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介之推的绵山 |
正文 | 在绵山的怀抱里玩累了,靠在介之推老圣人避过雨的石崖上,看山石重叠,陡峭险峻,偶有一些古松倒挂于绝壁,伸出稀疏的枝叶,似老圣人清瘦的身躯,灵巧的踏过崖石,跃入云端,临空而去。 “这是一条险沟游人很少,但景色绝美,是介之推隐居的处所。”进沟时搞清洁的老山民热情的告诉我。并感叹“现代人舒适惯了,谁还愿意实践介公的艰苦生活,体会吃野菜的饥苦,穿树皮的清寒。”与老人挥手告别,看得出这是一位介公忠实的卫士。 介之推是一等的臣子,他可以用自己的血肉汤济重耳,却不会贪图享乐而再侍晋文公。宁愿与母亲一道抱树被焚,也不愿做出尔反尔的决定。他心中的感受,难以亲悟感受。攀援在介公走过的崖壁,做人臣子的负重感,如走悬崖般的艰险。在深谷的浮桥上,介公趟过的涧水浸透了我的鞋子,溅湿了我的衣衫,却不敢深恋古人的抱负。介公是否真的不愿意享受荣华?是否真的不愿意位极人臣治国安邦?还是介公早已没有可以活的退路?试想当年的圣人对前途的忧虑,仕途的凶险人心叵测古今无别。也许介公早已预料到出山的后果。我试着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为圣人被焚时的处境做着种种猜想。 百丈的深谷千转流水,就是再大的山火,他一样可以轻松避过,逃过死劫。也许以死明志,是古人最为崇尚的实践。介公!“割股啖君,志在清明。”“孝道品德,隐不违亲。”历史的风从肩头缓缓的流过,好沉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悲壮,只感动了帝王的一个瞬间,却教化着后世万代子孙。而对与介公本人而言,永垂的生命,成就的是永做他人华表的精彩。 在大山深谷里行走一天了,腿脚累的酸痛,头脑开始腐朽,思想随意的颓败。 傍晚,在苍穹下安营扎帐,住在圣人脚下,风过松柏鸣,似千古的神曲奏响,传颂着庚古绝唱,连绵不绝于耳,震醒不灭的灵魂永恒的精神。 绵山是以介公而闻名与天下的,千百年来登临朝拜者不绝,千百年来天下人能效介公之美德律己治天下,华夏两千年的伟大文明中,介公们可谓劳苦功高。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