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绷紧纪律弦,廉洁过“两节”
正文

中秋、国庆“两节”将至,在大势宣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大背景下,关注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节日“四风”反弹现象又成为社会的焦点。近几年来,个别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养成了“逢节必送礼”等一些腐败陋习,甚至还把节日变成变相行贿受贿的保护伞,个别习惯于搞权钱交易的领导借节日之名大肆敛财,并美其名曰“礼尚往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绷紧纪律弦,过好廉洁节”呢?

我觉得应从三个方面做起:第一,要撕破“礼尚往来”这层“遮丑布”。其实,“礼尚往来”是指在接受别人的礼遇之后必须报以同样的一种礼敬,是在人际交往中一种平等友好的良性循环,更是一种道德与修养的相得益彰,而不是权钱交易的“黑市场”。在《庄子?山木》篇中有“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之说。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只有清心寡欲、淡泊明志,不以权谋私、不以利相交,才不至于去违纪违法而给自己带来祸患。说到底,这也就是“严以修身”所要具备的基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老百姓赋予的,是老百姓给予自己最大的“礼遇”,而自己还之与老百姓的“礼敬”就应该是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地为老百姓办事,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严以用权”的道理所在。党员干部要切实把“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而不是为群众办点事就要向群众“伸手”,或者是以一些“潜规则”暗示或迫使群众向自己“进贡”。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是用来换取个人利益的筹码,国家的利益和公共资源不能随意用来做所谓“礼尚往来”的腐败交易,要自觉的撕破所谓“礼尚往来”这层遮丑布,把权力运行置于阳光下。

第二,要发扬“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的光荣传统。“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共产党人打江山和治国理政最为立竿见影的法宝之一,其中“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一条纪律永远不会过时。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光荣传统渐渐在个别党员干部的意识中消失,有的甚至还成了“吃拿卡要”的“拦路虎”,不仅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离间了党群干群关系。要真正的做到“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上好“严以律己”这堂课,要使党员干部弄清三个问题,一要弄清党员干部既是权力的执行者又是权力的监督者,不要在权力问题上出现“监守自盗”的行为。二弄清广大人民群众是自己的服务对象而不是索取对象。三是要懂得尊重和珍惜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财富。经济建设中的每一项成果,都凝聚人民群众的血汗。共产党人要善于换位思考,当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时,你会乐意用自己的创造的财富去供别人肆意挥霍吗?只有多换位思考才有可能得到更多的良心发现。党员干部要以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优秀党员干部为榜样,把群众当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公仆,始终做到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做新时代“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好干部。

第三,要畅通监督渠道,严格执纪问责。十八大之后,中央以高压态势在全党开展反腐运动,从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巩固,再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深化,都是在向“四风”问题亮剑,中央对于顶风违纪者实行“零容忍”的态度,目的就是为了营造清风正气的政治环境。在“两节”来临之际,我们不但要有防止“节日腐败”的措施办法,同时要畅通各种举报、监督渠道,要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纪检部门要发挥监督执纪问责的正面作用,重点防范节日期间党员干部参加各类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车私用、违规发放福利等问题。对顶风违纪的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绝不姑息。

“两节”将至,在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身上彻底铲除“四风”顽疾,已不是“纸上谈兵”,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切实绷紧纪律之弦,从自己做起,认真对照中央的八项规定和省委的九项规定,用实际行动维护党的形象,用实际行动营造“两节”的清风正气氛围,确保做到廉洁过“两节”。

作者:刘非夷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8: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