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一位不该忘记的人
正文

一位不该

忘记的人

杜书文

——记离休著名作曲家航海

“挺进,挺进,

向渭北,向西安,

向大关中平原上大进军。

那里的穷苦老百姓,

多少年在受着灾难与苦痛,

早就盼望着解放军去解放他们。

上起刺刀勇敢向前进,

挑死那万恶的害人虫……”

你听过这首慷慨雄壮的《向大关中平原大进军》战歌吗?你知道它的曲作者是谁吗?你知道他现在的情况吗?他就是原省音协常务理事、省音乐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文联委员、西安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家航海。如今他已是耄耋之年,虽年迈多病,但依然精神矍铄思维睿智。对于这位音乐界的名人,凡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不会唱他创作的这首歌。这首由苏一平作词航海作曲,曾响遍大西北战场的雄壮战歌,准确地刻画了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让我们听到了部队前进的脚步,进军的英姿,表达了战士们解放大西北的决心。这首歌至少影响了两代人,正如陕西省文化厅艺术处原处长雷达说:“我就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为了表达他对曲作者的敬仰之情,他曾赋诗:“一曲战歌荡军魂,唱红神州化凯音,歌伴稚童促成长,声催壮树增年轮,眼前历历浮往事,耳旁阵阵响余音,少年唱者虽已老,童心难忘作歌人。”

澎湃的激情迸发出铿锵的战歌

1944年,15岁的航海离开了陕北米脂县一个贫民家庭,怀着投身革命的强烈愿望,参加了米脂县文工团。在县文工团期间,他受到了延安“鲁艺”文艺工作者采风团的影响,接触到象刘帜、王大化、李波等一些著名文艺家的感染和熏陶,爱上了音乐和革命文艺。1946年被组织挑选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参加了西北文艺工作团。由于他会吹笛子,便当了一名乐队演奏员。当时,他没有音乐知识,一天,乐队一位叫岳松的同志送他的一本纸质发黄的《音乐常识》。他爱如至宝。不论行军还是慰问演出,他都带在身边。一有空就掏出来学习、琢磨,掌握了初步的识谱、记谱知识。更为重要的是革命战争的大熔炉冶炼了他。他随团参加过无数次慰问演出,宣传党的抗日政策,上过硝烟弥漫的战场,穿过枪林弹雨的封锁线,在战地医院慰问过伤病员,听到和看到过蒋管区众多受苦受难、盼望翻身解放的老百姓。尤其看到战士们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强烈地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很想把战士们这种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出来。正在这时,团长苏一平创作了《大进军》这首歌词,印发给每个乐队队员,要求都来谱曲,从中选优。航海一拿到手,马上就喜欢上了这首歌词。一股蕴蓄已久的创作冲动一下子迸发了出来,使他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仅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连哼带记地写成了这首歌的初稿。经乐队讨论,他的这首歌竟在众稿中脱颐而出,反响异常强烈,迅速在部队传唱开来。由于歌曲强烈地表达了部队的心声和精神风貌,写出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迫切要求解放的心情,几乎成了西北解放战区的军歌。部队唱着这首威武雄壮的战歌,一路西行,向关中平原、青海湖畔、天山脚下、河西走廊,几乎打到哪里唱到哪里。这首铿锵威武的战歌,是航海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由于他多次带病出征,创作有功,部队曾为他记功两次。当时在北京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各国音乐文化》一书中国音乐条目中这样写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向大关中平原大进军》……等一批优秀作品,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音乐向前发展的标志……”

《向大关中平原大进军》创作的成功,彰显了航海非凡的音乐创作天赋。此时,他的创作欲望特别高涨,当时,西北解放战场形势险恶,装备优良数十倍于我的敌人,在进行着灭亡前的垂死挣扎。小米加步枪的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粉碎了胡宗南匪帮的多次围剿,由战略防御转入大反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谁能跃马横枪,唯我彭大将军!”航海怀着对彭总司令的崇敬心情,又创作了《彭老总下了动员令》(裴然,林丰,苏一平词)。这是该团创作的歌剧《解放战士》中的一首插曲,原名叫《擦枪歌》,你听:“彭老总下了动员令,全军的同志欢声雷动,新仇旧恨都要算清,消灭胡匪挖掉穷根,磨呀磨,擦呀擦,你磨我擦,你磨我擦,消灭胡匪挖掉穷根……。”此歌节奏明快,感召力强,乐观风趣,无论在曲调选择、旋律运用、以及节奏把握上都有新的突破。便在军营里独立传唱开来。1949年元旦,西北野战军总部在澄城县举办团拜会时,西工团演唱了这首歌曲,一下子惊动四座,台下响起长时间暴风雨般的掌声。“再唱一遍!再唱一遍!”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有幸的是彭老总也坐在台下,他听了这首歌,笑得是那么爽朗那么开心。此后这首歌也一下子唱红了西北前线,被誉为《向大关中平原大进军》的姊妹篇。后来西工团每次下部队慰问演出,这首歌都是必唱节目。凡是听了唱了这首歌的战士,个个激情澎湃,斗志高昂,参战情绪特别高涨,请战书决心书如雪片般飞向军营。全国解放后,这两首歌均灌了唱片,中央和省广播电台经常向全国播放。

