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沙朗捞塌坎第四分卷童乐、童趣4,4 |
正文 | 四,在母校 下午二点钟,老陶老师送我出校门,路过一幢大楼时,远远的见到每层教学楼的走廊上的每两个门中间的墙上,都挂着大幅人头象,我说:“我猜这幢搂应是物理、化学实验搂,墙上还挂着激励学生的中外成名科学家头象!” 老陶说:“这幢搂是物理、化学实验,头象可不是什么中外成名科学家头象,而是沙中历届毕业生中有成就的各行各业的人的头象。办公搂前面校路边上还有。” 路过一圈独立成一院落的大搂群,建筑风格非常时尚,老陶说:“这就是我工作过的地方,政治教研组也在这里,教室要有一百出头。”我由衷的赞美,并发现不少教室里有学生在上课,我奇怪地问:“今天不是星期天吗?” 老陶也有些奇怪地对我说:“这就是刚升高三的毕业班,现在就要抓起来的,难道上海不这样做?” 我十分茫然:“你们不是今天才刚将上一届毕业生的毕业文凭发了,……那学生还过不过暑假了?” 老陶对我的无知就更加的奇怪地说:“看来你向来不关心教育。现在最新的教育理念是要对学生实行封闭式教育!你应当关心的。当前社会上对年青学生不良的诱惑实在大多了,一旦学生沉缅在里面,还谈什么成绩?什么升学率?” 我十分纳闷,据说当今世上,只有英国的贵族中学是实行封闭式教育的,他可是有他的历史、阶级、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的特殊原因的,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我家乡,基本还算农村的张家港,也要对学生实行封闭式教育呢?这符合现代的教育方法吗?难道仅仅是因为张家港有一千多个亿万富翁,几万个千万富翁,几十万个百万富翁的原因?仅仅是为了防止这充满浓郁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所谓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再重现,而采取的行政措施不成?在当前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里,在现代中国这块土地上,有必要再回过头去向英国贵族社会学习吗?……我想,在这件事上,肯定在那里出了毛病! 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的最伟大之处可就是“有教无类论”啊! 这时我注意到校路边出现的沙中历届毕业生中有成就的各行各业的人的头象,我认真看了能看到的这些头象的下面介绍的生平和成就业绩,首先我应当明白,校路边上的头象的人的成就肯定是要比教室走廊里挂着的头象的人的成就要高!其次我真的又十分纳闷,对老陶问道:“……老陶,这要有什么条件和标准?” 老陶说:“我也不清楚是怎么会事,我想总是有原因吧?有标准吧?” 我没有再说什么,我忽然想起这次回家乡养病,碰到很多数十年没见到过的同学,里面有一位正处级并曾掌握过实权的女同学,她对我们说:“同学们见面要相互叫名字!不要把以前的职务叫来叫去,俗!庸!蠢!要晓得自然法则的威严!六十岁官大官小一个样;七十岁有无房子、房大房小一个样;八十岁钱多钱少一个样;九十岁男人女人一个样;一百岁死人活人一个样!” 她说出了我此刻想到的,但并不想说出的一层意思;我的第二层意思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学校,应该拿过去历届毕业生中,在各行各业有成就的人的生平业绩展览出来供学生励志,这是无可非议的,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但总应该有个标准、有个门槛吧?笔者个人认为,要起到总结前人、激励后人的作用,在制定了标准和门槛后,要宁缺毋烂,更不能让有钱人花钱来买挂象权!尤其是在评判一个人的成就业绩时,在当前流行的,以用拥有金钱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的身价、地位、成就、决定他有名无名的价值观面前,就更要谨慎从事!不过有一点是十分明白的,从沙洲中毕业出去的所有学生,不管取得何种成绩,都永远与母校的辛勤劳动有关。 关于名与利,关于做榜样挂人头象激励后人等让人十分费神的事,我有些感悟,有“七言律诗”一首: 敢问将相有种呼?谁叽粪土万户候?英雄本是少年出,豪杰更是后辈多,诲教揩模成实学, 恭敬前贤出成就。天降大任与尔曹,不拘一格排名座! 走到学校办公大搂前,当老陶指着校河对过河岸里边,嵌在几棵癞园树里的三根朱红色的、二米多高的水泥柱棵正二八经的对我说:“老同学,这三根柱头就是当年我们沙中的图书馆的柱头!”时,笔者一听,激动不已,只因我记忆中的图书馆是那么宏大、柱棵是那么粗大,因而造成刚才进校寻找旧时迹痕时,会毫无方向,也就根本无法发现业已嵌在几棵茂盛翠绿的癞园树丛里的柱棵了。我马上拿出‘尼康’小傻瓜,请老陶为我按了一张依柱棵为背景的照片,了却我胸中那一丝丝怀旧的情结。有“七言律诗”一首抒怀: 故人隔河指三柱,言是当年图书馆。赤柱耀红高楼白,癞园树绿长势欢。