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通电话的随感 |
正文 | ![]() 一通电话的随感 文\上官语柔 福州的天气总是变幻莫测,一会热一会冷,这天气倔强的如孩童一般,一年四季要么极致热,要么极致冷,少了春的意趣盎然,也没了秋的风姿飒爽。吃完饭,下午的课又比较晚,总想着做点什么。思忖片刻,拿起昨个刚买来的宣纸,在砚台里滴几滴清水,倒上少许墨汁,从架台上取了中楷的毛笔,轻轻地将整个毛笔倾入墨汁,开始细细端详笔画,一笔一笔地勾勒。 “A time for us,some day there‘ll be.……”一首美妙的英文歌曲Sabrina响起。”手机显示“妈妈”电话,于是,接下去就和连妈通了十来分钟的电话。电话里妈妈总是不忘说那些每次都说的话。“女儿啊,要好好吃,晚上饿了就买夜宵,平时买个鸡呀、鸭呀、鱼呀……炖一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吃的别省,养好身体最重要”,妈妈每次都鼓励我能吃就多吃。偏碍着我就不爱吃,不仅学校没得煮,更是左右逛来逛去还是校园。能吃的就是师大西门那个小小的街,所以人家说从这里出来的,胖着进来,几年瘦着出去。吃饭的时候,食堂是准时按点的,晚上也极少有人吃夜宵,因为学校不煮夜宵,平时走校园像千里迢迢一日游。妈妈总叫我多吃,学校没有可以外面买些煮,虽然我知道去外面买不可能,因为走的话估计要来回两个小时搭车,可是又不想妈妈以为被虐待,我还是连连说“好”。 不管什么时候,最让我感到温暖的还是家人的一通电话;不管外面风风雨雨,家永远是一个避风港。每当接到爸妈的电话总是最温暖的,家人是生完气不计较,吵完架不记仇,父母是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却还是一如既往,无条件付出的人,所以多多体谅父母,即使他们责备你,也是永远最爱你的人。 想起小时候,我的家境不是很好,爸爸每天很辛苦的工作,妈妈每天只能在家照顾我们。那时候,90年代物质水平没有现在好,常常吃不饱、穿不暖,有上顿没下顿的。爸爸则是个很努力的人、性格也很好,不经常乱发脾气,人家说爸爸属于“妻管严”,连妈脾气比较急躁,时常都是爸爸让着妈妈。从小我就感叹,以后我可不要养成火爆脾气,你看,老爸多苦啊。也好在我长得像连妈,性格像连爸,从小性格比较文静,爸妈说得话,我极少反抗,因为爸妈也从来不打骂我。也许,孩子的性格,除了学校、家人,还有一部分是遗传来得。孩子要养好,家人占据最重要的辅导作用。 长大以后,我渐渐明白更多的道理,爸爸逢人常很骄傲地说,我的女儿很懂事,很少让我们操心。其实长这么大,自己也亏欠爸妈良多。人家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养再大再好也是别人家的”,虽然爸妈没有重男轻女,爸妈很疼爱我,但我知道其实爸妈也总会担心着女儿以后会被人家抢走,这也许也是每个父母都会有的心理。没有父母希望和孩子疏远。出嫁的女儿,虽然刚嫁出去,不会不回来,可是几年、几十年呢。其实,这是个很实在的问题,很多父母都会担心这个问题,虽然他们不会不爱女儿,但也会担心和女儿以后关系的疏远。所以,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留在身边,但孩子总是需要成长、需要历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希望,因此,父母也不得不让孩子离开自己身边,让他们追寻自己成长的胜利之路。如果孩子们贴心,就应该先懂父母的心。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唯一不计较报酬,付出的最多,回报的最少,却还是愿意无条件付出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了。 从父母和孩子的相处角度来讲。笔者认为,父母应该是孩子的长辈,也应该是孩子的朋友。父母是长辈身份,就有权威教育子女;父母若是与孩子是朋友的身份,则就可以更贴近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愿意和父母交谈。教育孩子不能太宽松也不能太严厉,经常被打骂的孩子,容易养成不好脾气;过于纵容的孩子就会无法无天。 爸爸常说:做人最重要的是原则,对人要宽容、要学会大度。人活在一颗心,一颗心美丽,生活也会是美丽的,世界也会让人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人要有一颗善念,一份爱人的情怀,一股努力的劲。上天是公平的,有得有失,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得会有、失亦会有。幸福不是你计较来的,人生的价值往往在于付出,懂得付出爱,才能体会爱。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