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由一张新年贺卡引发的感慨(之二) |
正文 | 2015年元旦前夕,我收到了长安大学教授孙建中先生寄来的一张新年贺卡。因为这么一张现在比较稀少的、打着“中国邮政”邮戳的贺卡,引发了 我对“邮政”的一些回忆,引发了我的一些今昔对比,引发了我的一番感慨,故而写了一篇《由一张新年贺卡引发的感慨(之一)》的短文。文章写了,然似乎言犹未尽,想起了孙建中先生,尚有一些话想说,故继续发一些感慨吧。 孙先生生于1931年,陕西省潼关县人,长安大学教授,曾任该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主任。孙先生一生兢兢业业、勤奋好学、博学多闻、学术造诣很深,在教学和科研上成绩卓著,尤其在第四纪地质和黄土学研究方面更有突出贡献,业界著名,为诸多学术机构理事。孙先生笔耕不辍,有地质论著近百种,尤其是退休以后,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十数载,完成了以他为主要作者的《黄土学》专著。这部220万字的上、中、下篇鸿篇巨著,是一部全面总结国内外半个世纪以来黄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出版以来,受到业界的普遍好评。 我参与了《黄土学》下篇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略知孙先生为《黄土学》专著而付出之体力和精力的巨大。 为编写《黄土学》这部专著,孙先生不辞劳苦进行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并广泛涉猎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真可谓历尽了艰辛。 为编写《黄土学》这部专著,孙先生不顾年老体衰,常年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撰写书稿。撰写过程中,还动员其妻子、儿子、儿媳、学生、朋友等协助他的工作。 大家知道,大凡书籍出版,或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出版社或报刊是要向作者支付稿费的。一些作家、一些人就是靠写文章所得稿费维持生计,靠写文章、靠稿费“发了财”的也不乏其人。我自己在二三十年前,曾经写过近百篇地质论文和科普文章,当其在报刊上刊出后,就会有稿费给我寄来。我参与撰写的《陕西黄土的工程地质研究》专著出版后,同样也有稿费付给了我们作者。 但到了如今,时代变了,科学的东西也被边缘化了,一些科研成果和科技论文出版时不但没有了稿费,要出版还需自筹资金。《黄土学》篇幅宏大,出版费用不是个小数字,身在清水衙门的高校、没有权力的孙先生不像有的人那么有“门路”,因而使《黄土学》的出版遇到了难题。为了能够使倾注了无数心血的《黄土学》得以问世,孙先生千方百计地筹集资金,除申请有限的一些科学基金外,还拉下老脸求取一些有经济实力学生的赞助……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类的学术著作,尤其像地质学等方面的著作,不像文学艺术等作品那样,出版后的销售量十分有限,《黄土学》也不例外。《黄土学》一书除少量销售外,大部分都是免费赠送国内外业内朋友和大型图书馆的。赠送时,都是年老的孙先生自付邮资,亲力亲为。我曾看见孙先生将书一包一包地包装好,然后与老伴一起拉着小小的购物车,一次一次地去办理邮寄手续的身影。 因为没有稿费,孙先生对其它作者,包括我在内,一再表示了歉意。我们这些作者,都是为了地质事业、为了技术业务而奉献了一生的人,在晚年用自己的知识为世界留下点东西,也算一种奉献,哪有计较稿费的! 近年来,我不止一次地去过孙先生家,也曾经在他家住宿过,与他整日彻夜长谈过。孙先生这样一个毕业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专家研究生班的老研究生,一个很有学术造诣的老教授,一个多年来从事基础地质研究的著名专家,过的却是苦行僧一样的日子!孙先生把一处住房让给了没有房子的下一代,自己却居住在租来的房子里……!目睹孙先生的境况,我百感交集!同时,我也不由得想起同一专业的另一位长安大学教授XXX。该XXX其教学水平和科研成就无法与孙先生同日而语,但退休以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被聘为某工程勘察单位技术顾问,并承包一些工程勘察项目,没有几年工夫,有了不菲的经济收入,买了宽敞的商品房和私家车,日子过得比孙先生强多了。这种情况,真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另一版本!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抱怨书刊报章付给作家和作者的稿费过低,殊不知如《黄土学》这样的鸿篇巨著,却是零稿费呢!殊不知如孙建中教授这样很有造诣的资深老教授却还居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呢!孙先生这样的现状,怎能不让人心生无限感慨呢! 但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正不再是一句空话,但愿改革的红利真正也能惠及如孙建中教授这样的一些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们! (2015年1月8日于渭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