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瓯江小溪绿水长流畲族风情流传百世 |
正文 | ——浙江省“美丽乡村”调研团景宁大均乡之行 沿着九曲连环的山间公路,穿过青山绿水的环绕,浙江海洋学院大学生践行中国梦,浙江省“美丽乡村”调研团于7月13日来到了风景秀丽的景宁县大均乡。都说大均乡乃畲族之窗,独特的畲族文化勾画出了当地特有的乡土情调,怀着憧憬之情,调研团小组缓步地走进了这座神奇而又美丽的乡村。 走进村内,两旁优雅的竹楼亭阁向人们展示着当地悠久的历史古韵。大均古村始建于唐末五季五代初期,一千多年来始终是瓯江支流小溪流域的水陆交通枢纽,商贸经济较繁荣,耕读风尚也很注重,形成了大均人重“三杆”的民俗。竹楼之中,各种畲族特有的挂饰、衣服随意铺挂,吸引着游客的眼球。来到村中,一颗1500多年历史的“唐樟”高约十几丈,遮天蔽日,四展的枝桠上红绸横挂、红烛排列,正是当地祭祀、婚俗所用。大均乡的悠久历史再次显露无疑。沿着环村公路继续前行,一条清澈的小溪环绕了整个村庄。小溪之上,各色竹筏漂流,这正是当地最著名的旅游项目:竹筏漂流。竹筏漂流全程有十潭九滩四壁一礁群,形成滩潭相接的水上奇绝风光;橡皮艇漂流更是有惊无险,急流险滩,撞浪翻腾,飞流直下,有着百分之百的狂飙感受,同时可饱览潭丽、峰奇、林石、人朴的畲乡山水风光和富有美丽传说的浮伞古渡美景,游者皆称:浮伞仙潭,江南第一。在路旁,刻有五十六民族名字的石碑依次等距排列,石碑以“我们是一家”开头,以“我们团结一致”结尾,五十八块石碑透露出中国五十六民族的团结友爱。 随即,调研团走进了当地的老街,踱步在老街中,各色古楼层次错落,走在其中仿佛身心都与之融为一体。在畲族风情馆中,队员们又参观了当地的榨油机、凤凰床、纺织机等当地的文物,对当地的乡土文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大均古村和瓯江小溪为依托,以畲族风情为核心,打造出了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走在了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前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