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南有乔木 |
正文 |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周南?汉广》 这首诗的内容是写的有一个樵夫,始终如一的钟情一位美丽温柔的姑娘,却始终难得芳心。情真意切却不可求的哀思,无以排解,面对浩淼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相思。且不问这位女子如何神鱼落雁貌美如花,单看樵夫每日愁苦翘首就足以想象他眼中的美人儿该是多么的月之皎皎令人沉醉了,再看文中“游女”一词,游女何许人也?传说古人郑交甫在汉水遇见两位游女,出于爱悦,上前索要她们的饰物。游女们送他玉佩,他放在了怀中,但是走了十几步发现怀中空空如也,再回头看那两位女子已悠然不见。原来他们是汉水上的神女。汉水神女是南方纯洁美丽而多情的化身,这种美丽如莲花一般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樵夫把他心中的女子比作游女,一方面村托了女子的美丽柔情,另一方面也道出樵夫苦苦追求不得志的缘由,女子采莲打渔,莲动下渔舟,可以想象一会年方二八的女子驾一叶扁舟,带着南方女子特有的矜持狡黠,恰如这樵夫所感受到吟唱出的苦恼——沾衣欲湿杏花雨,别有一股细微的恼人心处。 全诗都没有正面描写女子的相貌特征,对她的描述宽泛地如氤氲的雾气。从一开始,她就只存在于诗人片片呤唱思念之中,是樵夫的精神图腾——遥不可及,高高在上,又无从摆脱。江南女子的恼人心处,由此可见,一如这诗中亦远亦近叫人看得著、摸不著的态度,滑得跟锦鲤似的,叫人欲罢不能! 陈启源在《毛诗稽古编》里把《汉广》的诗境概括为“可见而不可求”,这个诠释是一语中的的。《汉广》所表现的是西方浪漫主义所谓的“企慕情境”,即表现所渴望所追求的对象在千山暮雪之巅、在碧海南天之遥,可以眼望心至却不可以手触身接,是永远可以向往但永远不能到达的境界。 常言道:“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层山”。倘若女子找对了人少许表示爱意,爱情倒也来的轻巧,而诗中这位樵夫的深情惆怅揪着古往今来多少善男信女的心思。“之子于归,言秣其马”(那个女子如嫁我,快将辕马喂个饱。)“之子于归,言秣其驹”(那个女子如嫁我,快饲马驹驾车迎。)一往情深到如此迫不及待,在樵夫的心里不在乎河面的宽广辽阔,似乎只要意中人轻轻的一声呼唤,即便是女郎织女难以逾越的银河他也能一步跨过去。可见问题关键不在汉水的宽广深浅,而在于那女子的态度。可惜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心中的姑娘对他的一往情深反应很冷淡。相思无用,相反是太昂贵的痛。想念是会呼吸的痛,这使得那位樵夫伤心得要死,对著汉江大声感慨:“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广》可能是最古老的单相思诗了。在当时,这男子的一往情深没有打动他的意中人,却在千年后打动了无数人心,让人感于他的痴情而记得他,又或者,人们真正为之内心动容的不只是他痴情,而是每个人都曾有过“求不得苦”。 南有乔木,吾将上下而求索!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