸取其背后无穷的“宝藏”,用那种独有的人格魅力来影响、指引我们前进。

学做陶渊明,学习他的人生态度,学习他的积极生活,学习他的执着追求,学习他的人格魅力。只要努力,你就是下一个陶渊明。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1:5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