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遗失的信仰
正文

我们失去的不是传统节日,我们是去的、是心中的华夏。

——题记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随着学校的放假,各个宿舍楼显得格外的冷清,省内的大部分学生都纷纷返家,外省的学生不禁望着返家的同学感叹:不知何时我才能返家,这似乎已成为一种奢望!

然而我们不妨想想,回家的同学都是回去干嘛?去扫墓?或者去踏青?我想不是的,他们是回家“蜗居”了吧!他们是想家了,或者确切的说他们想家里的电脑了吧。或许对于清明,他们已经没多少概念了,管他呢,反正是放假了,法定的,谁不懂?其实现在我们人多少心里还有清明这个概念,除了知道他是法定节假日,我们到底还知道多少?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事实上在清明前一天,还有一个寒食节,由于相距较近,所以延续到清明,称之为寒食清明,而古时寒食甚至比清明更加隆重,他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介之推因淡薄功名不惜自焚而明志的高尚气节而设的节日。而现在的我们,除了知道可以放假可以玩我们还知道些什么?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我们还保留了些什么?寒食早已烟消云散,而清明也几近是一个文化形式的空壳而已,空洞无物。

我们再看看我们传统的春节、端午、重阳、中秋等等传统节日,它们都还剩下些什么?近年来,随着西方节日的不断入侵,如狂风骤雨般将传统节日的风头抢尽,我们还过得不亦乐乎。诚然,洋节可以给我们带来喜气、新鲜,还可以给商家带来大量的财富,然我们的精神财富就可以随便丢弃吗,传统节日是中华名族几千年历史文明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都到哪里去了?记得前几年韩国注册中秋的时候,我们大骂人家不要脸,可是我们自己呢?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不重视,拿什么资格去骂人家?幸于国家终于认识到它对国民的重要性,接着将一批重要的传统节日定位法定节假日,并集体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难道做这些就够了吗?我们要一个文化的空壳来有何意义?韩国人是不要脸,可起码人家还有民族自豪感,而我们呢,除了看着人家眼红大骂几句,我们还做了什么实际的东西?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著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它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远远甚于西洋节日,它是华夏民族的信仰,无数文人雅士用细腻的文字记忆了他们对这个文化的无限崇尚,这是一种诗性的信仰,他源于几千年得历史沉淀。而现在的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变的浮躁,开始迷失,渐渐将传统扼杀。一篇里文章这样写道“浮躁源于信仰的不再,源于仪式的流失。’’

我们的确遗失了太多,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还未知道我们遗失了,这是怎样一种悲哀?突然想起一百年前鲁迅先生说的‘‘国民的劣根性’’,我想我们的劣根性依然存在,只是时代不同,它的形式有所改变罢了。一百多年过去了,我们把鲁迅当做我们的民族魂,试问我们到底学到了些什么?

我们遗失的不是传统,而是信仰,我们是不是该静下来,用心去找寻那些属于我们华夏民族的精神信仰了?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2: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