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融资与隆胸 |
正文 | 从满大街的广告看,现在隆胸的生意很好,爱美之心人人有,女生们自担风险,无可厚非,只望技术越好,失误越少。 现在融资的生意也越来越多,从各地雀起的担保机构、典当铺、投资公司就可以看出。不知道这世道是钱太多了还是太少了?总之让人觉得贫富失衡:有的钱多得没处花,要干事的却没钱,于是各自挖空心思找门路……相比于女人隆胸,融资总让我觉得心虚,社会经济似乎成了一个靠隆胸长大起来的乳房。 现在做生意不融资就不能做大已经是共识了,借债做事成为公理,企业资产负债率为O是会被笑话的,60%是冠冕堂煌,可是还钱却每每成不了气候,于是事情就多了。许多大企业表面做得风风光光,一派繁荣,可是活在其间的不管是高层老板还是一线员工却不得开心。多少人豪车豪宅,灯红酒绿,却不得不奔波讨债、逃债,或进出公堂。员工也承担着巨大的业绩压力,身心疲惫,连银行也闹“钱荒”,每到年底,各业就是催债和逃债的节奏,如杨白劳再现。经济文明进步的表现似乎就是让赚钱越来越依赖金融手段而非诚心实干,研究金融的人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高,一线的技术人员越贬值,直到象农民一样。 “做大做强”是生意人的理想,只是当下靠融资做大的不少,做精的却不多。最近似乎有点融资难,历来融资成瘾的企业便觉得不好过,不少老板感慨“不融资是等死,融资是找死……”。金融工具的副作用已然显现。 对形形色色的财经理论,我是门外汉,但我总觉得生意上应该有一根朴素的底线:量力而行,做我所能做好的,不一定非得做多大,却要是实实在在的。融资做事多数怀着博一回赌一把的心态,难做到守信用和风险的管控。多少企业把上市当作追求,但动机和手段都值得怀疑。 信贷危机是怎么来的?---经济学家可以用上几百专业术语,高深地分析一番,其实说到骨子里,就是越来越多的人不遵守“诚实守信”这个朴素的商业规则,集中成一个字就是“贪”。 十几年前,信用卡是奢侈的,门槛高,能办的人不多,不知为何,此后就越来越容易,现在是满大街求人办信用卡的。办卡是越来越容易了,不知大伙的信用是不是也越来越高?!…… 也许有人觉得,若都如我这般见识,大家都回到了农耕自给自足的时代,其实我并不是反对借钱做生意,只是感到当下融资的疯长和诚信文化不在一个水平上,甚至是背离的,也就不靠谱了。借贷双方常常就象设给对方的一个套,信用这个环节一旦出问题,必把双方都套累,套死。 女人隆胸,美了自已,即使不成功,也损不到别人,可是融资就不一样了,是群体性的双韧剑,富饱一小撮,也可能杀倒一大片。 社会的和谐,物质财富是基本的指标,可是绝不是大富与大悲的共存,更多的是社会大众的平和与心灵的安宁。此前曾写过一篇文字《“养人”的公司》,我说做企业首先应养老板,再就是养员工,然后有益全社会。这虽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却应是生意人的正当追求。当下许多企业靠借债度日,盲目地做自认为赚钱却并不擅长的行业,骑虎难下,徘徊在借钱与还钱的怪圈中,难免搞得焦头烂额。 “无债一身轻”对生意人和普通人都是适用的,如今许多的催毁生命的极端事件多与债有关,把命搭在债上,真是不值! 俗语“打铁还需自身硬”,靠“融”与“隆”所能带来的只能是虚假的繁荣。风吹浮尘,只有那些实实在在的沉淀才能留到最后。 高世麟(2014.03)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