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走笔七彩云南
正文

心目中的云南,是神秘的。相传远古时期,上苍在中国大地的西南方向撒下一把热土,形成了绵绵群山;倾倒一碗琼浆,形成了湖泊和河流;呵了一口仙气,形成了七彩云朵。从此,那里的山、水、人、情就变得如花似玉,摄人心魄。

——题记

1、黑石的诉说

提起石头,就会想到80年代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木鱼石的传说》,说的是咱辽宁历史名人王尔烈,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考中了二甲头名,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赏识,然而却被奸臣所陷害,后被侠女从石牢中救出。他历尽艰辛指教禺琰勤政图治跋山涉水体察民情,终于在千朵莲花山(今千山)找到了人间奇石——木鱼石。剧中有一首家喻户晓的主题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当然,王尔烈“研究”的石头与下面要说的“石头”完全是两码事,我想表述的是“认识”石头不过如此的简单。

应该说,来到石林才算真正认识“石头”。石林的石头真是太美妙太神奇了,据说它们可是有着二亿八千万年历史的生命。经过沧海桑田的变迁,它们以自己的姿体语言向世人诉说着千千万万年前的种种情感历程。你看,那一支支、一座座、一丛丛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苍穹,直指青天,犹如一一片莽莽苍苍的黑森林,充满着神秘充满着传奇充满着大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交融——有双马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母子偕游等无数象生石,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蘑菇、玉管花等。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整个石林景区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艺术宝库,任凭人们去观察去发现去自由驰骋地想象。

在小石林内,有一泓湖水碧波粼粼,湖畔屹立着一座独立的石峰,这就是著名的阿诗玛石峰。阿诗玛的故事是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美丽善良的阿诗玛与勇敢憨厚的牧羊人阿黑相爱,头人的儿子阿支软硬兼施地追求阿诗玛并将她关进牢笼逼婚,阿诗玛坚决不从。阿黑赶来相救,妒火燃烧的阿支,放山洪水吞噬了这对恋人。最后,阿诗玛变成了一座美丽的石像——你看,她那颀长高挑的身段风姿绰约,那经典的包头衫,还有身后的背篓,活脱脱就是一个纯朴的彝族少女。她昂首挺胸,充满活力,深情地眺望着远方,期盼着心中阿黑哥的归来……

穿行在石林中,就像是看一场戏,剧情在发展中变化又在变化中发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人叹为观止久久不愿离去。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珠江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明之源。你看,尼罗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巴比伦文明;恒河孕育了印度文明;中国的黄河孕育了三千年的华夏文明……可见文明由江河孕育。珠江,虽然不像黄河长江那样由西向东流经中国大部分土地,水流中蕴含着浓厚的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的韵味,但它却另辟蹊径殊途同归,流淌出一片丰饶富庶之地,孕育出另一种风格独特而又相对现代的岭南文化——那里是我遥远的故乡。

带着“饮水思源”的虔诚,如愿来到被称为“珠江源头第一洞群”的九乡。据介绍,这里的溶洞发育于6亿年前的震旦纪,大大小小有上百个,当地有句俗话说“九乡溶洞九十九,数完溶洞白了头”,它是我国目前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景观最为奇特的洞穴群落体系,被誉为“溶洞博物馆”。

雄狮厅是溶洞中的一个天然地下大广场,其面积可容纳上万人尚绰绰有余。整个大厅的顶部竟是由一完整的石板构成,如同又一重天际笼罩于头上。厅口处有一尊巨石,其形酷雄狮仰天长啸,踞守着洞口。神女宫则是又一处景观,玲珑剔透的钟乳石像一群轻歌曼舞的美女,在宫中曼妙生辉,养人眼目,让人顾盼不暇,如坠仙境。而由大型边石湖群构成的百米神田,在黄色灯光映照下,极象是将当年大寨的梯田阡陌搬到了九乡地下,惟妙惟肖,不可思议,真乃惊世奇观。