恍如昨日戏柱间,私摘园果训出汗。多少校友他乡去,总将深情寄书馆。 图书馆的位置确定后,我一下坐标出我五十年前求学时老沙中的一些建筑物的旧址:西边那时尚的教学大楼,应当在老沙中厨房西边地号埭村里了,那有纪念人头象的实验大楼,应当在老沙中礼堂还要西边,礼堂已没有了,它的位置上已是一条主干校路,现代化的大操场,也应在地号埭农田里,老陶住的公房和学生宿舍,已到了后面的埭河边上了,我这一目估,此刻的沙中已是老沙中的十倍大不止!我转身向南一看,老校河南边原来有一排平房小瓦校舍、校舍前有一块砖铺场地、场地南边是学校围墙、围墙上有学校门房间(传达室),围墙外是一条台阶石圩路,向西进地号埭,向东过一条小港就进合兴街,台阶石路南边是地号埭埭河,埭河南面到合兴横套河是一片农田。 而现在,只是大约在老学校围墙和老门房间(传达室)的位置上,仍然建的是现在沙洲中学的南围墙和学校门房间(传达室),从南围墙和学校门房间(传达室)开始,一直到合兴南横套河港岸,已填河、拆路,修筑成一个有15:1坡度的斜坡式广场!对!只有这新门房间(传达室)的位置还大致在原来老门房间(传达室)的位置上!这可是整个学校里,唯一的一座以旧改新的建筑了!我更确认了我对那斜坡的理性认识不错! 门房保安为我和老陶用我的‘尼康’小傻瓜在大门口又拍了一张照。我对老陶说:“老同学,四十五年前的八月里的某一天,就在这个位置上,曾发生了一起彻底改变了我一辈子命运的一件本不该发生的事体,看到这门房间(传达室),我真百感交集!” 老陶好奇的问道:“这是怎么会事?” 我就将当年有人瞒着上级领导,将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偷偷扣压在自己手里,私下里想自己去读大学的那件淹埋了四十五年之久,已没人再行提起的往事,和笔者如何能去读大学的幕后秘事,在看在这尚未大移动过位置的母校门房间(传达室)的面子上,我原原本本的告诉了笔者这位开裆裤老同学陶老师。这位置可是历史的见证人!确实,当时要不是校长施云岳、乡党委书记陈志尚、大队党支部书记周金根的努力,将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要回来的话,我是无法去读大学的。 当时录取大学时,入学的一笔费用对我来说够重的,我记得要有一百二十四元,当时当小学老师的大姐一月才开二十八元工资,她东凑西借也只能勉强弄到四十几元,还差七十多元,还有去南京的路费,第一个月的伙食费。我正在束手无策时,第一个上我家给我送钱来的就是一直象姐姐一样关怀我的同班同学钱秀丽,校学生会主席严秋瑾,接下来有同学黄金昌、陆洪林、俞富保、黄仁荣、徐绕环、陈宗勤、钱士青……我都记不全了,都伸出了支援之手,一、二元,三、五元的给我凑,严进达给了我五十元,是最大的一笔钱。姐姐钱秀丽还将他哥哥用的计算尺,借给我去报到,没有计算尺,报到时要化钱买新的…… 我要感谢大队周金根书记出的证明材料,获得了助学金,让我正常的进入了大学学习。有“四言古诗”一首以记这一经过: 慈母血汗,恩比天高,骨肉相助,添翼远翱。同是乡里,天差地别,假日再见,不知何颜?悠悠岁月,愿化玉帛,人际一生,贵在和谐。 大二上学期,因各种客观因素和我自身原因,只有三元助学金了,我连吃饭的钱也不着光,就准备休学回家,二姐说待她1964年毕业后,我再复学。这时,我的一个初三时参军的同学薛杨清(杨清),在我读大一时,他还是士兵,常二元、三元的支助笔者,当我准备休学时,接到他一封来信,首先他告诉我他光荣提干,每月有薪水,交了自己伙食费,给他老母寄钱后,每月可固定给我寄钱,他不许我休学!他说:你要明白,你是代没考上大学的同学们在读大学!一定要读好!就这样,我读完了大学。 当我将这些往事讲给我的开档裤老同学老陶听后,对我读大学时的艰难,他自然有些意外,但这都是陈芝麻烂稻草的事了,听过也就算了!但我却有一吐为快之轻松!压在心口上几十年的话,终于对着这还能明确其历史身份的母校这门房间(传达室)所处的这块土地,说了出来!我估计,我这一开心举动,定能会杀死潜伏在我身上的不少癌细胞! 时间又过去一个多小时,二人还站在沙中校门口。最后,怕赶不上没班车,老陶老师送我上203路车时说:“我不反对、也不支持你写这些倒头小说、散文、诗歌,这太伤神费力。但我要你注意劳勉结合,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把写小说权当消遣,就象我去车车麻将一样。” 什么叫友谊?什么是友谊,笔者相信君子相交淡如水的意境!纵观这社会,纵观这人生,我和我半个世纪前,结识在儿时、同学在少年、相知在人生的那群老同学之间的友谊,应当是相知相交相处无一丝一毫俗气,却雅淡清沏如涓涓清溪之水!而其内涵之情谊却又如无数溪水汇集而成之大海!深甚!浩甚!渊甚!……这都是母校所赐,有“绝句”为凭: 五十春秋不言长,儿时友谊万世扬。相知相交淡如水,有情有谊胜海洋。 2010年7月7日星期三, 1时45分完成于杨舍城北新村73幢206室,房东丁兴才 2010年8月20日星期五,请季虹捉错别字后,14时30分完成送审稿的修改。 2013年5月25日投犒《中国散文网》,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