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聊斋女子·婴宁 |
正文 | 聊斋女子?婴宁 ——秦淮桑 (一) “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这个十六岁的女孩,整日嘻嘻哈哈,天真烂漫,纯真无邪,似乎不知世间愁为何物,真如鬼母所形容的,“呆痴如婴儿”。 “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嫣然,即娇媚的笑态。一瞥惊艳,真正是不食人间烟火美丽不可方物。难怪王子服一眼就看呆。 在热闹喜庆的上元佳节,身边往往来来的人那么多,偏偏闯进眼帘的只有你。耳畔交织着喧喧嚷嚷,偏偏只为你的笑声着迷。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恰恰是这个时刻,滚滚红尘中和你邂逅。这或许是冥定的缘,甚至我来到这世间,都是为了等这一天,和你相遇。 婴宁顾婢笑曰,“个儿郎目灼灼似贼”,一眼就洞穿他的心思,遗花地上,笑语自去。 王子服望着女子倩丽的背影,心中怅然,拾起地上的梅花,嗅一嗅,还散发着清冽的幽香,却是自此茶饭不思,形容憔悴,心心念念,都是那拈花的佳人。 江淹《别赋》中亦有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多情自古伤离别,难怪柳七一首《雨霖铃》写得如此缠绵悱恻,如此动人心弦,留恋处,已是兰舟催发,依依的人儿“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执手,仍是令人羡慕,毕竟他与她只有一面之缘,甚至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更凄凉的别离,或如苏子瞻写给亡妻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好一个“不思量、自难忘”,这一别,从此天人两隔,让人无来由地感伤,忽然害怕自此无缘再见。 于是怀梅袖中,循着一个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线索,负气身往。 (二) “但望南山行去,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这般宁静清幽,比东晋陶潜笔下人人神往的桃花源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灵山秀水,诗情画意,把婴宁蕴育得如此灵巧韵致惹人怜。她的音容她的笑貌仿佛是一缕春风,吹开满湖冰封的寒冷;又像竹林深处一曲箫声般行云流水,余音袅袅,驱走心中的愁云,让人明媚起来。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得以再见,只见婴宁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女子拈花而笑,王子服目光灼灼,不觉看得痴了。 这个爱花的女子,就连住处也是“白石铺路,夹道红花,片片堕于阶上”,这是一场唯美的凋零,充满着诗意的韵味。“豆棚花架满庭中”,黄昏时她若在花棚下昏睡,有细碎花影落在身上,花气袭人,幽浅芳香飘落在梦中。“窗外海棠数朵,探入室内”,当她清晨醒来,伸手便可撷一朵簪于发上,这时,她必定也是笑靥灿然的。 这妮子婚后竟窃典金钗购买花种,数月后,“阶砌藩溷,无非花者”,爱花成癖,嗜花成痴,甚于陶潜爱菊、周敦颐爱莲,不知比宋人林逋以梅为妻之爱相去几何? (三) 古有失意文人借酒浇愁,然,浊酒饮尽,仍是愁肠百结,心中阴郁不减反增。而婴宁的笑却能令人解忧,或许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快乐会传染。 她的笑容,永远让人心动,也永远是人心中最意犹未尽的回味。或如“孜孜憨笑”,娇憨女儿,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有点傻气有点腼腆,还有点可爱。或如“笑处嫣然”,甜美的笑容是脸上盛开的一朵幽兰,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芳香。或如“浓笑”,欢悦爬上眼角眉梢绽放,一笑满室粲然。或如“笑不可遏”、何妨“放声大笑”,这般动听的笑声,有谁的乐曲能演奏呢?这般纯真的笑容,又有谁的画笔能描绘呢? 寥寥数语,把这个天真小女儿的音容笑貌刻画得千姿百态、千娇百媚。这世上,笑得这般透彻、这般纯净的,除了不谙世事的婴孩,便只有婴宁了。 她的笑容是那么美那么真,驻留在聊斋泛黄的书页中,璀璨成一颗夺目的明珠,让人迷恋、让人怜爱,想要默默去守护。然而,一如世上所有过分美好的东西,存在的时间总是极其短暂,昙花一现,譬如朝露,日出即消失影迹,又如烟花,转瞬即逝,散似云烟。 鲁迅评婴宁是“出于幻域,顿入人间”,这个狡黠聪慧的女子,自小嬉不知愁。鬼母却因此大为惋惜,“若不笑,当为全人”,何为全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何必苛责婴宁去担那个莫须有的虚名? 一朝顿入人间,作别那生活了十多年的幽谷山野,她的天真淳朴本性却被封建礼教泯灭,最后终于是“竟不复笑”。 花儿枯萎了,婴宁的笑容也凋谢了。异史氏曰,“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简单的一句话隐含着怎样巨大的悲痛,让人只好一厢情愿的相信,婴宁只是隐迹在笑的人里面了。 她会回来的,那个爱笑的姑娘——她什么时候回来呢? 2013.12.17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