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暗恋古窑三百年 |
正文 | 记忆的梗上,谁不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无名的展开。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国家5A级景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我先后两次与她零距离,记忆的梗上,却没有展开一次无名的青花。 是因为烟雨江南,承载了太多才子佳人的寂寥彷徨?还是六朝古都,氤氲了二十四桥明月的多愁善感? 可知,我暗恋古窑已有三百年。 “天青色在等雨,而我在等你。岁月被打捞起,隔江千万里……”,当“我在景德镇等你”征文活动落下帷幕时,古窑,穿过溢满花香的小径,在一剪清风中,从《诗经》里走过唐朝的盛宴走过宋代的庭院,一直走到二十一世纪的五月江南,我站在时光的这端,看见时光那端的她朝我浅浅微笑。她轻微的诗意里,张扬着千帆过尽岿然如昨的等待。 雨中的古窑,别有一番风味,满目苍翠,修竹通幽,铺着青石板的小径蜿蜒入巷,小荷已露尖尖角的莲塘,矜持得不让蜻蜓打破一丝静谧,倒是岸边垂下的柳条间或的轻语,让羞涩的她荡起一圈圈涟漪。这活色生香,雨疏风景,犹如那一句不在梅边,便在柳边,让我想起一句歌词:面对面睡着还想着你。 淅淅沥沥的春雨淋湿了我们的衣衫,幽静的脚步叩响着青瓷千年的古韵,有一声歌子从竹亭外传来,似轻舟驶过静水,伸手去接,不料早已落在了长廊深处的木门上。行走中,没有日光倾城,随意间却有莲风唱晚,很多故事的好,就在这一小段的细雨流转中,随我裙裾翩跹。 心若不沉入湖底,它的美丽,是浮不上来的。 三三两两的游人和墨客,逶迤前行。任凭我向更深处漫溯,古窑仿佛总与我隔着距离,它的美丽象雾象雨又象风,若隐若现,让我始终不得要领,幸好古窑的副总程世平冒雨为我们作起免费的导游。 我们来到古代制瓷作坊,参观了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产作业线,一位身着素色青花制服的工人师傅,向我们展示了他巧夺天工、娴熟轻巧的拉坯技术。只见他用木棍搅动车盘,随着双手的微妙变化,一只只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瓷碗也由泥成型,渐次成碗不断变化着,手引泥走,泥随手变,给人以柔软而弹性的感觉。程总告诉我,一团普通的泥巴没有机器固定造型,全靠手的拿捏,制作出来厚薄均匀,上下协调,这已是造瓷业的一门绝活,会此技术的人屈指可数。 风雅一青瓷,逍遥一瓶酒。素常的泥坯里,也附加了太多沉重古老的东西,它记载着历史的沧桑,刻录着千古的足迹,所有的浮躁和喧嚣,都还原为大地最原始最古朴的静土中。 初夏的古窑,为我下着一场多情的雨, 这场雨从1756年下到至今,让我暗恋倾心。 青花是属于江南的 ,修竹的清雅恍如专为它而来。它象一层浅淡的绿纱,孤独中更显妖娆,温软沁心但也薄凉参半。我们打着伞,在这曲折蜿蜒的石巷中寻古觅踪,听,何处传来编钟敲击声?可是渔桥问答?原来是以瓷盘为主要材料的新型民族打击乐器“瓷瓯”,这套瓷乐器采用优质瓷土按专业乐器技术要求精致制作,演奏起来清晰悦耳、美妙动听,是景德镇瓷乐器“声如磬”的集中体现,音质纯正优美,音域适中,属于世界首创,获得国家发明银奖和文化部科技成果奖。瓷乐团第一次在“99”昆明世博会上亮相,立即引起轰动。2000年,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钱其琛同志听完瓷乐后,欣然题词“奇瓷神韵”。 坐在长廊瓷椅,看水榭舞台上身穿青花旗袍的女子瓷乐表演,她们浪漫温柔,含蓄留白,散发着超尘脱俗的清香和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一袭旗袍,沉静而又魅惑,古典隐含性感,清艳如一阕花间词,感觉旧时光又回来了,民国或更早。 来往的细雨,在我的裙裾翩跹。在景区领导热情的引领下,我们参观了清代镇窑、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风火仙师庙、瓷行等各处景点,探索着中国千年陶瓷文化的脉络,深切体会着瓷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所到之处,小桥流水清新悦目,幽幽琴声不绝于耳。 彳亍中,我依依不忘回首遥望远处弹琴的女子,她无人喝彩,依然弄玉吹箫,青梅煮酒,溪云烹茶,寂寞让她如此美丽!她是女人中的宋词,玉一样剔透晶莹,带着竹韵梅风的影子,从庭院深深中向我们走来…… 忽然明白了著名词曲作家何沐阳为何先后两次踏上景德镇这片土地,他一次又一次用手去碰触这千年瓷都的神奇古韵,一次又一次用心去感悟这华夏文明的灿烂精髓,胸中万千澎湃让他满怀深情地写下《我在景德镇等你》这首歌: 古窑的神火通明千年仍不息 江南的烟雨隐约着飘逸 沉韵的伏笔 染刻了传奇 前世心思化作今生的胎记 …… 古窑,仿佛水晶,晶莹剔透,愈斑驳愈美,如植物的松香,于千万年的凝结中寂然成珀。走近她,品读她,理解她,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一曲云水淡然境,一池墨香定禅心”,雨落了三百年,柳絮飘了三百年,可知,我暗恋古窑三百年。 作者西岭雅竹,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