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法治:从“和稀泥”到“依法解决”
正文

10月20日至23日在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是首次在中央全会上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观察家指出,“史无前例”的四中全会将推出依法治国的“升级版”。(新华网10月21日)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晏子春秋·谏上九》中“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就提到了“法治”对于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可当时的社会体制决定了“人治”重于“法治”,经过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王权统治,新中国成立虽已超过一甲子,但在历史长河中仍很短暂,社会要全面实现法治中国,仍然阻碍重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经过六十多年几代领导的不懈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已有数年,但由于我国各项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社会体制还没完全形成,政府“和稀泥”的现象时有发生。“和稀泥”即是遇到争执、纠纷不问是非对错,一味调和、折中,比如有人犯了刑事罪行,就应该由公安机关侦查,检察机关提公诉,这都是政府维护公共秩序和国家法律尊严的责任义务。然而实际工作中,政府消极应对,不按法律工作流程办事,采取观望、“劝说”的办法,从人情角度签订解决协议的不在少数,这都违背了法律的本质。

政府“和稀泥”的做法直接导致全社会出现“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法、信上不信下”的氛围,让人对“权力”敬畏大于对“法律”的尊重,认为政府不是法律和秩序强有力的维护者,而是一个没有是非观念的和事老。长此以往,必将出现无政府状态的严重后果。

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人类社会是复杂的利益型社会,不同的人和群体之间,存在着多重的利益纠纷和矛盾冲突,而法治正是为利益冲突的化解提供了一整套缜密而精细的制度安排。

十八大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再次彰显中国共产党的英明与智慧,这不仅是对千百年来有着法治思维和主张先辈们的思想传承,也是构建公平正义、文明和谐法治中国的有力保障。期待未来政府不再用“和稀泥”的行政方式来解决问题,一切从法律的角度出发,变“人治”为“法治”,依法解决各类社会矛盾,使利益各方都回归到法治中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上,中国就一定能走向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时代。(文/顾艾萌)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5: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