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追悼 |
正文 | 闻知三叔公逝世的消息距今已有三天了。今天是出殡日,出殡这一天,亲友、邻里汇集丧家,祭送奠仪,以示哀悼。 灵堂是设在村里慈堂前面的空地上。灵堂是临时搭建的,却也不失庄重。棺柩位于灵堂中央,在棺柩的左边坐的是孝男及男孙辈们,右边则是辞世者的女儿、儿媳妇及女孙辈们的席位。对于这种安排大概是男左女右的封建习俗定下的,也便于这些至亲的人为这位刚辞世的亲人送最后一程。棺柩的前面陈设三张方桌,桌上安照习俗摆放着祭品。 至于灵堂前面则是另一翻世界,有歌有舞连魔术都有。今天,我是以死者亲属的身份来到灵前,怀着沉痛的心情,为三叔公送最后一程。我知道从此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三叔公,恨岁月无情。至于灵前的载歌载舞,也无心情享受,躺在棺柩里的这位老人更享用不到这份殊荣。 我想:儿女们的这份孝心在老人健在时怕是凤毛麟角。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人一旦到了七十,其体内细胞也渐渐衰老,再加上年老孤单,便会时常怀念过去的。而这一切在儿孙眼里也可能产生反感,甚至有些不孝的事情发生。 举目天下,有哪一对父母不对自己的儿女关爱备至,惟恐不能尽其所有。然而,当父母年老时,却有一些儿子互推养老责任、婆媳关系恶化等少许情况出现,虽然只是少数,或许这跟老人有一定的关系,但我觉得这些所谓的理由都不够充分。人老了,难免有些唠叨,或些许“不正确”的行为,可这些不正是你小时候最犯的毛病吗?这时,你是否应该回报一下。或许你无力用大量财富给老享福,但我觉得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好言一语三冬暖,一声真诚的问候,一次需要的搀扶,都足以慰藉一颗孤老的心。 祭礼以亲朋好友祭拜,与讲诵祭文为主。 礼毕后,便男前女后及辈份列成队伍,而我属于男孙辈,所以自然排在队伍的较前位。再加上乐队、车队便组成一支隆长的送葬队伍。整个场面可以说豪华至极。而这些真的只是为老去的人备下的,还是尚在的这辈人?如果是后者,只为出风头、好面子,那我就无话可说了;若是前者,那么只要随便拿个百分比用于老人生前,好好孝顺,则要实在许多,不是吗? 因为要用火葬,送葬队伍把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至村口。接着是由殡仪车运往火场火化,再买块墓地安葬。就这样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呜呼哀哉!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