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戏剧探源
正文

戏剧探源(散淡道人)

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舞剧的总称,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所产生的综合艺术,它是在继承古老说唱等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将诗词、音乐、对白、舞蹈、歌唱、服饰、彩绘、美术甚至杂技、武术等进行一番有机糅合后所形成的特有艺术门类。

古希腊戏剧

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戏剧,可能要数古希腊的戏剧了。古希腊著名三大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约公元前485~前406)、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前456)、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前406)一生曾写出近百部或百余部戏剧剧本,亚里士多德曾在其名著《诗学》中评价说,索福克勒斯是按照人应当有的样子来描写,欧里庇得斯则按照人本来的样子来描写。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5~前385)则是当时喜剧的代表作家,一生写过40余部剧本,现存11部。

当时的戏剧形式可能主要为话剧,估计还未出现歌剧。位于希腊雅典卫城中心的帕台农神庙,据说就是公元前5~4世纪古希腊王公贵族在此经常举办祭祀活动或观摩戏剧表演的场所。

米南德(约公元前342~前291)也是古希腊早期喜剧的代表作家,一生共写出105部喜剧,他的作品被后来的罗马剧作家改编,对欧洲文艺复兴和近代戏剧产生过一定影响。

中国戏曲

中国在公元前一世纪汉宣帝时,也出现了乐府形式的戏剧萌芽。戴圣《礼记.乐记》(世称“小戴礼”)中就有19篇关于音乐理论的记述,现存《史记.乐书》中有关音乐的记述就是根据它完成的。事实上,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对《韶》《武》等乐舞形式作出过评论。这就是说,汉乐府也是在春秋甚至更早的唐尧时期乐舞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传三代(即夏商周)之前,曾出现过“六代舞”,也叫“六乐”,是黄帝时期祭祀乐舞《云门大卷》(也称图腾舞)的组成部分(唐尧为《咸池》,虞舜为《大韶》,大禹为《大夏》,殷商为《韶护》,西周为《大武》)。周代用于祭祀的舞蹈形式称之为“小舞”。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虽采自民间,据考证实际上是民歌歌词。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间,曾出现过一种清商乐舞,属于在民间流行的俗乐舞。或源于古代商歌,或源于汉乐府《相和歌》之清商三调。汉魏西晋时的清商乐舞,是女乐舞,得到皇室的重视,如曹丕就曾专设清商署进行管理。永嘉之乱后(307~312),一部分清商乐流入凉州,与龟兹乐结合,演绎为西凉乐;另一部分随东晋政权传到江南,促进了长江流域吴声、西曲的发展,成为南朝“新声”。隋文帝曾设“七部乐”,谓之为“华夏正声也”。唐太宗贞观14年(640)增为“十部乐”,《清乐》(即清商乐舞)列为第二部。

唐宋时期,乐舞有了很大的繁荣和发展,除宫廷中流行的唐乐舞外(多在唐玄宗李隆基所设梨园内教练研习),还有唐宋大曲、诸宫调、唱赚、宋词、鼓子词、转踏等传统杂剧、散曲音乐曲调。南宋以后,逐渐形成了包含多种音乐成分的戏曲声腔-----南曲,它与北曲一起成为我国戏曲最古老的两大声腔。

元明时民间出现一种傩戏,由古代傩仪发展而成,以歌舞演绎故事。宗教的世俗化,造成古老的傩仪向娱人的方向发展,现实社会中的民众包括乞丐都加入傩仪的行列。据记载,北宋时傩仪场面十分壮观,达千余人之多。民众通宵歌舞,滑稽可笑,但尚未具备独立的戏剧品格。

杂剧、散曲发展到元明时已愈见成熟,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有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山西解州人,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王实甫、马致远、汤显祖(1550~1616)等。明代王骥德(约1557~1623)受徐渭影响,于万历38年(1610)撰写《曲律》,分别探讨南、北曲源流,南曲声律,传奇做法,以及戏曲创作与理论中诸多问题,对元明两代戏曲家和作品进行了广泛的品评,对风神、虚实、本色、行当等问题作了深入论述。他的《曲论》,是对前人与同时代人艺术实践的总结,也是对戏曲创作规律第一次作出了系统的阐发,以其理论的创新性和系统性雄踞明代戏曲圣坛。与王骥德同时的吕天成(1580~1618),创作整理了传奇评论《曲品》,其中收录戏曲作者95人,传奇作品212种,除20种见于《永乐大典》及其他书目外,其余192种均为首次著录。