最让人叹为观止击掌叫绝的是地下那两条由30多米高的崖上飞泻而下的雌雄瀑布,两股洪流一高一低,一阔一窄,如同一对儿情侣相依相恋,缠绵不舍。激流跌入深潭,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满洞子里都是回声。据称,这是国内洞穴中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在洞穴的水中,还有着世界极为珍贵的鱼种——盲鱼。而在被称作“林蔭寨”的那段溶洞中,那些形似密枝林和土司堡的钟乳石,让人引发臆想,似乎在这百米地下洞穴中,深深地隐藏着一个古老的彝族部落,古彝先民独特的民族风情跃然石上……

当大家满头大汗地走出溶洞乘上返程的双人缆车,我的心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凉风习习,雾海蒙蒙,脚底下是重峦叠嶂,还有那200多米深的峡谷。我们在凌空飞越,峡谷中的激流滚滚,发出的轰鸣声激荡着耳鼓——1000米,我们不只是穿越了山谷,从地下的溶洞到地上的站台,仿佛是穿越了整整六亿年的时空,完成了从亘古蛮荒到现代文明的神奇跨越。

3、相遇“春姑娘”

昆明,被称为春城,其意不言而喻。传说王母娘娘的5个女儿到了该出嫁时候,全国各地求婚的人有99个,怎么办才好呢?王母娘娘几经思索,让女儿们自选夫婿。于是,4个大女儿根据个人喜好分别选择了成都、苏州、洛阳、桂林的如意郎君。最后,到小女儿选择了,她问道:“哪个地方的人心肠最好?”一位大爹回答:“我们昆明人的心肠最好,敬老爱幼,吃苦耐劳,可惜山高水冷,一年到头冰封雪盖,没花又没草,小阿妹你可看得上?”小女儿红着脸回答说:“大爹,我愿去。”说完准备要走,王母娘娘哭着叫住她说:“等一等!难得你的心意好,我要给你一件宝。”说完便从口里吐出一块碧玉递给小女儿:“这块玉是从我的心上长出来的,叫做春玉,拿着它可以融化冰雪,一年四季百花开。”小女儿接过春玉,欢喜的跟着大爹来到昆明,看到的果然是一片荒凉,她便将春玉朝天空一丢,冷风马上变成了暖风,冰雪也化了,嫩生生的树长了出来,遍地都开了鲜花。从此,昆明一年到头是春天, 人们就把昆明叫做“春城”,还亲切地称她为“春姑娘”。

说来也巧,这次云南之行在昆明我们真的遇到一位“春姑娘”,她叫九妹是个出租车司机。那天,在宾馆吧台服务员的介绍下我们决定打车去民族村,事先讲好了到下午3点返回一共200元,开车人就是九妹。我问她为何叫九妹,她说其实没有特别的意思因为她的车尾号是“9”,在这个圈里混了好几年大家慢慢熟了不知怎么就这样称呼了。

九妹看起来有三十多岁,长的不算漂亮,大大咧咧的有点男人做派,操持着一口不太标准的“云南普通话”。也许是职业的关系,她很快就与我们拉近了距离,不停地介绍云南的风土人情,还聊起了家常。路过滇池边,她停下车来:“这里看滇是池不花钱的,你们看对过那座山像不像一个睡美人?”接下来便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到了民族村,九妹说你们进去吧,不论在哪个门出来都行,打电话我很快就到。于是我们进了民族村游玩了3个小时,出来后给九妹打电话,她果然信守诺言。我好奇地问,你在哪儿里呆着怎么来的这么快?她冲我们一笑:“我怎么能呆着呢,你们就给那么点钱我一天怎么交份子?不瞒你说你们进去后我就在民族村周边拉客,又赚到80元了。”中午,我们邀请九妹一起品尝云南特色味道,她说要回家换件衣服婉言谢绝了,大家猜想她一定是又遛道赚钱去了,我不禁为她的精打细算而折服。

两个小时后九妹接我们返回宾馆,途中听大家意犹未尽地评价那些吃起来不太习惯的“虫虫草草”的云南菜,她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说好不容易来一趟云南可不要留下遗憾哟,要不晚上到家里来我亲自给你们做几个地道的昆明小菜。大家半信半疑地问你能喝酒吗?九妹爽朗地说当然要喝,要不还不搅了大家的兴,不过本姑娘只喝二两,你们就该倒下了,敢不敢比试比试?哈哈,没啥可说的了,我们4个东北大老爷们怕啥?去!在哪儿都吃饭,况且我们已经商量好绝不能白吃人家的。

