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读“秋夜梧桐雨”
正文

九十年代初,曾看过一部由刘威、林芳兵等主演,

耗资1800余万,洋洋洒洒拍了1600多个镜头,长达40余集的宏篇巨制《唐明皇》。日前,又读了白朴写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抚今思昔,颇为感慨……

古人云:“读史可以明鉴。”电视剧和“秋夜梧桐雨”虽不是史,然《唐明皇》这部电视剧及元代杂剧代表作“秋夜梧桐雨”都是忠于历史的。剧中的每一集故事,差不多都可以从史书上找到根据。这两部历史剧,是刻意承载了诸多的社会内涵,表达了许多有价值的可以发人深省的社会思想的。其中,尤以作为人君者是“亲贤臣、远奸佞”,还是“亲奸佞、远贤臣”这一重要社会主题,在两剧中都有着明快、透彻、酣畅淋漓的表达。孔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句话是讲得很有道理的。看了这两部剧作,更觉得可以催人警醒,获得教益。

唐明皇,即李隆基,史称唐玄宗,公元713年登基,改元号为开元。历史上有名的开元盛世,是在他的治理下我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最光辉、最鼎盛的时期之一。据唐书《玄宗纪》载,“开元之时,…绳之以典型,明之以礼乐,受之以慈俭,律之以轫仪。黜前朝徼倖之臣,杜其奸也;焚前庭珠翠之玩,戒其奢也;禁女乐、而出宫嫔,明其教也……朝集而计最,校吏能也。庙堂之上、无非经济之才,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土。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诗圣杜甫在一首题为《忆昔》的诗中写道:

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洲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斑斑,男耕女桑不相失。

……

的确,开元期间,农业发达,庶民富足。史载:有的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因此,物价长期稳定。那时,长安和洛阳的米价始终保持在每斗十五文到二十文上下,最贱时达十三文;青、齐米一斗五文,最贱时三文,绢价也一直保持在每丈二百文左右。

开元年间的首都长安城,周围约有35.5公里,其规模之巨大,为当时世界所罕见。全城人口30多万户,经济空前繁荣。南城商业区布满“邸店(旅店)和商肆(店铺),聚居着中亚波斯、大食等国的外商。即今日所说的从絲绸之路运道来的外商。当时的长安有五条大道,通往四面八方。水路则“旁通巴汉,前诣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那时的唐玄宗思想开放,与国外交往频繁,陆路有北、中、南三条路可往中亚和印度。水路,则中国海船可以沿着海上的絲绸之路远航至红海、印尼、日本,直达波斯湾。当时,所有的亚洲国家都和中国有经济文化上的往来。

随着开元间商业的繁荣,开元铸币数量不断增加,以利于商品流通对中介货币的需要。唐初废除隋五铢钱,到唐明皇时,铸开元通宝。开元通宝每十钱重一两,钱上不记重量。天宝时,全国有九十九座铸钱鑪,每年用铜二百万斤,铸钱三十二万贯。

当时,陆上运输货物的道路贯通全国。在宽广的驿道上,每隔三十里有一所驿站。驿道以长安为中心,“东至梁汴,西至岐山,夹道列店肆待客,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马)租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马)。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这开元盛世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精明能干,“勤修德政”的唐明皇和他的一般臣属一道干出来的。

开元年间,唐明皇任用忠直贤良的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为相,他们辅佐皇上,颇多建树。据唐书《姚崇传》载:“是时,上初即位,军国庶务,多访于崇。崇明吏道,断割不滞。”凡大政事,帝必令源乾曜就咨于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载:当时,玄宗对姚崇十分信任,朝中大臣“奏事或称旨,上辄曰“此必姚崇之谋也。”或不称旨,辄曰“何不与姚崇议之。”朝中每有大事,玄宗皆问之于崇。后来姚崇二弟少卿彝,少卿异犯罪,被处死。亲信赵诲坐罪,杖之一百,流放岭南。崇由是忧惧,乃辞去相位。崇辞相位后,又举荐宋璟为相。宋璟又是一位贤才。他居于相位,“随才授任,务在择人。使百官各称其职。具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上甚敬惮之。虽不合意,亦由从之”。《资治通鉴》对姚宋二相曾这样评述:“姚宋相继为相,崇尚应变成务,璟善守法持正;二人志操不同,然协心辅佐,使赋税宽平、刑罚清省,百姓富庶。后世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宋。他人莫能比马。二人每进见,上辄为之起身恭迎,去则临轩送之”。唐书《宋璟传》也写道:“宋璟刚正,又过于崇,玄宗素所尊惮,常屈意听纳。故唐史称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二人道不同,同归于治,此天之所以佐唐使中兴也。”两部史书,其品评都是差不多的。

