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沙朗捞塌坎第三分卷民风、民俗5 |
正文 | 5,沙朗人的家俱及其它 沙朗人的家俱有铁、铜、锡、木、竹、陶、瓷、棉布、麻布等几大类材料。以一个解放前的自耕农的生活条件来进行剖说: 铁制家俱主要是烧烹饮食的大小铁锅、灶上用的铲刀、汤勺、斋漏,汤罐、浴锅,剪刀、薄刀(菜刀),斜刀、斧头、篦刀、柴刀、大小铁郎头、铁钳子(老虎钳)等,铁皮制的油、酒斗,盒、箱、托盘,汤婆子,香炉、腊烛台、笔架、油灯架等;铁制的农俱有各种锄头、各种钉耙、铁搭,梨头、行耙齿,耥、大锹、小锹等;铜制的有镜子、面盆、手炉、脚炉,托盘、盆、盒、汤匙、碗、筷子、酒具、水壶、汤婆子,水烟壶、旱烟斗、水吊子,香炉、腊烛台、算盘、油灯架,镇纸,纸刀等;锡制的有酒具、汤婆子,香炉、腊烛台等。 木制家俱主要是自己种的杨、柳、榆、槐、株、桑、水杉等材料做的,主要有吃饭方桌(台)、条台、桌台、八仙桌、案桌、矮脚台,梳装台,方凳(角排凳)、长凳“四脚凳”、园凳、矮凳、高脚凳、靠背椅、太史椅、茶几,脚盆、面盆、浴盆,食盒、拗手盆、矮脚盆、猪食盆、走亲访友送礼草子包的红漆矮脚园盆,筷子笼、算盘,笔架、镇纸,托盘、碗、筷、尺、木梳、拖鞋、木枕头,置吃食、放东西的各种大小、高低不等有盖无盖的园木、方木盆,有专放米、上面有盖的有把的高圆捅叫米桶,房床、片子床,银箱、衣柜、碗柜、五斗柜、仓柜、衣帽箱,梳头盒和放贵重物品的有盖有抽斗的小箱子、小台柜,水桶、有柄的小提桶,粪桶、有柄的水粪勺,量米的斗、升、斛,米木铲斗、米面仓箱,木榔头、木梯,釜冠(锅盖)、蒸笼、风箱、酱缸捧头,婴儿摇窝(桶)、独轮车,磨子架,磨子箱,石臼架;用木制的农具有木掀、木耙、扁担、大风箱、打稻箱、打麦床、撬麦捧,各种铁制农俱的木柄,犁、耙、耘、耕、扦、牛栀头,牛拉磨架,水车、牛水车,牛拉车等。大户人家还有轿子、马拉轿车等。 竹(本竹、毛竹),本竹有燕竹和密竹两种,竹制家俱有各种篮子、淘箩、有盖饭箩,食盒、食盘、蒸笼、筷子笼、滤斗、花笼(虾笼)、鱼篓、米糠箩、面箩,篓子、竹帘、扁子、筛子,膳条、盘篮、屯圈,竹摇窝、竹凳、竹椅、竹躺椅、竹凉床、竹床、竹丝扇子。米畚箕、泥畚箕、泥络、扁担,上衣帽箱、置干货、零星物品的各种盘子、有盖盒子,碗橱、碗、筷、尺、梳,竹勾、竹鞋架、竹席、竹枕头、竹烟斗等;用竹制的农俱有链枷、竹草耙、竹高排凳、牛眼风筛等。 沙朗土烧陶器因土质沙,硬度不够,易损坏,在住进滚地笼后,与外界的联系扩大后,自己就不再烧制土陶,专用宜兴陶器。是有船民从宜兴批来后,在镇、街边的干河、套河岸坎上摆缸甏滩常年出售,沙朗人有四大缸是必备的,粪缸、水缸、酱缸、水踏腌菜缸,常用的碗、匙、罐、盆、缸、甏(团子)。条件稍好后,就置瓷器的碗、盆、匙、水壶、罐头、花瓶等。 用自织的棉布,主要做各种袋子。车袋,这是和沙朗独有的独轮车配套的装粮饭的一种长袋子,人肩扛也很适用,袋子上口有一根或二根棉纱线绳子,装满袋子后,将袋子往地上冲几冲,让袋子冲结实,将袋口扭成麻花成结,将绳子拉紧硬嵌入车袋头的结下,就好肩扛车运了。常阴沙人称矮壮有力的人叫“冲结车袋”。有拾花袋,置花袋,拾棉花袋是双层,有一大开口,袋口有二根阔绳,捆在人腰身上,也可用做置挑猪草、挖野菜用。置花袋是有四方底的高腰的大袋子,放在棉花田头,将拾来的籽棉先倒入置花袋里。拾棉花也有用花笼的,斜背在肩上。 用自织的棉布做小孩读书的书包,上庙会、赶道场的香袋,上街买东西的搭肩袋等;沙朗人自织的麻布强度不够,主要是做置花袋,装皮棉,后来买了机织的麻袋置粮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皮制、骨制家俱进入一般沙朗农民家中,如穿上西装裤,用上皮带,买只皮包、皮夹子,外出用的小皮箱、皮拖鞋等,还有骆驼骨筷子、梳子等。镜子是很早进入沙朗普通人家的奢侈品,手拿小圆镜子,和弧型压发梳同样是沙朗青年男女定情的信物。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