晚上5点,九妹安排的出租车准时到宾馆接我们(哈哈,这一次免费)。九妹和她7岁的女儿在家等候,还有九妹的两个好友——一位憨厚的出租车司机,一位漂亮的邻居女友。九妹家住在市中心一个小区的一楼,两居室有90多平方,虽然屋子有些凌乱,也不难看出主人平日里的精心呵护,简朴的家具,温馨的空间,飘着普洱茶淡淡的清香。九妹对我们“自带酒水”的行为表示不满,说你们不懂我们云南人的礼数就不责备了。

快乐的家宴开始了。大家不停地推杯换盏,九妹不情愿地给我们讲了她的故事:她是个土生土长的昆明人,从小和父母生活在农村,不甘寂寞的她只身进城闯世界,似乎一切都很顺利,平平常常地打工,平平常常地结婚生孩子,只是在女儿四个月大的时候他们就离婚了,为了生活她在家里开了个麻将馆,还做过小买卖,后来经朋友介绍开上了出租车。她没有任何指责前夫的语言,她说这些年帮助她的朋友太多了,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呀。那天晚上大家喝了很多酒,还彼此快乐地加进了微信朋友圈……

萍水相逢总关情。这个世界真的很大也很小很匆忙,有时,看着身边快速流动的风景,内心总是有一种想出逃的感觉。罗密欧说,生活像一根绳子,一头是梦想,一头是现实,最佳的方式,就是将它们重叠在一起。事实确实如此,虽然生活中有很多的不情愿,我们却依然坚守着心中的那份美好,努力保持着平衡……

4、远去的马帮

深秋的日子,穿过耀眼的阳光,再一次来到大理,顺着滇藏茶马古道一路颠簸向北。离开尘嚣,寻访僻静,路上的美好,几乎是唯一的——这是滇藏茶马古道上很小的一截,对于当年进藏的马帮来说,前路漫漫,还仅仅是个开始。今天来这里休闲和猎奇的人们,能否感受到当年那些成群结队的马帮哥们的忙碌,还有那些供马帮休憩的客栈的喧嚣。在流年岁月的暗自叹息中,热闹与僻静、繁华与寂寞,在同一片土地上潜移默化地完成了使命般的转换。

说到马帮就会想起一部老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讲的是解放初期的云南,边远的苗寨通过政府马帮运输的方式卖出自己的粮食和棉花,同时买回需要的盐、生活用品和农具等,那是一条生命线,也是政府和边疆各族人民和谐联系的纽带,于是每当那熟悉的马帮铃声从山坡的树林里传来,山寨里就是一片团结、幸福的欢乐。当然,这期间我英勇的边防军与蒋匪残余展开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殊死拼搏——也许那也是最真实最现代版的“茶马古道”传奇故事。

历史上,雄踞西南边陲五百多年的王国,就是南诏、大理国。它们几百年的兴衰,除了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蛮书》和《新唐史》中有只言片语外,便是野史与民间的传说。所幸的是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松涛阵阵中,还能让我们触摸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我敢说茶马古道是这个星球上最神秘最令人荡气回肠的道路之一,而那些传奇的马锅头和赶马人(统称为马帮)的生活更是可歌可泣。他们大部分时间野营露宿,一般天一发亮就爬起来从山上找回骡马,给它们喂料,然后上驮子上路。中午开一次“梢”,就是吃午饭,其实也就是打个酥油茶,揉一点糌粑吃。当天色昏暗下来的时候,马帮都要尽力赶到他们必须到达的“窝子”,在那里才好“开亮”,就是露营……周而复始,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不论是晴空万里、蓝天白云,还是风雨交加、闪电雷鸣,这些赶马哥们始终行进在漫漫征途上,漫漫征途造就了他们讲信用、重义气的性格;漫漫征途锤炼了他们过人的勇气和能力……在千年的岁月中,这些茶马古道上的“弄潮人”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了一条生存之路、探险之路和人生之路。