至明清之际,以昆山腔为基本曲调的昆曲盛行于江南,并为宫廷所接受,在民间也颇受欢迎。明嘉靖年间,以曲律家魏良辅为首,张野塘、张梅谷(洞箫名手)、谢林泉(笛师)及其门人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朗等人创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腔歌唱体系,但仅仅是清唱。后经梁辰鱼(1519?~1591?)等人改革,并创作传奇《浣纱记》上演,声名大振,遂与海盐、余姚、弋阳诸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被西方誉为东方歌剧的京剧,即是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进京,吸收了四大声腔、徽调(以二簧为主,包括昆腔、吹腔、拨子、四平调、花腔小调等)、汉调(以西皮为主,兼有吹腔、杂曲、小调等)等明清以来各种地方声腔曲调及表演艺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清代李渔所著《闲情偶寄》,凌轹古人,是元明后一部重要的戏曲理论批评专著。

20世纪,较早进行戏剧实践和戏剧理论研究的人是话剧和电影导演洪深(1894~1955),他是江苏武进人出身官宦世家,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6年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1919年考入哈佛大学G.P.贝克教授主办的戏剧培训班,成为第一个修习戏剧的留学生。1921年他与张彭春合写的英文剧《木兰从军》,融合进中国戏曲表现手法,向美国观众介绍了中国传统戏剧的演出形式。洪深一生创作、编译了38部话剧剧本和多部戏剧理论专著,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现实主义主流的一个组成部分。

印度戏剧

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古典舞“婆罗多”也产生的较早,因其反映的内容大多与印度教有关,分析可能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经产生了。现存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8~9世纪)浮雕即能反映出一些“婆罗多”舞者形象。

印度戏剧萌芽大约在公元2、3世纪,古印度梵语戏剧家跋娑创作了“跋娑十三剧”,代表了古典梵语戏剧的早期成就。同一时期,首陀罗迦也创作了不少梵语戏剧作品。首陀罗,是低级种姓的称谓,可能暗示作者本人出身低微,为了便于作品流传,假托国王的名字,迄今未被证实。剧本《小泥车》序幕介绍,首陀罗迦是一位国王,学问渊博,武艺高强,一百岁时自焚而死 。

公元4~6世纪笈多王朝的绘画中也能反映一部分乐舞内容,在迦梨陀娑的诗剧《沙恭达罗》和诗集《云使》中,均有关于绘画中女性舞者体态优雅、手势微妙、眼神飞动的记载。迦梨陀娑是旃荼罗笈多二世的宫廷诗人,署名的梵语文学作品至少有40余部,其中最著名的剧本除《沙恭达罗》外,还有《摩罗维迦与火友王》和《优哩婆湿》。古典梵语剧本本质上是诗剧,与其他古典梵语戏剧家相比,诗歌成分和戏剧成分在迦梨陀娑的诗剧中达到了最完美的统一。

《沙恭达罗》在古代印度广泛流传,版本很多。在近代,也正是《沙恭达罗》首先为迦梨陀娑赢得世界声誉。1789年,英国梵语学者威廉.琼斯率先将其译成英文出版,并称颂迦梨陀娑为印度的莎士比亚。此后,《沙恭达罗》被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尤其在德国引起巨大反响。在中国,上世纪20年代也出现过多种英文法文转译本,1956年季羡林依据梵语原著翻译的《沙恭达罗》出版后,中国曾两次将其搬上舞台。

精通婆罗门经典的薄婆菩提(公元7、8世纪)创作的戏剧,则取材于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公元6~9世纪的毗舍佉达多(一译氐宿授),生于印度南部,现存剧作《罗刹和指环印》,以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为题材,打破了古典剧作大都取材于恋爱故事的传统。

印度东部的奥利萨邦,还曾出现过古典乐舞“奥迪西”,题材主要是描写大神毗湿奴的化身黑天和牧女的恋爱故事。

17世纪初,在喀拉拉邦的农村出现了一种用梵语演唱的带有戏剧表演形式的舞蹈卡塔卡利,剧情多取材于《罗摩衍那》和《摩可婆罗多》两部史诗。

印度古典舞卡塔克(意为讲故事者),由诵读神话史诗的职业说书人创造,他们在说书时加上音乐和舞蹈动作,逐渐形成完整的叙事性舞蹈,分为勒克瑙派和斋普尔派。而其他大部分源于婆罗多的歌舞形式,都未能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戏剧形式。

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戏剧

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戏剧,最早反映于被埋在火山灰下庞培古城的大理石古建筑壁画上。

普劳图斯(约公元前254~前184),古罗马最重要的喜剧作家,以他的名义流传的剧本有130部之多,现存21部喜剧。他的喜剧都是由古希腊新喜剧改编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诸如生活堕落、道德败坏、男女不平等、婚姻不自由、个人财富增加,以及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等罗马社会问题,在普劳图斯的喜剧中都有反映。普劳图斯具有民主倾向,但这种思想是通过暗示或隐喻来表现的,有时包含在滑稽笑闹中。在创作方法上,普劳图斯保留希腊新喜剧的结构,在细节安排方面则根据罗马人的口味作了增删。其作品语言丰富多彩,有的文雅,有的粗鲁,有的庄严,有的滑稽,各种方言俚语双关语都有,旁白和独白也经常运用。可以说他是古希腊喜剧的继承人,同时又是古罗马喜剧的奠基人。

