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沙朗捞塌坎苐四分卷童趣、童乐2,三 |
正文 | 三,赶庙会 记得,叫名3、4岁时,曾自说自话拿了一小条油氽糕,就跟“埭朗”人去赶悦来镇东南面的土地镇庙会。结果庙会上人山人海,到处是我第一次见到的新鲜事,五色缤纷的庙会,让我看花了眼,我拿过年的押岁钱,买了一只吹糖公鸡,红鸡冠,红鸡爪,胀鼓鼓的空心鸡肚子,让我用舌头舔了几次,就冒出了一个洞。我被一档卖拳头的场子吸引住了,有两个年记并不比我大两岁的细佬会打拳头表演,引来满场喊好,实在让我羡慕死。我当时心里想,能跟他们去学本领有多好,还能到四野里游玩,肯定是开心极了!因这一耽搁,就和“埭朗”人走散了。到吃点心时,我才感到肚又饿,嘴吧又干,这才想到要回家,但我已寻不到“埭朗”人了,只好一面哭一面跟人家向一干河走去,我记得来时是沿一干河向南,回家自然是沿一干河向北走。母亲和好婆听人说了,就在悦来镇前寻到我,自然是一顿屁股。 记得,叫名5、6岁时,曾跟“埭朗”几个十岁横里的大小人,一起赶过段山庙会,这次有了上次土地镇庙会的教训,隔夜做了准备,偷着用一块布头包了一大碗饭,几根酱瓜,用毛竹管水筒置了大麦茶,拿好婆到庙里上香用的香袋一背,天麻麻亮就偷着出了门。我们要从福利沙走到段山,有60多里路,到段山,已快中午,庙会已出过,没看到,但山上山下还是人山人海,各色摊贩满世界,东西样样全有买,比土地镇庙会要大、要闹猛许多!直让我眼花脚乱,不知看什么好。六十多年过去了,一闭眼,一回忆,这段山庙会盛况还是历历在目。 当时,我被卖梨膏糖的说唱小热昏吸引住,那动听的说唱让我留步,那美丽的梨膏糖自然让我流“谗涎”(口水),因是偷着出来的,自然不好讨铜钿,只怪自己嘴谗,早将压岁钱买了捧棒糖。一直感到肚子饿,才想到同来的淘伴,一扭头,一个不见,不过这次是说好的,人走散,就到山背后老和尚洞里聚头,再一起回家。 爬这个老和尚洞,有一段路,非常难爬,非常艰险,要手脚并用,若跌下去,肯定尸骨不全,我是最后一个赶到,洞在半山上,洞不大,不深,洞外是悬崖,洞内可席地而坐十多个人,坐在洞中,可远眺长江,蒙蒙的望不到江北,江水好似从西边天上泻下来,从我面前流过,又远远的流向东边的天际……本来来前,大家说好要看大轮船的,但这时江上只有几条大帆船舒帆飞驰,有撑杆网打渔船伸出二只翅膀,星星点点,散在江上,似一只只正想从水面扑腾起飞的大鸟,他们在捕刀鱼、面丈鱼。大轮船也就一直没能出现。 山下到江边是刚退潮的江滩,一片片青葱葱的芦头,正摆摇在江滩里,在和熙的春风中,婆娑起舞,好象和我们在打招呼;从山前正传来热闹非常的喧闹声,不时夹着冲天炮仗和连响鞭炮。我因爬山,已浑身冒汗,脱去罩衫,让江风一吹,舒服极了。洞里,除我们淘伙外,还有好几个其它人,大家一面吃干粮一面喝水,还一面争说各自看到的希奇,而我因只听了卖梨膏糖的说唱小热昏,只好说:“我想吃梨膏糖。”自然惹得大家哈哈笑。 正笑着,几个不认得的20岁左右的小伙子爬了上来,一看已没地方歇,马上手一叉腰装狠腔,大声吼叫,要我们滚,让他们。我是个从小吃软不吃硬的货,一甩罩衫,一叉腰,正想理论,淘伙忙拉着我赶快撤。 到了山下,被淘伙们乱骂乱说,还“愁神”(警告)我,“看不出麦粞大个人,还要充好汉,长大了稳是个闯祸葛坯子!” 我只好垂头衰气跟在大家后面回家。到家,天已没赤黑,幸好带的饭和茶多,没受罪,就是两只小脚膀酸账。这次姆妈只骂了几句,没打我,好婆只是摸着我的头,慈爱地问:“果宁吃力?” 我得寸进尺,忙问好婆,为啥段山后半山的山洞叫老和尚洞?好婆先是大吃一吓,吃惊地睁着双眼说:“啊?你个椤头青,竟敢爬上去?”她看我点点头,抱起我就坐下说:“年年三月三上段山看庙会,年年老和尚要收小和尚,固所以年年有细佬爬洞跌杀,看来你和佛门无缘。”这时我感到好婆紧紧地抱住我,象怕我被老和尚收去做小和尚似的,但她始终没和我讲为啥段山后半山的山洞叫老和尚洞?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