流年偷渡了丽江古城、大理古城的宁静与从容。值得庆幸的是躲在深山的沙溪还有大片的留白,让我们还能够幽会这个充满自我元素的坝子——古道、古宅、古戏台,小镇保留了古老生活的同时,也保留了每个人内心愉悦的缘起。如今,成群结队的马帮不见了,但络绎不绝的车流正接踵而至,来追寻镌刻在一条条古道上的马帮足迹,来追寻他们憧憬中的历史风情。

“身着大地头顶天,星星月亮伴我眠。阿哥赶马走四方,阿妹空房守半年”、“砍柴莫砍苦葛藤,有囡莫嫁赶马人。三十晚上讨媳妇,初一初二就出门”……我们徘徊在马蹄脚印斑斑的古道上,仿佛听到了叮叮当当的马铃声从时光的那端流出,还有那些赶马哥们悠扬的歌声。在悠扬的歌声中,我们漫步在“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古索道上,摇摇晃晃地走过这高悬的路板,仿佛看到了那一刻的人喊马嘶……

时光如水,岁月沧桑。人们期待的那些马帮铃声伴着马蹄声渐渐地远去了,古韵悠悠高亢嘹亮的赶马歌也逐渐消逝在夕阳的那端,只有这茶马古道,默默的躺在崇山峻岭之间,看日出日落,看星移斗转,在不经意间,默默的述说……

5、版纳遐想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的最南端,是北回归线上唯一的一块绿洲。这里大部分居住的是傣族,也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环境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地区。

想往过西双版纳,是因为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难忘的泼水节》,写的是时任共和国的总理周恩来在西双版纳的黎明城,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温情故事。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后来一部由著名作家叶辛编剧的电视剧《孽债》,讲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几个上海知青到云南“上山下乡”,在边疆,他们抛下的不只是红土地、流沙河、橡胶林,还有他们的青春情怀和青涩“爱情”的结晶。孩子们长大后隐隐约约知道了生身秘密,便呼群结伴,瞒着养父母偷偷来到上海,寻找生养了自己又抛弃了自己的亲生父母,然而,上海的亲生父母们都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儿女。于是,孩子们凄凉的歌声感动了每一名观众:“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爸爸呀,妈妈呀,能不能告诉我,这到底是为什么?”——那是一代人的无奈,那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认识西双版纳,绝对不是因为去了一次匆匆忙忙的旅行就能完成的—— “月光下的凤尾竹哟,轻柔啊美丽像绿色的雾哟!竹楼里的好姑娘,光彩夺目像夜明珠……”当这首久违的民歌伴着葫芦丝的旋律在你耳边响起,当数以百计的孔雀“从天而降”向你飞来,它们或开屏赛美、或仰头高歌、或展翅欲舞,你绝对不能怀疑自己还在梦中,你会豁然地领悟到为什么舞蹈家杨丽萍能够如痴如醉地通过《雀之灵》表现出“孔雀”那灵与肉的和谐交融。

于是,你会饶有兴趣甚至急不可待地去感受原始森林、野象谷、橄榄坝、望天树……走进56个民族中最后一个民族的基诺山寨,品尝热乎乎的普洱茶香喷喷的烤鱼,欣赏“大鼓舞”和“铜鼓舞”的粗犷与激昂。走进傣族园,畅快淋漓地与“骚多里”(姑娘)和“猫多里”(小伙)一起“洋洋洒洒”地泼水祝福。如果当你小憩在草坪或者椿树下,意外接到哪个“骚多里”抛出的花包,绝对是好运当头,不过你若是真的看上了人家,必须要先到姑娘家干上三年苦力,还得去澜沧江淘沙金,做成闪亮耀眼的首饰献给姑娘,还得上山去割橡胶,把挣来的财富全都给女方家,这样才能“苦尽甘来”在人家占有一席之地,悠闲自在地过小日子。当然,如果你是个戴眼睛的文化人则会享受到特别的优待,只需要装装样子在寨子里教半年书就行了……没有人能够拒绝西双版纳的诱惑,因为没有人会拒绝美丽。当年那些上海知青们能够义无反顾地把“爱”种在西双版纳,绝不是他们因为政治狂热与信仰热情,当精神疲惫和意志倦怠使人们逐渐趋于理智,越来越注重现实和物质因素,于是那些纯真的情感自然而然就变成了血色黄昏……

