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格奥尔格《词语》札记 |
正文 | 遥远的奇迹或者梦幻 我曾携往我国的边缘 / 一直守候灰色的诺恩 在她的井里寻得名称—— / 我才能将它牢牢抓住 于是它盛开光耀边土…… / 我又踏上愉快的旅途 带去一粒柔美的珍珠 / 搜寻良久她给我答复: “无物睡在这幽深底部” / 它即刻从我手里遁逃 我国亦再未获此珍宝…… / 我学会放弃缘于悲哀: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莫光华译) 河马札记: 这首诗很出名。海德格尔的阐释(语言是存在的家)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诗歌本身,思考“词与物”的关系,尤其是神话遗留的痕迹。格奥尔格上承荷尔德林,下启里尔克,无疑介入德语诗新的形式/去蔽。意象层叠推进,声音弥漫视觉效果。整体而论,“奇迹/梦幻/珍珠”由远及近,而“灰色”象征时间久远,隐喻性进入命运—“存在之井”由女神诺恩把守,她可能有能力“唤醒/沉睡者”。“井”或“泉”,作为源头之象征,而“无物睡在这幽深底部”历史性插入“答复—否定”。如此循环在道说中,此在之流意态敞开。最后神奇推出两行诗 “我学会放弃缘于悲哀: 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 则集中呈现某种诗学轰动,简直混沌透明到极致。这首诗节奏轻捷而警觉。此在之流仿佛抵达粉碎之页。“破碎/粉碎”正是存在之所以充满可能之语言/直观。阅读召唤某种母语血液注入。感恩诗人格奥尔格。顺便提一下,修订版把结尾改为“词语缺失处无物存在”,“缺失”虽比“破碎”准确,涵盖的意义层较为完整,却可能致盲了诗眼。因为“破碎”绝对是动词,隐含粉碎的节奏使命。而“缺失”一词只是结构说明而已,如此结束流于浮浅,并不可取。“破碎”实乃点睛之笔,盼译者站在诗学角度予以修复。致敬初版灵魂摆渡。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