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离人心上秋
正文

悠悠我心/文

夏秋之更替,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冗长的铺垫,一场微凉夜雨零落之后,转身,已处处秋声。长空下,残霞落日,离雁南飞,木叶翻飞,枫红芦白,不经意间,心底那些沉寂了久日的的情思,被撩拨起,丝丝缕缕地牵扯出来。

“纵芭蕉不语风也嗖嗖”。秋就是这样一个伤离别,叹往昔,让人心生慨叹的季节。循历史长河,逆流而上,那些和秋有关的长短句,在泛黄的扉页间,洇着淡淡墨香,一行一行变得清晰,缓缓萦在耳畔、心间。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秋,因大自然的特殊青睐,因墨客的善感和多情,承载着太多的情愫和记忆。“人人皆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诗人对四季的触觉是极灵敏的,却又是极脆弱的。诗人笔墨下,秋是一位清丽女子,蒙着一层似有还无的轻纱,或站于空旷原野上,或站于朦胧月色中,轻纱下,盈盈秋水,含情脉脉,淡淡苦中泛着微甜和轻暖,极具魅惑之韵。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这是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离人归来的秋怨。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纵是满腹相思之语,也是无法传递,唯有寄情于那一戋戋相思枫叶,寄望于那一行行远飞的鸿雁,哪怕能捎去只言片语,也是心满意足的。然而,远去的依旧未归,但等待的,却依旧苦守,这就是离人之秋。黄昏院落,一番风雨一番凉,秋日的幽怨,如梧桐细雨般,点点滴滴在心中滋长,直惹得衣带渐宽,人比黄花瘦。那位苦守的佳人,翠眉轻蹙,鬓云微乱,独倚着窗儿,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又一次雁远音绝之后,直叹着“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无奈之下,只得将这一怀无处可寄的离情别愁,幻化成几行蝇头小字,反复吟诵,聊慰相思之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秋愁是一汪秋眸,一个倦容,一番心情,是一笺素字,一丝希望和一种力量。这种愁,悄然无语,却刻骨铭心,看似寻常,却各有千秋;这种愁,因为有情相伴,有爱相依,总能撩拨起心底最柔的那根弦,让人心生怜惜;这种愁,如秋色般浅淡清澈,带着几分凄美和婉约,一遍又一遍吟唱。

秋光渐老时节,远处寒烟升袅,橘柚深绿,梧桐微黄,面对如此苍寒之景,原本善于寄情山水的李白在登临北楼之际,由衷发出“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的怀古之叹。秋风摇落之际,客中的感伤悲寂,政治上的彷徨和渺茫,在秋的浸渍下更加浓郁,在秋的渲染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而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之叹,更多了几分忧国忧民的悲怆。秋愁,在男儿心中,已成为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情怀,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信念和理想,一种醉卧沙场秋点兵的气势和风度。他们的秋愁,隐在刀光剑影中,藏在山河大川之间,既有与秋日晴空试比高的雄壮,也有秋风起兮白云飞的壮阔。这种秋愁,因为怀古伤今、忧国忧民,而成为一种最豪迈最悲怆的情思。

比起忧国忧民之秋愁,游子羁旅之乡愁或许少了几分豪迈和刚性,却是最贴近体温的。秋日中两个团圆节日,一则中秋月圆,一则重阳登高,总让人魂牵梦绕,难以割舍。那些异乡羁旅之人,浪迹天涯,纵是身处“碧云天黄叶地”的美好秋色中,仍难抑心中愁思,或举樽独对异乡明月,向着家山方向,发出“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感慨,或“有明月怕登楼”,只得酒入愁肠,黯然追思乡魂,唯靠好梦留人睡。秋日的乡愁是一根线,跨越万水千山和崇山峻岭,在烟柳断肠处,在斜阳黄昏中,将游子的心和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楼一阁,甚至是一声呼唤,一句叮咛紧紧连在一起,成为心中最悠远最温暖的情思。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微凉季节,站于历史之堤,捧一卷诗书,指尖留香,读秋;书几笺秋字,浅吟低唱,品秋。那一怀离人清愁,那几许离情浅语,如一朵秋花,寂寥而不寂寞,孤单却不孤独,在心底静静开放。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