生活的养料酿造出累累的硕果

全国解放后,航海经西北文工团批准,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深造。在校期间,他发奋努力,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外音乐理论和作曲技巧,掌握了扎实的创作功底,弥补了音乐创作上的先天性不足。五年学业四年顺利完成。回团后,他积极深入工厂、农村、军营、矿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汉江两岸、甘南藏区,都留下他采风的足迹,洒下他创作的辛勤汗水。在深入生活中,他住过饲养室,当过炊事员,与民间歌手同吃同住同劳动,帮他们摘南瓜、种洋芋、背粪筐、打连枷,有时还把歌手请到自己的窑洞演唱。收集和记录了几大本民间音乐素材,吸收了民歌中丰富的营养。由于他掌握的音乐素材多,创作时信手拈来,得心应手。在任省、市歌舞剧院歌舞团创作组组长期间,他一发而不可收,写出了一批很有质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有歌剧“朝阳沟”、“延河湾”、“攻坚战歌”。舞蹈“信天游”、“欢庆”等40多部;演出和发表的大合唱、独唱、二重唱等群众歌曲300余首。这些歌曲,内容广泛,曲调优美。有歌唱祖国大好河山的,有歌颂共产主义理想的,也有表现男女纯真爱情的,但绝大多数是歌颂伟大光荣的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和新中国的。其中为洛川民谣谱写的女声独唱《十唱共产党》,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这首歌,词曲结合紧奏,民歌风和陕北地方色彩很浓,曲调亲切、优美感人,通俗易唱。经著名歌唱家员(yun)恩凤首唱后,立即传遍三秦大地,家喻户晓。此歌以后灌了唱片,流行全国,至今令人难以忘怀。这个时期他创作的《三个兄弟挑对象》、《脚夫调》、《跟上共产党把革命闹》成了陕西省歌舞剧院长时间上山下乡的保留节目。

他有一腔革命的激情和知识分子的傲骨。60年代中期,为了加强革命圣地延安的文艺工作和外事上的需要,组织上调他和陕歌的多名艺术精英重返延安,组建了延安地区歌舞团。在延安老区的八年期间,他如鱼得水,创作了一大批具有陕北民歌风格,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音乐舞蹈节目。其中与舞蹈家张祯祥合作的音乐舞蹈节目《橇石头》、《小八路见到毛主席》,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在十年内乱中,航海并没有逃脱政治上的厄运。他遭过批斗、进过“牛棚”、游过街、受过无端的人身侮辱,但他都能坦然面对,坚守信仰,既不随波逐流,也不趋炎附势,对于迫害他的人,总以大度为怀,从来不记前嫌,依然无怨无悔地钟情于他热爱的音乐事业。他刚刚从“牛棚”出来就接手了《智取威虎山》歌剧的音乐创作任务,日夜连续奋战半个月,出色完成了任务。该剧演出时场场引起轰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年已花甲的航海,创作热情不减当年,大量优秀作品不断出现,如陕北坐唱《王秀莲送烟》,舞蹈音乐《贵妃之死》,《延安山花》,《宝塔山笑了》,《姑娘去了趟采煤队》,《山沟沟美景看不够》,《采药歌》,《想你!恨你!》……。由于这些作品旋律优美,时代感强,贴近生活的主流,分别获得了国家、省、市,一、二、三、优秀不同等次的奖项。86年他还亲自执笔创作了大型舞剧文学脚本《长恨歌》。此舞剧构思新颖,情节洗练,手法脱俗。经西安市歌舞剧院排演后,上演近百场,受到舞蹈界专家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被誉为“舞剧舞台上的一株奇葩”,在全省第二届艺术节上被评为金奖。他经常向朋友讲:“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把自己的恩恩怨怨置于脑后,以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时刻想着为社会多作点有益的事,以自己的专长忠实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在创作上不断追求、探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活得有质量、有价值、有意义。”

崇高的文品生发出宽广的胸怀

72年航海由延安调回西安,任西安市歌舞剧院创作组副组长、市音协主席,他除了主持市音协繁忙的工作和应付大量的社会活动外,依然笔耕不止,除了坚持创作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向了培养、扶持新生力量和乐坛新人上来。帮助年轻的音乐新人修改作品,推荐他们参加各种评选比赛活动。对凡是上门求他修改作品或征求意见的词曲作者,不管是本院的还是社会上的业余作者,总是满腔热情。并以十分严谨的态度,逐字逐音反复推敲,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音符他都认真捉摸、精心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一次,一位业余作者拿来一首歌曲,由于修改量较大,作者要求共同署名,他断然拒绝,他说:“医有医德,商有商德,文人也应当有文德,一个没有文德的人,很难称得上有人格。你的作品虽经我修改了,但主要东西还是你的,因此我不能署名”。多少次,经他修改的歌曲演唱了,发表了,出版了,流行了,甚至获奖了,他也从不向别人宣扬自己背后的功劳。