西双版纳是大自然的宝库,是绿色的王国,是南国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雪域高原的纯洁化作澜沧江的逝水汤汤,月光下的凤尾竹化作民族风情最怡人的剪影。

这里真好,一个足不出户就能感动的风情之地。

这里真好,一个足以能够净化灵魂的人间仙境。

有人说,西双版纳是梦开始的地方。此时此刻我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咱美丽的家乡盘锦——黑色的石油、蓝色的海洋、黄色的水稻、绿色的芦苇、红色的海滩,丹顶鹤、黑嘴鸥等200余种珍稀鸟类尽情地翱翔……在那神奇的五色光环里,孕育出多少创业者腾飞的神奇?

这里更好,让我们一起为梦想加油吧!

6、相约蝴蝶泉边

哎……

大理三月好风光,

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

阿妹梳头为哪桩?

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就蜚声海内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插曲《蝴蝶泉边》,还记得歌曲中美丽的金花与英俊的阿鹏约会定情的地方,就是大理著名景点——蝴蝶泉公园。

“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金花在蝴蝶泉边对镜梳妆,阿鹏弹着龙头三弦与金花情歌对唱,圣洁的爱情在这里谱写了完美的篇章。

穿行在两排高高的竹林之间,我们身披太阳从竹林间隙射来的万道云彩“如约而至”——这里泉水潺潺,古树参天,花香蝶飞,空气清新宜人。

蝴蝶,是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上最普通不过的生物。然而,与其他昆虫不同的是,这种身着五彩斑斓的花衣、常年在花丛中采硕芳菲的小精灵,被人们称为会飞的花朵。多少与爱情有关的故事,无不以蝴蝶来借喻,感天动地地演绎出一个个化蝶的传说。因此,蝴蝶常常被人们视为忠贞爱情的象征,古往今来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在遍览祖国大好河山时,曾游历过蝴蝶泉,他在《滇游日记》中写道:“有峡泉之异,余闻之已久。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峡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无数,连须勾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让我们感受到一幅蝴蝶与奇花竞相争艳的美丽画图。诗人郭沫若也曾写下:“蝴蝶泉头蝴蝶树,蝴蝶飞来万千数,首尾联接数公尺,自树下垂疑花序”的著名诗句。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是白族人民自古相传的“蝴蝶会”。这一天,远近的白族男女群众都要到此赶会、唱调子、弹三弦,观看彩蝶。四面八方的彩蝶也飞来朝贺,栖息在蝴蝶泉边,首尾相连,从树上直垂到泉中,竞妍争艳,蔚为壮观——在泉池上方,横卧着一株粗大的古树,叫“夜合欢树”,又叫“蝴蝶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每当春末夏初时节,古树开花,状如蝴蝶,且散发出阵阵诱蝶的清香味。那蝴蝶群集飞舞,一只只连须勾足,从枝头悬至泉面,形成一条条五彩缤纷的蝶串。这些蝴蝶,人来不惊,投石不散,令人称奇。

时光如蝴蝶泉潺潺的流水,古今有很多向往美好爱情的恋人浪漫地相约在这里。据说, 2011年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先生和他的异国爱妻千里迢迢“飞”到蝴蝶泉边,深情演绎了他们音乐生涯中的经典——小提琴协奏曲《粱祝》。在一阵阵如诉如泣的动人旋律中,一只只扑动着美丽翅膀的蝴蝶轻轻地落在盛先生的臂膀和濑田裕子夫人的肩上,似乎这些爱的精灵也被人间的爱情故事感动而翩翩起舞。天人合一,竟是这般绝妙的结合!让人顿觉如梦似幻,柔情百肠,心里不觉涌动着爱的波涛,心灵受到爱抚,情操为之升华。

置身于蝴蝶泉公园,远离尘世的喧嚣与嘈杂,让人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高远和宁静——这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方。

7、哦,香格里拉

人们都说,香格里拉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今生不去一趟,那将是终生的遗憾。据说,香格里拉古城,又称建塘古城,建成于唐朝初年,历史长达千余年的独克宗古城,又名“白色石头城”,是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民居群,而且是茶马古道的枢纽。

