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十平方米园田里的较量 |
正文 | 搬到新城区以后,母亲对新家很满意,尤其满意房前有一块小小的空地,她说,这下可以种园子了。老太太是农民出身,对种地有感情。我把楼前的垃圾清理掉,从郊外大田里拉来黄土,收拾出一块三十平方米大小的园田。 老太太很兴奋,她和九旬的父亲松土、耙平、打畦,收拾出了三个畦子。老太太盘算着:种一畦子白菜、一畦子韭菜、一畦子小葱。她说:“这回可以吃上自己种的菜了,还是自己种的菜放心呀!” 春天,老太太在畦子里划出一道道笔直的沟,把菜籽均匀地洒在地里,覆土、踩踏、浇水……一切都干得那么井井有条。过几天小苗出土了,嫩嫩的小芽。母亲经常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一边抽烟,一边看着小苗长大。由于阳光、水、肥条件好,幼苗长得飞快,母亲脸上笑容也多了。可是没几天,先是白菜,后是韭菜的苗都蔫了,地里的蚯蚓爬出来了,还有蚂蚁爬到水泥地上、台阶上,爬到屋里、窗台上……老太太忙买来敌百虫、白石灰撒上,才制止了“外敌”的入侵。 第二年,母亲接受教训,种地前在地里撒上了敌敌畏。“这回我们种豆角、黄瓜、西红柿。”母亲说。豆角、黄瓜、西红柿一开始长得也很好,后来,黄瓜的叶子上出现紫褐色的斑点,逐渐逐渐蔓延,初期是斑点,后来是椭圆形斑块,严重的整片叶子枯黄了。豆角的叶子中间出现了线条状的灰线,灰线越来越多,最后叶子也掉了。看见纷纷的落叶,母亲请教了明白人。人家告诉她,黄瓜得的是褐斑病,豆角得的是斑潜蝇。褐斑病用《百菌清》,斑潜蝇用《乐果》。母亲忙照方抓药,买来药,喷上。病虫害的问题解决了,可让我们吃放心菜的承诺落空了。 后来母亲不种菜了,改种月季花。母亲是侍弄园田的好手,月季花一茬又一茬的开花,在屋里就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但这阵阵的花香并不能使我愉悦,因为,几乎每个月母亲都要戴上口罩、帽子、围上塑料布,全副武装地打一次农药。“花的病害也不少。”母亲说,“白粉病用《退菌特》,灰霉病用《农利灵》,角斑病用《波尔多》。”我问,“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花店老板告诉我的。”“花店老板能知道这么多?” 哦,我明白了,科学已经武装了人类。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可怕的问题:在这三十平方米园田里的较量,其实就是人类和病虫害战争的一个缩影。这场战争紧张激烈、争分夺秒,这场战争旷日持久、不分胜负……母亲背后站着伟大的科学家和现代化的工厂,用的是最现代的令人生畏的“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这是一场货真价实的现代战争,只不过没有炮火和硝烟。噢,对了,化学战、生物战本来就没有炮火和硝烟。战争的另一方是自然生物、生物生存和进化的规律。这是科学和自然的较量,是人类智慧和自然的较量。母亲在浑然不觉中参与了这场战争。 一个专家告诉过我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现实:农药的使用并没有使病虫害减少,反而植物的病菌已经把土地和空气都污染了。空气中弥散着大量的病菌,今天种菜不用农药已经不可能了。更可怕的是人类面临着变种生物、基因突变、生态异化的巨大风险。 最近在台湾宜兰大学举办了“国际蜜蜂保护论坛”,有学者研究表明,蜜蜂消失的问题在世界各地已经出现,原因是农药致使看似正常的蜜蜂缺乏学习能力,无法采蜜,影响了蜂群的生存。农药会不会使人变笨?农药会不会影响人的生存?对这些,专家学者都不能给出明晰的答案。不过,一旦有了明晰的答案,恐怕人类面临的灾难要大得不可想象。 我们经常抱怨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我们经常抱怨有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实际上,天地之大,已经很难找到一块没有污染的绿洲了。所谓食品安全只是标准内的相对安全,不是真正的安全。我曾经到过大兴安岭的腹地,那里是东北多条河流的发源地,那里的“五花草塘”写进了农业大学的教科书。但我到那里看见的是大片大片的被开垦的高原湿地,油黑的土地上一一堆堆白花花的除草剂瓶子、一片片随风飘舞的农药袋子、一滩滩湿乎乎的渗入地里的柴油……其实黑土并不厚,十多厘米之下就是沙砾。湿地开垦了,河水变少了。农药、除草剂随着潺潺流水,流到了盛产大豆高粱的地方。 我们很骄傲地宣称,我们用占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水养活了占全球21%的人口;我们在城镇化大面积土地开发的同时保住了18亿亩耕地的红线;我们的粮食实现了九连增;很多农产品产量世界第一…… 这些成绩是骄人的,因为粮食短缺是可怕的,特别是在中国。但是,如果有人提醒你,粮食增产的前提是化肥、农药产量的增加,耕地的增加的背后是湿地、林地、草场的减少……你还骄傲得起来吗? 一边是增产粮食的压力,一边是保护环境的责任。我们没有选择,因为任何选择从另一方面看都是错的。我们需要真正的科学发展观,我们需要取舍的抉择。越是向前,我们面临资源的压力、环境的压力、公平的压力、自由的压力、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压力就越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这是一个考验全民族的智慧的难题。 任何抱怨、哀叹、指责、攻击、恐惧都于事无补。我们需要的是全民族的觉醒——需要的是全民族的忧患意识,需要的是全新思维下的探索,需要的是放弃一些眼前利益的眼界,需要的是利益调整的决心,需要的是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更需要机遇、时间和科学的进步,我们需要的太多太多…… 前几年,有一句时髦的话叫“从我做起”,但从我做起何其难!在蚊虫叮咬时你能抵挡住使用灭蚊剂的诱惑吗?面对到处乱跑的老鼠除去用老鼠药你还有别的办法吗?假如这些你都做不到,有什么理由要求农民少用农药呢?至少目前,农药仍然是解决庄稼病虫害的最佳武器。只是这个武器对病虫害的威力在减弱,只是这个武器的枪口已经对准了人类自己。人类到了应该觉悟的时候了,如果人类还不觉悟,现实的鞭子一定会教训人类的。到那个时候,人类付出的一定是高昂的纠错成本! 三十平方米园田原本不应该引起了这么多的思考,其实我最为懊恼的是一个理想的破灭——我一直计划着退休以后找一块农田,种出没有污染的蔬菜。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