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品战国策》第一回秦师兴兵取九鼎之[巧舌颜率] |
正文 | 《我品战国策》第一回 秦师兴兵取九鼎之[巧舌颜率] 第三说:巧舌颜率 当听说秦国要来讨鼎。周天子可是有点急了。早就在祖宗辈上,就有过人想要这九个鼎。谁呢?是春秋五霸的楚庄王。当然,楚庄王当初面子上问的是鼎,实际问的是江山。没想到事隔多年以后,秦国又来要鼎。战国时期,周皇室已经穷的不像样子了。所有宝贝基本都被诸侯夺去。拥有的地域也不过十几个县。差不多就像老子说的,一只狗叫,全国都听得到的样子。穷的就剩下了这9个鼎。周天子能不急吗? 不过这周天子还是有一些贤臣的。原文是这样讲的: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他找颜率商量。老颜啊,你看这个事情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段文字陈词比较有力。比较肯定。这事放在哪个时候不小。可是原文里没说周天子找群臣,而群臣中颜率站出来说什么计谋。说明颜率在当朝还是有一定的权利,并且是周天子的贴心人。周天子没问别人,直接找的颜率。这个人比较靠谱。 而这个颜率怎么回答的呢?原文是: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在这个陈述的过程中,看得出颜率早就有了计谋。而且是信心十足啊。不然怎么说,大王勿忧呢?那么,这个颜率为什么有这样的把握,他凭什么说出这样的话呢?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颜率,较早的政治家,纵横家。早于苏秦,张仪,司马错等人。是战国时期出名的名嘴。 他见公仲时,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被收录在《战国策》。原文是这样的:颜率见公仲,公仲不见。颜率谓公仲之谒者曰:“公仲必以率为阳也,故不率也。公仲好内,率曰‘好士’;仲啬于财,率曰‘散施’;公仲无行,率曰‘好义’。自今以来,率且正言之而已矣。”公仲之谒者以告公仲,公仲遽起而见之。什么意思呢?就是颜率去会见韩相国公仲,公仲不愿见。颜率对公仲的通报人员说:“公仲一定认为我在撒谎。所以不见我。公仲喜好女色。我则喜好士人;公仲为人吝啬,我则慷慨施舍;公仲行为不正,我则急公好义,从今以后,我将直言谏诤就是了。”公仲的通报人员把这些话告诉给公仲,公仲赶紧起身,去接见颜率。 大家看一看,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名嘴。利用对方的喜好,给予正确的夸奖。被夸奖的人即便知道中了圈套,还是那么心甘情愿。说明了颜率的第一个为人特点,能言辨。那么根据不同的人,而说出不同的利诱的话语,可以用语言抓住对方的弱点。说明了他第二个为人特点,知人。 光有张嘴可不行。还要有政治头脑。他为什么没有去求临近的魏国,还有临近的韩国,或是梁国。是因为他清楚,即便是他求救了他们。结果也会因为秦国的临境而臣服于秦国。即便是去求了,也是白求。在颜率的心里应该清楚秦国这次问鼎的目的。所以,他果断的选择齐国。因为齐国的实力与秦国相当。所以,在他的判断中,唯有齐国可以把秦兵吓回去。这点说明了他第三个的为人特点,善度势。 能言辨,知人,善度势。这三点加起来决定他很有信心。可以解决秦军问鼎的事。那么,他到齐国是怎么说的呢?颜率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颜率的这番话虽然简短。但是可以说意义深刻。其中包含了多重的智慧。夫秦之为无道也,是从侧面夸奖齐国君主有道。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是说秦国想兼并天下的企图。周之君臣内自画计。说明颜率的在撒谎。这件事压根就没和别人商量,这样说是突出周天子的诚意。如果说,只是颜率我和周天子商议,未免也不把这事当回事。与秦,不若归之大国。这里突出一个大字。是为了说明齐国的强大。引申义为,齐国强大而秦国弱小。出兵援救乃是轻而易举的小事。夫存危国,美名也。是颜率利诱的开始,他先以名来利诱。当时的战国虽然诸侯割据。但是还不至于明着称帝和周天子对着干。如果这样干多少会遭天下人所争议。而接着援救周天子而出兵,一是出师有名。二是天下人都会认为齐国心里还是有周天子的。这个齐宣王还是记得周天子恩惠的。齐国的开国君主不是姜子牙嘛。颜率熟知齐宣王的爱名心里。所以,一开始就以美名来诱惑。得九鼎,厚宝也。是颜率以利诱之的手法。如果名你齐宣王不喜欢,那么,这个利你总得动心吧。愿大王图之。是最后加以真诚的肯定。就是说,齐王你来吧,这是我们最真诚的愿望。我们再看齐宣王的反应是什么呢,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好家伙,就这短短的几句话,说来五万援军。当时的周天子地域人口也不过三万。看来这个颜率真的是不简单。 在能言辨,知人,善度势的为人基础上,先以抬高对方的实力,在表明我方的真诚,然后以名利依依诱惑。这个说辞未免也太天衣无缝了吧。这就颜率这个人。一个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游说之士的典型。 语言精简,明朗。陈词到位。为了达到目的,他已经做了充分的分析和准备。那么这个齐王又是什么人呢?他如何来看出兵之后的问题。还有在出兵这个决定上,以他的人性应该做了哪些分析呢? 请听下集:五万雄狮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