在香格里拉我们看到,那无垠的广坝,连天的草甸、遍地的黄花、成群的牛羊……在那并不辽阔但宽敞的草甸上,青稞架随意散落。这里还有大多数中国人不喜爱的乌鸦——在藏乡却被誉为神圣的黑鸟,成群结队地“晾”在青稞架上晒太阳。

在这片世间少有的净土上,沿途的风景令人窒息。在山林的间隙,一条条白练横空而下,那是圣洁的雪铺陈的,自然地造化。我们贪婪的吸取着这完整原始森林的氧气,心旷神怡。成群的牛羊睡卧在公路两旁的草地,悠闲地啃食草汁,安然地踱到公路上,慢慢悠悠,踱近泛黄草原,或回草,或沐雨,或远视,或近食,一派安谧,完全不理会欣喜若狂的我们。

湖净心静佛意天成,山幽情悠物华灵空。放眼处山青水秀,显得尤为清静。云雾在水面飘动,飘逸秀美。蓝天下漫山遍野厚重而浓烈的黄,浓墨重彩渲染出秋的气息。美名传天下,神法耀古今。这一望无际的绿浪,神山、神水,千万年来不曾改变。白塔蕴藏着金法,五彩斑斓的风马旗随风飘扬,空气中飘荡着诵经的梵音,那样的分明。不同的颜色的经文幡代表着不同寓意,绿色代表河流,红色代表海洋,黄色是大地,蓝色是天空,白色是白云。祈求着苍天保佑虔诚的信徒,保佑这神山、神水、神林、神畜,永远不会停殖,世代传承,永葆香格里拉的神奇韵力,永护香格里拉的世景桃源。

香格里拉人民能歌善舞。神奇灵秀的山川,古老的民族文化积淀,孕育出香格里拉各民族善良、旷达的性格,也使得这一地区的民族节日独具魅力。早就听说了,这里的每一位藏民,只要能说话就一定会唱歌,只要能走路就一定会跳舞。每一个人,随意吼上几句,会把你震住,把你深深折服。饭前喝酒敬酒,他们都要唱歌。那张口就来的嘹亮歌喉,激越曲调,直冲云霄。骏马的蹄声,草原的风声,夹杂着牦牛的奶香,白云的飘逸,那曼妙的言语,直逼你的灵魂,让你全身为之一颤。空灵的氛围,一切释放萦绕在歌声里。

我们要感谢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他的传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使香格里拉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另一个世外桃园——在喜玛拉雅山东面西藏边缘地带,明镜的天空下耸立着一座巍峨峭立、神圣的卡拉卡尔山,山脚下被群山环抱的盛产黄金、物产富饶、牛羊成群的蓝月谷中居住着数千居民,他们过着与世无争,怡然自乐,康健长寿的日子,信仰和习俗各不相同,但彼此团结友爱,幸福安康。卡拉卡尔山下的金碧辉煌的喇嘛寺中有雅致完美的建筑、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高大宽敞、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以及应有尽有的人们所能找到的乐谱和乐器,当然还有那最重要、神秘、奇妙、令人惊奇的可以使人寿命延长的方法。据说长期修持藏传密宗瑜伽的最高喇嘛有250多岁,理政香格里拉已近200年——时间是给香格里拉最珍贵的礼物。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香格里拉这里的人们安分的享受着阳光和雪山的恩赐,却对峡谷的黄金不屑一顾。在几十年里,世界各地的向往者都在寻找这片圣境的真实所在。印度和尼泊尔曾先后宣称,他们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峰下找到了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印度的巴尔蒂斯坦镇、尼泊尔的木斯塘都以香格里拉的魅力招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而香格里拉的巨大商业价值更被马来西亚的郭氏家族买断,用于酒店商号,从而成为世界级酒店的至高象征。近些年,更多的游客对比发现,川滇藏交界地区的风景和风情,基本与希尔顿小说中的描述一致,因而越来越倾向这片有起伏连绵的雪峰、幽深雄峻的峡谷、金碧辉煌的庙宇、林环水静的湖泊、草丰花艳的冈坡、牛羊成群的草原的详和宁静的土地,才是最接近本真形貌的香格里拉。

哦,香格里拉!你是佛经里的净土,是人类追寻的极乐地,是文学描绘的伊甸园。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4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