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梁原川,洞山烽火忆狼烟 |
正文 | 漫步在梁原的山水之间,望着玉带一般蜿蜒东去的黑河流水,宽阔丰腴的川道、地势缓和的北坡和曲折隐晦的一道道南川,追溯历史的苍凉遥远,让人不由得想去探索、去思考人类生存的足迹是如何遍及每一片苍凉之地,每一道藏龙卧虎的山脉是如何进入道家的风水学说。 2010年的那个晚上,当夜修梯田的铲车一不小心铲破了一座唐代古墓,里面出土的唐三彩器皿一下子吸引了文物贩子、农人及官场的无数眼球,谁都想亲眼目睹一下这批文物的风采,谁都做着一个拥有一件稀世宝物的黄粱美梦,鹞子涧的穆斯林以神圣的虔诚祈祷着这些宝物能给伊斯兰臣民们带来希望和好运。这些都是尘埃,当尘埃落定,没有几个人能亲眼目睹宝物的光彩,便在公安的保护下进入了县城的博物馆,因为这是灵台之灵,是民族之林立的见证。 这些让我想起了唐德宗贞元二年,即公元786年的那场战争。当时吐蕃以数万兵力进犯中原,抢占了良原古城。在梁原境内烧杀抢掠,古城成为一片废墟,正如清朝县令黄居中一首诗中所云:“梁原在县西,踯躅马留蹄。山盖神皇殿,水流廓顺溪。当时云屯屯,今日草萋萋。半作农耕地,喝呼付一犁”。 李原谅祖籍安息(今伊朗),唐朝德宗时,任华州刺史。李原谅本姓安,因幼年时是宦官骆奉先所养,改姓为骆,名之光。他早年从军,后官至镇国军副史,驻防潼关。贞元三年,即787年,李原谅和副元帅浑瑊率军与吐蕃会盟激战于梁原川。会盟之日吐蕃伏兵突然袭击,扑杀了唐会盟官,浑瑊单骑逃遁。幸好李原谅早有准备,救出浑瑊。唐德宗为此感激赞赏李原谅的谋略和善战,赐他李姓,改名原谅。贞元四年,即788年,当时为武康郡王的李元谅出任陇右节度使时,通过一场激烈残酷的战争,收复并镇守良原城,以抵御吐蕃的侵犯,从此泾河流域的整个陇东地区才获得了长久的安宁,西域外族被李原谅的神威震慑,再未敢进犯。当时华州(今西安一带)百姓通过行军司马董叔面为李原谅立碑颂功。史书记载李原谅这场战争很简单,事实上这场战争打的应该是非常激烈残酷。因为吐蕃叛军用的是主力部队,是重兵,李原谅用的是少量官兵加上多数临时组建的民军,能取得数次保卫华州战役的胜利,那必是浴血奋战,几乎是倾城全民抗击叛军的战斗。否则也不会有竖碑颂功之事发生,这块碑也不会千秋传承保护至今。这是一次军民同心抗敌的历史壮举,因此潼关也有李原谅的墓碑。 从此李原谅在古良原开垦农田,大力发展农牧业,羊肥马壮,粮食丰收。军队长期驻扎,成为良原镇,至于梁原北塬的安姓是否是李原谅的后裔,暂时还无法考证。但李姓肯定与他有关。李原谅62岁时坠马身亡,死后被唐王以烈士的身份赠司空,谥号“庄威”。如今官村的枣林社还有李原谅墓,民间称为“枣阙”。 历史绵延了几千年,梁原街道南面的洞山上有烽火台,半山上有古庙宇遗址,至今是人们祭祀山神的地方,作为生存在梁原川里的梁原人,大概从那个时候起,为了求得平安的日子,逢年过节或平日里就把祭祀山神作为防御战争的一种信仰,体现了人们向往和平安宁的美好愿望。 梁原乡政府、梁原中学和中心小学的教学楼对面正是洞山的烽火台,当梁原的子孙们每日面对朝露,朗声读书的时候,不知还有谁能幻想历史的真实面目,居安思危,以沉重的历史责任感来担负起现实的压力,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以勇敢和坚定的信念来传承香火,延续这世世代代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