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烟波玉·时逢端午登龙潭山 |
正文 | 时逢端午登龙潭山 2019年6月7日 不少崇丘, 散落着, 经常风读。 龙潭山, 孤峰突起, 域中惟独。 易被登临高有限, 难于踩踏低无蹙。 自出现, 就势相雄巍, 边归服。 栽树日, 曾抵触; 成材后, 新装束。 因遍岭青松, 林区名录。 即使平时都去上, 每当重五还来复。 将升攀, 又恰巧端阳, 濒山足。 注: 龙潭山,位于河北省平泉市黄土梁子镇境内。龙潭山,海拔890米。“山是和尚头,雨多洪水流,有山无柴烧,用材更发愁。”说的是过去的龙潭山,过去这里是荒山秃岭,兀石覆盖,难觅绿色。1954年,为响应国家号召,黄土梁子林场建立,立志造林植绿,阻断风沙。李文儒和8位铮铮铁骨硬汉来到了这片偏僻贫瘠的荒山秃岭。1955年春,9个人带领群众,研究种植“靠山苗”完成了800亩油松植苗试验,秋天验收成活率达90%,800亩荒山盖上了绿毯。后来,黄土梁子林场运用“小反坡”植树法栽油松100多亩,成活率高达90%。4年后,4万亩石质荒山全部绿化,从此彻底消灭了场区内所有荒山。黄土梁子林场发明的“小反坡造林”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此项技术的应用推广破解了石质山区阳坡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有力提高了造林质量,加快了林场造林绿化速度,对燕山、太行山植树造林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全省加快荒山绿化步伐提供了成功经验。黄土梁子林场还探索出了“春夏秋”三季造林常识:“阴坡松,阳坡槐,沟堂两岸栽棉槐”、“刺槐春栽秋不栽,秋栽冬冻不成林”、“深栽实踩不窝根露根,埋土堆防寒又防兔”多项造林经验。1986年,在河北省林业会议上,省林业厅提出了“机械造林学塞罕坝、山区造林学黄土梁子林场”的号召。至今六十多年来,寒来暑往,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山秃岭,变成22万亩人工林海,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0.6%到71%,成为河北省第二大人工林场,黄土梁子务林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与担当,闯出了一条荒僻石质山区科学造林育林新路。苦心人,天不负!黄土梁子务林人用行动证明:再难,树都能一棵棵栽出来;再难,绿色奇迹都能一步步干出来。黄土梁子林场被中国科技创新专业委员会定为“生态共生示范基地”。2017年4月,被中国林场协会评为“全国十佳林场”。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