航海的作品,一向被人们公认为曲调优美、旋律动听、富有民族风格和有时代精神。但一些评奖活动他却很少参加或不参加。他认为,作为老作曲家,应当把参赛和获奖的机会留给年轻的音乐新人。多给他(她)们提供一些展示才华的机会。比如,上世纪90年代初,陕西省文化厅、省音协举办的《我为农民谱支歌》、《民歌新编》两次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在这之前,他已送去了三首作品,但当他得知自己被确定为这次活动的评委后,果断抽回了自己的作品。放弃了这次参赛的机会。由他创作的大型舞剧剧本《长恨歌》,本来由他自己写音乐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他却让给了比他年轻的一位作曲家来写。并在音乐结构布局、旋律运用、起承转合、气氛烘托上给以精心指点。出点子、谈想法,成功地完成了这部大型舞剧的音乐创作。在一些大型的音乐比赛活动中,他还很注意发现和推荐一些有一定音乐创作天赋的和较好演唱素质的无名之辈参加创作和登台演唱,给他们写作品,为他们发挥创作天赋和登台演唱创造条件。象五十年代,是他发现并扶持了著名舞蹈《花儿与少年》的曲作者吕冰、延安歌舞团有成就的作曲家党音挚、著名歌唱家员(yun)恩凤、大型组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领唱——歌唱家杨巧、中央歌剧舞剧院的著名歌唱家季小琴……等等,7、8、90年代,他又使一批年轻的音乐新秀走上乐坛。他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切事业,必须承前启后才能发展,作曲、演员都是这样,如果不关心和尊重他们的才华,或者一味把自己的作品交给名家演唱,音乐这门艺术之花便会枯萎,音乐人才便会出现断层,我们老作曲家既要注重发展创作队伍,又要有把自己的作品交给无名之辈演唱的勇气……。”这就是航海这位著名音乐人宽广博大的胸怀。

执着的追求支撑着崇高的信念

由于年龄的原因,现已77岁的航海,终年多病,两年内先后作过三次大的腹部手术,使他元气大伤。但当我采访他的时候,依然是那么乐观健谈,当我问起是什力量支撑着他的信念的时候,他顺手拿出一首任志平作词由他谱曲的《我赞美你,骆驼!》这首歌。他说:“我最喜欢这首歌的歌词,你听:“茫茫的瀚海,无边的沙漠,行进着倔强的骆驼,任狂风在空中掠过,任黄沙在面前飞过,穿过一座座沙丘,越过一座座沟壑,倔强的骆驼,行进,行进,黎明的曙光,在他的心中闪烁;茫茫的瀚海,无边的沙漠,走来了勤劳的骆驼,他没有孔雀的彩衣,也不学鹦鹉的喉舌,凭着顽强的性格,征服无尽的坎坷,勤劳的骆驼,行进,行进,驼铃就是他心中的歌。”接着他又放了一下这支歌曲的录音。这首歌音域开阔,意境深远,旋律动听,音乐形象把握准确,有极鲜明的画面感。优美的歌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伴着悠扬的鸵铃,令人无限陶醉。准确地概括了航海一生的追求。也是他革命精神的最好写照。不管风沙弥漫,道路坎坷,他总是高昂着头,高唱着心中的歌,向着绿色的远方前进。近年来,尽管他身体多病,力不可支,仍写出了像《古城桃李春》、《飘扬吧,党旗!》、《永远跟党向前进》、《情系母亲河》,等一批优秀歌曲。其中《古城桃李春》荣获全国群众歌曲征歌银奖。由于航海创作上成就斐然,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分别于1985年、2003年两次录制专题节目,将他向广大听众作了介绍。

航海已把他60余年的艺术生涯献给了党的音乐事业。但这样一位音乐界的名人至今却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公平对待和应享受的特殊待遇。很多经他扶持过的人,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都大大超过了他,而他和他的老伴,依然蜗居在妻子单位20多年前所分的一套总面积仅有40多平方米、设备简陋的高层楼房里。过着不为人知、与世隔绝的晚年生活。真让笔者感到心酸。在这如火如荼的改革年代,当我们回顾革命历史,纪念“永远的丰碑”的时候,我们能忘记这位对革命有着特殊贡献老人么?

令笔者感到高兴的是,我在采访这位老人时,有幸看到了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时,为他颁发的那枚金光闪闪的纪念章。这既是对航海60年革命生涯的权威性肯定,也是对这位革命老人心灵上最大的安慰。

陕西西安西门外铁塔寺路潘家村小区57号院

南楼4单元3层52号

电话:邮编: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3: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