说到张九龄,他生性梗直,以直声扬于天下。屡见不平之事,皆直面唐明皇。一腔热血,倾心辅政。然忠言逆耳,常引起上的不悦。加之,后任李林甫口密腹剑,两面三刀,咨意陷害,所以,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明皇将张九龄、裴沃卿两人同日罢免了。接着任李林甫为中书令。所以史称这一年是开元盛世的转折点,是大唐历史由盛转衰的分水领。

唐明皇在位43年,政元开元29年,天宝14年。开元二十五年(723年),唐明皇的宠妃武惠妃病逝。他面对数千佳丽,觉得无一人合自己的心意,却独看上了自己的儿媳,比自己小三十五岁的寿王妃杨玉环。为掩人耳目,先让杨玉环去兴隆观作女道士,法号太真,随后纳入宫中,封为贵妃。从此,便日日笙歌,夜夜专房,沉溺于声色之中。杨贵妃的三个姐姐 韩国夫人、虢 国夫人、秦国夫人也“并承恩泽”。“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其实确切地说,不是“从此君王不早朝”,而是“从此君王不临朝”,不再过问国事。天宝三年(744年),唐明皇对高力士说:“联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联欲高居无为,悉以政委李林甫,何如?”高力士答曰:“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势威既成,谁敢复议之者。”唐明皇根本不听,竟把国事交给了奸相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从此,上荒于朝政,“听断怠惰”。由“亲贤臣、远奸佞”,竟变成为“远贤臣”而“亲奸佞”。口蜜腹剑,阿谀奉迎的李林甫,盛气骄愎、忌贤妒能的杨国忠竟相继为相。坏人当道,国事哪有不衰败的呢?唐书《李林甫传》载:“李林甫恃其早达,舆马被服,颇极鲜华。自无学术,仅能秉笔,出言鄙俗,心机险恶。有才名于时者,尤忌之。公卿不由其门而进(即凡上奏如不经过他),必被罪徙”。朝臣杨慎矜、张瑄、柳升等相继被冤杀,并波及数百人。附依者皆小人,且为引重。李林甫利用亲信吉温、罗希奭把持御史台,常运用制造冤狱的方法诛除异已。二人都按照李林甫要达到的深浅程度,大兴冤狱,无人能逃脱。时人称之为“罗钳吉网”,可以说在我国古代的奸臣排名中,李林甫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资治通鉴》称:“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已右,又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已者,必百计去之。”当时,李林甫的倒行逆施与胡作非为,连他自己的儿子都为之恐惧。曾对他说:“大人久居相位,怨仇满天下,一朝大祸临头,想要做人都不可得了。”

至于杨国忠,不过是是杨玉环之从祖兄,唐明皇晚年竟也将他封之为相,到后来,他一人兼领四十余使,军国机务,“专于私家”,朝政日非。如果说,李林甫是“马屁精”,那么,杨国忠则是“精马屁”。史书载:“国忠得炳,处决枢务,盛气骄愎,百僚莫敢相可否。”他在皇帝面前专门邀功请赏,拨弄是非,不顾国家兴衰,专讨皇上喜欢,这即是唐书《杨国忠传》所说的:“专询帝嗜欲,不顾天下成败。”

唐明皇晚期,重用奸佞,确实是遗恨千载。敲打我的心头最重的两场戏是:第一场戏是马嵬驿兵变。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反,官军连战失利。叛军攻势如摧枯拉朽,唐明皇西逃至马嵬驿站,龙武将军陈玄礼率领兵士将杨国忠杀死,杨国忠的儿子户部侍郎杨暄及韩国夫人等同时丧命。接着,将士又请唐明皇“割爱正法”,逼其将杨贵妃赐死。可怜年仅38岁的杨贵妃在马嵬驿佛堂前的梨树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唐明皇痛哭不已,“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一位皇威赫赫的帝王,竟连一个自己心爱的妃子也保护不了。“红颜祸水”理论是几千年来最大的谬误,杨贵妃无法更改自己天香国色的美貌,也无法因为自己的美貌拒绝被唐明皇霸占,更无法左右皇帝是溺情声色,还是专心国政,她只是一个被迫的弱女接受者啊!第二场戏是《唐明皇》剧的大结局:长安城破,李亨在甘肃灵武即位,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唐明皇如闻晴空霹雳,不胜哀伤。随着,跟随皇帝几十年的陈玄礼被解甲归田,高力士被贬走灰州。从此,唐明皇郁郁寡欢,开始厌食,甚至绝食……昔日三千佳丽,如今只是形只影单。李隆基面对飒飒西风,满阶落叶,萤萤孤灯,也就是白朴所言的秋夜梧桐雨……不禁凄然泪下……

看了这两部历史剧,我感到兴事业者,人也。败事业者亦人也。重用什么人,确实是关系到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唐明皇之遗恨,能不叫人警醒乎!

看了电视剧《唐明皇》和白朴写的秋夜梧桐雨,更让人感到今日的反腐肃贪,绝不能手软!只有选贤任能,举直错枉,重用忠良,吏治清明,则国家才能長盛不衰啊!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