另一位古罗马喜剧家泰伦提乌斯(约公元前190~前159)是奴隶,北非人,幼时来到罗马,后来获释,并受到教育,对古代希腊文化颇有研究。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写了6部喜剧,这些喜剧都是希腊新喜剧的改编。泰伦提乌斯是一个具有贵族思想倾向的作家,他的喜剧触及各种现实问题,特别是家庭关系和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问题,宣扬仁爱思想与自我牺牲和宽恕忍让的精神,目的在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从而维护罗马新贵族的既得利益。泰伦提乌斯的严肃喜剧,不受一般观众欢迎。他的6部喜剧,前三部是严肃喜剧,后三部是滑稽喜剧,对之后直至18世纪的欧洲戏剧产生了尤为显著的影响。

公元前1世纪悲剧家塞内加,是古罗马斯多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留下9部悲剧,都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其中《美狄亚》和《俄狄浦斯》最具有代表性。

估计公元前古罗马戏剧中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歌剧产生,话剧应当是戏剧的主要形式,而歌舞尚未能与戏剧真正结合起来。

一种纯粹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出现于13世纪的英国民间,到了15世纪成为完整的卡农曲,并为弗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所喜用。卡农有许多类型,如正格卡农、变格卡农、二重三重卡农、无终卡农、有终卡农等。

中世纪清唱剧,中译为神剧、圣剧、圣坛剧,实际由康塔塔演变而来。康塔塔产生于13、14世纪的神迹剧或神秘剧,具有歌剧的雏形,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内容与题材篇幅较大,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1600年在罗马演出的E.de卡瓦列里的《灵魂和肉体的表白》,是历史上第一部清唱剧。

意大利F.兰迪尼和法国G.de马绍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先驱。15世纪尼德兰(本词汇来源于荷兰文,意为“低地”,特指中世纪末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内的地区)音乐理论家J.廷克托里斯第一次对诗歌与音乐的艺术统一作了完整的归纳。他在《均衡》一书的序言中,最早提出了音乐“复兴”的概念,为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歌剧的产生提供了理性的依据。歌剧,实际上是文艺复兴的产物。说明在中世纪,包括戏剧在内的许多艺术门类并不很繁荣。

16世纪末(约自1573~1587年),佛罗伦萨乐派的巴尔迪伯爵家中,以作曲家歌唱家卡奇尼、琉特演奏家作曲家加利莱伊和业余作曲家斯特罗齐为代表,形成一个自称为“佛罗伦萨伙伴”的艺术小组。他们研究古希腊音乐,提出恢复古代音乐与戏剧、诗歌结合的形式,主张突出曲调,对位声部只作伴奏,由此开创了主曲调音乐和数字低音的风格,促成了歌剧体裁的诞生,为文艺复兴音乐与近代音乐的衔接架设了桥梁。

之后,威尼斯乐派的代表人物,意大利作曲家蒙太韦尔迪(1567~1643)进一步发展了歌剧艺术。他童年时入教堂当唱诗班歌手,16岁起陆续发表音乐作品,其作品以牧歌和歌剧为主。1637年,威尼斯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座公开的歌剧院,上演的剧目大多为蒙太韦尔迪的作品。继他之后,意大利巴洛克(词汇源于意大利语或葡萄牙语,意为悖理怪奇和繁缛可笑)的代表人物是卡瓦利、切斯蒂和那不勒斯乐派的斯卡拉蒂。而代表法国的则是康贝尔、吕利和拉莫。代表英国的是珀赛尔和亨德尔。代表德国的是凯泽尔、泰勒曼和巴赫。

巴赫(1685~1750)是当时巴洛克音乐的一个里程碑,对之后欧洲的音乐界产生过巨大影响。从18世纪末叶的古典派大师莫扎特、贝多芬到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如舒曼、门德尔松和肖邦,直至20世纪各种不同倾向和流派的作曲家,都或多或少地在巴赫音乐精神、手法、风格以及逻辑性上获益良多。

16~17世纪法国歌剧的代表人物是高乃依(1606~1684)、莫里哀(1622~1673)和拉辛(1639~1699)。莫利纳(约1584?~1648)、维加(1562~1635)和卡尔德隆(1600~1681)则是西班牙戏剧的代表。英国戏剧的代表人物是马洛(1564~1593)和琼森(1572~1637),英国诗人、戏剧家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古典悲剧喜剧传奇剧创作的顶峰,《莎士比亚戏剧集》(或《全集》)自16世纪至今400年来,在全球畅销不衰。

