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乌镇·印象 |
正文 | 其实我早就想去乌镇了。 乌镇作为一个印象已经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了多次。我也只是偶尔知道在大陆有这么也个小镇,一个梦幻般的小镇,一个对我来说半年前还不存在的小镇。 我不知道,甚至还没来得及去想,乌镇会不会和我梦中的一样。似乎这并不重要。 坐了一夜的火车,其间不停地回味着我的乌镇梦,总是处于一种似睡非睡的状态,或者说是假寐。天只一点微亮,火车便停了。我以为到了,原来还没有。 我在小镇上有目的的走着,我在找我的乌镇梦。我想拍下一些照片,却发现照片根本承载不了我的梦的乌镇。只能将它们命名为景象,这是我想了好久才想到的名字。在我按下快门的前一秒,它还只是和我的梦很接近的景,下一秒,它便成为了象,成为了定格于手机的静象。 我有找到我的梦吗?没有,或许有。我问自己,我的梦到底是什么?不知道,或许是为了逃离吧。好像就是逃离,逃离一种与梦想不相吻合的形式,一种与我本心不相融洽的状态。 听说在我去乌镇的这几天,学校考试了。同学调侃似的说道“你不会是为了逃离考试吧。”我笑而不语。 也许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在逃离。由于梦想的不断延伸、遥远,由于对熟知的此地的烦闷和对未知的彼地的好奇,我从北京只身一人来到这个小镇,正如我当年只身一人从台湾来到大陆一样。 次日清晨,我去买早餐。途中要走过一个小巷,快要出巷子的时候,右手边现出一段颓坏了的篱墙。篱墙的里面,是一片海一样的绿,微风过处,梦幻般的、一波一波的漫过来。那是农夫的菜园,全是些叫得上名儿叫不上名儿的绿色蔬菜。幽静的巷子里,只我一人,远处好像有狗在吠。于是,我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要是此时再下点雨,就更好了。 我想,多年以后,我回到了台湾,我也会时常的想起这座小镇。那时我的印象中只有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我相信,这两种二元对立的颜色会胜过五颜六色。这很容易让人想到上个世纪的电影,但又不完全是电影。黑白二色构成的古典中国美,是现代科技承载不了的。 至于小镇上的景物,我一直都没有看太清楚。因而在我的记忆里,只有在去之前的梦里保存的印象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印象:船夫缓慢摇着前行的小船,纵横交错的水道和街道,青黑色的砖瓦和灰白色的墙体,被远处的高楼挡住了半个的火红的太阳。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