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喻橘耽耽郢都情 江水滔滔汨罗魂 |
正文 | 初读屈原,先是走进他的《橘颂》。 弱冠之年,屈原即以一首《橘颂》大气磅礴的喻明了他“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的高尚情操与高远志向。 17岁,初入郢都,千姿百态的都市风景如万花筒般,从这个翩翩儒雅的秭归少年眼前掠过。市井的繁荣、文化气氛的浓郁以及郊外田间农民耕种劳作的艰辛,无一不深深让他感动并牢记,同时也更加激发了他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再入郢都城,屈原便以兰台之宫文学侍臣的身份,决定性的迈出了开始实现自己政治理想一展宏图抱负的一步。有才须有惜才爱才之士,屈原有幸得到楚怀王的赏识,并多次排除谗言委其以左徒之重任。也正是有了楚怀王的信任,博文强令、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屈原在辅君治国中才得以大放光芒。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了辅佐楚怀王实现统一六国的大业,屈原可谓殚尽竭虑,可是关键时刻,被谗臣小人蛊惑的楚怀王却在熊熊炉火面前将屈原的心血付之一炬。一颗滚烫的心瞬间坠入冰窖并被无情冻结,讥笑与嘲讽像利爪一样撕扯着他的心灵,屈原陷入了无休止的隐痛,而郑袖、子椒等奸佞却躲在怀王身后得意的笑了。 离开郢都,屈原不可能跳出七国纷争和楚国倾轧的漩涡,来到鄢陵,依然摧毁不了他那颗忠君爱国之心。只是,刚愎自用昏招迭出的楚怀王却在亲小人远贤臣的路上越走越远,终于,屈原被流放到荒蛮之地鸟兽之间。站在楚国边远的汉北,面对清凛的河水,再也看不见郢都东郊原野上缓缓升起的上弦月,再也看不见穿过稀薄云层和疏瘦树梢洒落在草坪上的淡淡月光,报国无门屈原欲哭无泪。凄凉寂寞冷夜,屈原将对故土魂牵梦萦的热爱带进自己深沉的情感王国,“魂一夕而九逝”却也只能让他在梦中去亲近郢都触摸郢都;屈原将对旧贵族的贪婪歹毒阴险宣泄在字里行间,将自己九死而不悔的精神和磊落品质浅近而直白的表露出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忧虑、失望、伤心、愤怒,却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强秦的金戈铁马一步步逼近楚国国都、逼近章华台,直至郢都沦陷。 汨罗江江水浪滔天,两岸风景皆不见。他问天问地问世间,一生求索竟落得只看到整个世界一片浑浊。三闾大夫一脸憔悴,满目哀思,他乱发蓬面失魂落魄,站在汨罗江岸对天狂啸,以血向天盟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一颗璀璨的明星陨落。江水呜咽,风雨同悲,长堤上,再也没了屈原流连、驻足、痛心、激愤的身影。 从此,汨罗江上再无故事。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