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确立是在17世纪30~70年代的法国。1636年巴黎戏剧界因高乃依悲剧《熙德》的演出而发生争论,首相兼红衣主教黎塞留因个人恩怨授意法兰西学院撰文批评《熙德》,1638年由学院创始人之一沙波兰执笔的《法兰西学院对<熙德>的意见书》正式发表,这份意见书第一次系统宣告了古典主义戏剧的理论主张。1674年,另一位学院院士布瓦洛发表了诗体论著《诗的艺术》,汇集了亚里士多德、贺拉斯以来一切合乎古典主义原则的戏剧观点和法国古典主义剧作家的创作经验。这部论著可以说是古典主义戏剧理论的总结。

近现代欧洲各国流行的各类戏剧,大多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英籍德国作曲家亨德尔(1685~1759),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早期歌剧和清唱剧的代表,他一生写了50部歌剧和23部清唱剧。歌剧《尤里乌斯.凯撒在埃及》《塔麦拉诺》《罗德林达》《奥兰多》则是他的代表作。

18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启蒙时代,戏剧艺术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到了19世纪,欧洲戏剧分为两大流派,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实证主义哲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影响下,又出现了自然主义戏剧。19世纪末以后,世界戏剧进入了现代和当代阶段,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等流派先后出现,这些新的流派,大都是以现实主义的对立形象出现的,但却又给予现实主义很大影响。奥地利导演莱因哈特(1873~1943)、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1898~1956)、前苏联戏剧理论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则是现代戏剧理论与戏剧实践的奠基人。

日本戏剧

日本的民间艺能,又称民俗艺能、乡土艺能,是日本在节日和民俗活动中祭神时表演的民间歌舞,约有2万多种,分为神乐、田乐、风流、祝福艺、外来系五大类,此种艺术形式出现较晚,大约与中国秦汉时期相当。其早期的相关情况,在日本名著《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均有记载。它是用于祭祀的原始舞蹈,根据描述灵魂附体的祈祷舞发展而来。如神乐又分为御神乐(宫廷)和里神乐(民间)。

外来系是指6~7世纪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伎乐、散乐等民间歌舞艺术。它们传入日本后,又与日本固有的民间艺术结合,产生了能乐、狂言、歌舞伎等新的艺术形式。其中,能乐(亦称能剧)现已被确认为日本古典艺术的国宝。

日本能剧最为知名的演员兼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是世阿弥(1363~1443),原名结崎三郎元清,自幼随父登台演出,直到52岁才脱离舞台,专心从事戏剧理论的著述,81岁死于京都。世阿弥继承了其父观世阿弥的艺术成就,在以模仿表演为特点的大和猿乐的基础上,吸收了近江猿乐的歌舞成分,并广泛地汲取了地方民歌、古代宫廷雅乐及和汉诗文,集各流派演技之大成,创造了观世流的独特风格。目前可以确定的其本人作品约有四五十种,代表作如《高砂》《弓八幡》《老松》《忠度》《实盛》《清经》《井筒》《羽衣》《班女》等。此外,还有不少中国题材的作品,如《白乐天》《邯郸》《西王母》等。他所创作的谣曲,以诗情美、艳丽美和幽玄美见长,是“女能”和“复式梦幻能”的首创者。关于世阿弥能剧的理论著作,现已发现23部,最重要的有《花传书》《至花道》《花镜》《能作书》《却来花》等,绝大部分是秘传书。内容涉及戏剧美学、编剧技巧、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批评、习艺方法、戏剧与观众等各个方面。

日本现代剧作家、小说家、戏剧活动家秋田雨雀(1883~1962),采用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手法也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戏剧作品。

中国民间说唱

世界各民族歌曲艺术形式还很多,但多数仍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如新疆的传统古典大曲-----木卡姆,苏州评弹,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福建南音、福州伬艺、景颇木瑙纵歌、白族大本曲、布依弹唱、广东木鱼歌潮州歌、东北大鼓、二人转、安康曲子、陕甘宁晋花儿道情、台湾歌仔、四川清音、湖南花鼓、苗族果哈等,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说唱艺术阶段,还不能称之为戏剧。

在今中国蒙古、鄂伦春、满、赫哲、维吾尔等北方少数民族中还遗存的萨满舞,尚属较低级的原始祭祀歌舞,虽然有时也配有歌词(咒语),但仍属巫术范畴。一些民间舞,如蒙古族的安代舞、满族的单鼓舞、腰铃舞和锡伯族的抓鼓舞都是从萨满舞改编而来的。

失传的戏剧

位于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于公元前6000~5000年也有人类早期文明存在,可惜关于古巴比伦戏剧的文字记载非常有限,目前考古发现的艺术领域里只有巨大的神庙和宫殿遗址中残存的浮雕,以及出土的陶器、乐器和一些贵金属工艺品。

古埃及戏剧失传,不知所终。

本文参考《艺术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6月版而作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5: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