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琐语烦恼 |
正文 | 从哪里读到这样一句值得感慨的话来,大致这样说道:人生就是这样,没吃饱的时候只有一种烦恼,吃饱了就有无数个烦恼。想想也是,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祖辈。 我打小生在农村,读中学前一直生活在农村,身边相处的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听的最多的也便是有关吃饭的话题。那是但凡乡人见面打招呼都是一句“你吃了没”,正是这句话也闹出很多笑话。我读小学那阵子,有一回值午饭时分,我看见二娘从厕所里出来,随口便是一句“二娘,吃过了。”闹的二娘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 自然我对挨饿是没有影响的,但吃不饱肚子的故事自然听得多。那是村里人最大的烦恼估计就是吃饭问题,饿肚子的烦恼了,除此我的记忆里好像也没其他有关村里人烦恼的事。现在自然多了很多,有嫌这一年打工挣得不多的,家里儿媳妇又跟人跑了,谁家媳妇这样那样,谁家儿子外面有人了的闲言碎语多了太多,我是不大爱听,但还是会吹到我耳根里来。 奶奶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期生人,至今快八十岁了,依然无欲无求,吃饱了劳作家务,困了便倒头就睡。年关我回家习惯性的给她一点零花钱,买两件新衣服,她总是说自己不买啥,拿钱没地方花,我缺钱,别给她给,衣服去年买的还没穿云云。 平日里老人家目光极度慈祥,也不见得她生过谁的的气,抑或大声斥责过谁。和她聊天,总是能听到先前很古老的事,抑或是很苦难很贫穷的日子,但也没见的她有丝毫的烦恼,结了她总会感慨现在的好日子。 再到父母,那时家境也不大好,虽然我的祖上世代行医,不曾挨饿,但日子过得也是极为拮据,叔父们也是极为乐观的人。最艰辛的日子是在大锅饭时代,喝二两面汤时,喝完汤只要有人喊一声,大伙便还要打场篮球,摔次跤,打完篮球,摔完跤肚子已经开始叫了,还得再到田里劳动,劳动时便又开始盼下顿汤了。同事中有年长者也聊到早年的生活,说道吃个鸡蛋也是要到生日,过年时才有的事,一样是无欲无求,只求一顿饱饭而已,但他们都能单纯而快乐着。父亲至今依然是这样,生活中基本无烦劳,工作之余便回乡下种种地,养养鸡,一生无杂念,厚实得很。 我是从农村走出,又走进所谓城里的流浪者,读过两本书,念过几天所谓的高校,杂念便多了许多,烦恼也多了许多。和同龄的没走出土地的发小们比,我是至今最没出息的,杂念烦恼最多的一个。 我倒有时想想,过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多好,这样你的念头或许就只为一顿饭而忙碌的烦恼了,这种烦恼不会是那么揪心。 常常碰见沿街乞讨的人,我便会停下脚步观察他们,他们单纯而快乐着,为别人给他的救助回以微笑,这是多原始而率真的快乐,可我不曾有。曾碰见一个化缘的行僧,手拿钵盂,逢人化缘,面带微笑,至于钱币的多少从不细数。 生活中我们却不能不为各种琐事烦恼,为挣的钱少,为工作不够顺心,为房子的按揭,为孩子的教育,为老婆不够贤惠等等喋喋不休....... 可谓是,生活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学学行僧的境界多好,把佛装心里,大度看时间纷纭事,把思考置心间,从容过平淡生活,这样也许烦恼真就少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