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他的内心有一条河 |
正文 | ——读郑长春的文字 曹桢 算起来,认识长春兄已经有十多年了。记得那是2000年盛夏的一天,我刚到西安不久,我和朋友李勇钢去找长春聊天。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喝了不少啤酒,长春显然已经很适应西安的生活,谈笑风生,举手投足间一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派,引得我心中暗自羡慕。那晚,他还送给我一本他新出的书《急红眼的中国人》。 岁月匆匆,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模样清瘦的长春,如今依然保持着苗条身材,家里有贤惠的妻子和聪慧的儿子,他的生活自然是称得上岁月静好。这些年,长春还保持着对文字的痴迷,一直不停地写作。我看过他的很多作品,不仅有灵气,更有才情。他创作的勤奋和速度,常常让我感到自愧不如。 长春是个性情的人。他喜欢交朋结友,喜欢喝酒唱歌。和他在一起的聚会,总会热闹非凡,他有非凡的社交才能,能把各路朋友联系到一起,大家彼此成为朋友。聚会中,每每谈及触动他的话题,他总会滔滔不绝、侃侃而谈,语言犀利又锋芒,说到激动之处,连脸色都微微发红。我常常觉得他应该去写杂文,如果把他那些颇带思辨色彩的话语整理出来,想必也应是一纸风行的好文章。 但长春近年来写出来的却是长篇散文。一次在网上无意中读到一篇他的《古镇遗梦》,读罢倍觉绵柔酣纯,回味悠远。如同喝了一壶经年的赊店老酒,让人微醺,让人畅快,亦让人沉思。我起初疑心那会不会是重名的作家,后来一次聚会,闲聊之中向长春求证此事,他说这正是他的作品。这篇文章还在2010年获得了中国散文学会征文的一等奖。 近日,长春又传来一组散文稿件。这一组长篇散文,是他近几年创作的结集。看过之后,我觉得以前的那个长春已经起了变化,他变得胸怀更加宽博,视野更加辽阔,思维更加敏锐了,其行文的角度之独到令人叹服。在我看来,好的文章绝不是词藻的堆砌,也不是一番自我情绪的宣泄,而是作家在漫漫人生旅途之中,在经历了雪雨风霜之后,在经历了喜怒哀乐之后,在经历了人生的沉浮和冷暖之后,心中的感悟渐渐沉淀,发酵出沉甸甸的思想。是命运选择了作家之手,把这些闪耀着美丽光芒的思想碎片,用文字这条线串起来。 长春的这些文字,或舒缓而平静,像春日里山溪间潺潺的泉水;或犀利而冷静,像西北高原上刮过的风。他还有一些文字,那么的忧伤那么的柔软,那么的奔放那么的深沉,放佛像那一片养育了我们的中原大地,那一片亘古沉默的平原。我想,作为写作者的他,在创作长篇散文的时候,思绪一定是飘游到了云端之上,站在一个高度上来俯看这世间的红男绿女、日出日落吧。 因为,他的笔触里含着一种悲悯的情怀,他的文字里总有着一种让人喜欢的温暖。一个有博大情怀的作家,才会有这样的文字质感。郑长春的文字只所以如此温暖人心,是因为他的内心有着一条汹涌的河流。他观察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体悟着人生的世情百态,如今终于将内心的激情化为文字,磅礴而出,像清晨的海潮,像夜晚的林风,仿佛就在我们身边娓娓地动听着,热烈地交响着。 我和长春一样,都是从中原乡下来到古城西安打拼的文学青年。十几年前的中学时代,我们都曾狂热地迷恋着文学,梦想着以笔杆作武器、拿青春赌明天的事业。自此一步步离开了故乡,来到这文学的重镇陕西。一个文学梦,既带给我们无数甜蜜而美好的回忆,也让我们为此吃了不少苦头。好在这些年,我们一直没有远离过文学,远离过这充满诱惑和伤愁的精神家园。因为,梦想在,激情就在。激情在,幸福就在! 有文学为伴,此生不谈寂寞。我相信,长春以后会用他的生花妙笔,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作者为实力派青年作家、《三秦都市报》记者)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