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品味孤独 |
正文 | 古人云:“君子慎独”。人前的作为,难免夹杂些表演的成分。独自相处,才会把原始的欲念悉数展现。精神的孤独不是形影的孤单,它是一种人格精神处于较高的超然状态但无人可以体会而产生的情感焦虑。 屈原“行吟江畔,形容枯槁,颜色憔悴”,他血统高贵,经纶满腹,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性情高卓,不合流俗,心系苍生,恫瘝在抱,却无人可以领会,不免心生怨怼。他说,“天下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示卓然不群、遗世独立。落日西沉,残阳如血,秋风萧瑟,烟尘茫茫,此刻,整个世界,唯有浩淼的汨罗才可以了解自己的独特感受,所以一定要赴那场约会。 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力主“新政”,改革时弊,以匡扶天下,却被权贵排挤,谪居邓州。遥想洞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的大气磅礴,他说“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斯情怀,却不得不感慨“微斯人,吾谁与归?”。 周敦颐一篇“爱莲说”,托物言志,清新自然,道德文章,誉满天下。他说“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幅泼墨山水,清纯可丽。自己洁身自好,不愿与世浮沉;潇洒淡泊,怎可追名逐利;随遇而安,却不因循苟且。处在以奢华、富贵为人生追求的时代,只能哀叹“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苏轼被贬黄州,是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共赏庭中“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行,盖竹柏影也”。苏轼通脱豁达,才气过人,令人叹服。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且不敢独享“清风明月”,一定要与好友分享。却又喟然叹曰,“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高品质的生活需要悠闲的心境,但渴望“治国平天下”的苏东坡怎愿在人生事业上仅仅做一个“闲人”。 他们都在自己的人生格局中感受到难抑的孤独。他们或是渴望君王赏识,以匡正天下,或是希冀社会出现更多的正人君子,以纯化世风。人生难免出现不痛快,身处逆境却仍能坚守正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或许就是“亚圣”所谓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己的孤苦坚守可以让自己无愧于人格,可以让他人对美好抱有期待,又何乐而不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