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历史的回味 |
正文 | ------读莫言的长篇小说《蛙》 遇见莫言先生的长篇小说,是在今年春节里的一次陪女儿上书店,倒不是那时的莫言已经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光环照亮了我,认识他老人家最多也是在电影《红高粱》里红与绿色彩交融的粗犷中,也从没因为没读过他的一部大作而惭愧过,当时只是觉得好久没看点书了,想抽长假时补习一下,随便抽取了一本就将莫言先生带回了家。 其实,与长篇小说没有了感情已经好多年了,我的记忆还停留在苏童《妻妾成群》般爱情故事的湿润凄婉里;停留在余华《活着》一样的娓娓而谈的直白亲切中。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提速,我们更多学会了简单两字,每天例行的读新闻变成了看标题,缠绵的思绪也会因为琐事变得急促起来,就连自我陶醉的修养-----看书,竟也阅读得越来越短,散文与随笔成为了夜宵或安眠药,刚吃完就昏昏欲睡了。仿佛长篇小说与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格格不入,有时刚提起兴致捧起了几个章节来,终究因为各种懈怠的理由而使整部小说都索然无味了。 我是怎样打开《蛙》这部作品的书香的,并渐渐走进到莫言先生描绘的真实又虚构的世界里的。说它真实,是《蛙》通过描述妇科医生姑姑的一生,展示了几十年来乡村里的生育史,揭露了中国生育问题上的混乱现象,对生育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人伦、道德、发展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的细节和故事都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或已经经历过的;说它虚构,只是典型的人物和事件集中地放到了作者的故乡高密东北乡,让姑姑这个主角将一系列的事件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连贯的整体,《蛙》就是娃,是以小孩子为线索为主角对历史的诠释。 小说《蛙》的结构也颇有特点,全文由剧作家蝌蚪的五封书信、四部叙事小说和一部话剧组成,在艺术上拓展了长篇了小说的表现空间。小说情节的紧凑密集,人物性格的崭新丰富,方言叙述的鲜明个性,尤其是将人物的命运与一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融合起来,并让她绽放出光芒,让她迸发出震撼,却是除长篇小说之外所有文学体裁所不能比及的,也是成就了莫言先生从小说大家到文学巨匠的辉煌。 不知道我自己是如何读完《蛙》这部长篇小说的,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我的感情,我的思想。暴风骤雨也好,悠扬顿挫也好,我常常因为故事的生动曲折放下小说沉思默想,常常由于想知道故事的结局重新返回小说之中。至今,书里还翻得到我随主人公一起发出的笑声,翻得到我与悲惨事件在一起的叹息,翻得到我和莫言先生一起时的促膝相谈。在他锋利的情节和光芒的语言照耀下,我迅速变成了一只蛙,可有可无,可生可死,如果放回到历史的河流中------。 2013-3-30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