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诱人的外滩 |
正文 | 上海的外滩是无数人向往的地方,也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虽然女儿好多年前就来上海工作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一到上海就又匆匆忙忙赶着回老家,所以没时间去看风景。2008年的3月份我终于在上海呆了好多天,在这些天里,女儿带我去了外滩、城隍庙、豫园等上海著名的风景区。 3月19日上午,我和女儿女婿从南京路步行,慢慢逛到了外滩。先在“太平洋百货”徐汇店逛了一圈。然后在“世纪广场”停留一会,拍了一些照片,继续前行。虽然不是节日,但,是星期天,到处都是人来车往,还有很多外国人穿行在人群中。3月的上海,这天的气温高达26度,大多人都穿着夏天的衣服,怕热的我穿着连衣裙还满身是汗。一路上听着比英语还难懂的上海话,当然还有其他听不懂的口音,多多少少让人有点不习惯。 走到“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时,又停下了脚步,因为这座大楼原名叫“亚细亚大楼”,建于100多年前,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印象很深的还有“和平饭店”,和平饭店门楣上插着几面不同国家、不同颜色的旗帜,在不断地飘扬着。饭店分为南楼和北楼,南楼原为汇中饭店大楼,北楼原为华懋饭店大楼。汇中饭店是上海现存最古老饭店之一,也是上海最豪华的旅馆。在这里,有旧中国第一次在建筑物内安装的电梯,就是在北楼,北楼当时被誉为“远东第一楼”。 我和女儿女婿在南京路上慢慢地逛着,一路上经过很多名饭店、名银行、名大楼,还有其它的风景,但大多都记不清名字了。总之,两个多小时下来,总算到达10里南京路的尽头了。 10里南京路的尽头是陈毅广场。陈毅是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他的塑像远远地昂然矗立在眼前。陈毅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铜浇注,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塑像再现了陈毅视察工作时的典型姿态。走过陈毅广场就是外滩了。外滩,是因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的浦滩,所以被习称为“外滩”,它是上海这个大都市的最初轮廓线。 因为想多看到点风景,所以选择了步行,可是,当到达外滩时已经累得够呛。好在一眼望去,一派迷人的景色展现眼前,而之前的累立即忘却。外滩位于上海的黄浦江畔,在清道光年间,这一带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10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踏上外滩广场,人流如织,人声哗然。尽管火辣的阳光直谢在每个人的头顶,但丝毫不影响游客赏景的兴致。横在眼前的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浦江,站在黄浦江的西岸,遥望浦东,有上海标志性建筑物东方明珠塔,东方明珠塔巍然屹立、直插云端;与外滩隔江相对的还有金茂大厦、上海中心、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大楼,这些建筑是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是时代的象征。 在外滩广场上,由于游客太多,想抓拍个镜头很不容易,对准好的镜头,刚要按下快门,突然就有人挡住。一次又一次,急得我满身是汗,无奈之下,我只好让女儿到前面梳理通道,才拍下了隔江相望的、不是很满意的、东方明珠塔的雄伟风采,因为明珠塔上空的蓝天上,一片白云早已与明珠塔擦肩而过。所以我有点不甘心,就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寻找机会,可惜的是那样的情景已然没有出现。 又有一次,从江中右边方向,又开过来一艘豪华船只,船尾拖着长长的、如雪花一样的尾巴,看起来非常美丽、壮观,这样的情景怎能错过?我赶紧把镜头对准明珠塔,只等商船与我三点成一线,说时迟那时快,“咔嚓、咔嚓”我连按几下快门,结果由于一个游客地穿行,拍得还是稍偏了一点,还好,有一个镜头比较满意。 外滩是很多人憧憬的地方,更是我向往的好去处。其实,以前只要在电影或电视剧里听说了上海滩,心中就特别特别想去看个究竟。可要说是身临其境的话,那简直是不可思议,因为那时各种条件都不允许。而现在置身其中,那份激动就不用说了。听说外滩原是一片荒芜的浅滩,沿滩有一条狭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纤时行走。可以想象当时的外滩有多萧条,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水平了。而浅滩的西边是一片农田,阡陌沟渠之间散布着星星点点的茅舍,与今天的高楼大厦相比,那是天壤之别。 可是,在清道光年间,英帝国主义在上海开辟租界前,首先划定外滩一带江面为其船只的“下锚地段”。而在200多年前,外滩的许多外资银行被誉为上海的“财政街”或“东方华尔街”等,这些银行地建立,使外滩成为了鼓励财政投资的场所,更是经济大亨们的立足之地。 漫步于现在的外滩,欣赏着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的等几十幢风格迥异的建筑群以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真的让人大开眼界、心旷神怡;还有看不到尽头的长堤,造型优美的绿化带以及江中不时穿过的船只,更让人瞩目的是隔江而望的东方明珠塔以及其它高大建筑,令人怦然心动、流连忘返。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