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让围观多些爱心和热情 |
正文 | 有否见过这样场面:在繁华街道上,如若出现意外状况,当事双方正在协调解决时,总有一些好事者,先是三三两两,围在一起看他人热闹,听他人谈事论事,不一会儿,越聚越多,甚至影响到正常的交通秩序。 熟悉的场面,陌生的情景。围观者聚成堆,百人百性,什么样的人都有,偶尔掺上两言三语,有幸灾乐祸的,有火上浇油的,也有和事佬,但多数只做看客,不到事情有结局,围观者是聚而不散,在风中,与日光里,更是乐此不疲。 这让我想起一件趣事:有行路者走在繁市,忽然流鼻血,仰头止血,等他鼻血止住,低头再看,才发现在自己四围,聚了许多人,正在抬头向天上瞅望,不时还听到一些谈论声:问瞅天之人看到了什么。 虽说这是个笑话,但也折射出一些常人心态,我们都是普通的老百姓,爱看热闹是本性,大家都喜欢随波逐流,与平凡中寻找些英雄的事情。在大街上,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涌,一丁点事情,立即有一大群围观者围得水泄不通,更有甚者,搬来凳子悠闲自得地看热闹,正如鲁迅先生所讲,中国从来不缺乏看客,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 我常揣想围观者心理,总有些难以化解纠结在作祟,他们自身条件平平,生活几无可圈点之处,却偏要挤在一起,寻一个不如己的对象进行围观,围观者把正在上演的事件当做一个舞台,他们是舞台下的观众,不管场面如何血腥、如何悖逆人性、结局如何惨烈,他们抱着欣赏和猎奇心态,饶有兴致、不动声色、麻木不仁地静观事件的发展和结局,可能是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或是生活太无聊,他们在无聊中寻些乐趣,或找些刺激,收获着或大或小的满足感。 我向来不以最坏恶意来揣测围观者,以前我们常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后来智能手机出现,让每个人都成为记者,爆料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也方便围观者拍照发说说,围观者将所见之景变成了朋友圈‘一方有难八方点赞’‘一方有难八方晒照’,让我们悲悯世风日下。 不敢想象,当悲悯和同情的阳光越来越微弱,当愿意付出悲悯、同情、感动和关怀的人越来越少时,一个没有爱心的社会变成什么样子。试想一下,当人人都习惯冷漠麻木,当人人都视他人而不见的时候,它引起的不仅仅是人人自危的恐慌,更多是对这个社会存在价值的追问。 “欲挽人心,先救世道”,让围观的人走开,不要轻易围观他人的不幸,我们才能与看客绝缘,我们才会远离看客时代。呼吁那些围观的人,不要对他人的不幸无动于衷,多些爱心和热情,我们才会与幸福牵手,我们才会让这个社会古道热肠。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