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筑梦中国》》民族之梦 |
正文 | 《筑梦中国》构筑民族之梦,浸润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厚重的历史文化,饱含着百余年来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热血与汗水,代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声与期盼。可以说,无论披荆斩棘的先辈还是砥砺奋进的今人,所有的努力和梦想,都是为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梦中国》,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激发着华夏儿女再书写气势恢宏的民族之梦新篇章。 9月21日,山西省委党校读书楼会议室,座无虚席。第21期正处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全体学员,正在观看由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整部影片使人悲喜交加、百感交集、心荡魂牵、耳目一新、思绪万千。让我们对我国近代百年的沧桑变化得以全新了解,并由衷的感到是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发奋图强,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一条伟大之路、筑梦之路。 《筑梦中国》分“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共7集。每一集都是那么的主题鲜明突出,版块脉络清晰自然,叙事说理恢宏大气,以事论理形神兼备。该记录片内容丰富凝炼,史实性极强。特别是把握探路寻路、追梦筑梦的历史主线,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叙事生动感人,教育性强。解说思维严密、朴实生动,注重用历史典范文物和历史典范细节说话,一些故事细节令人难忘、发人深思、感人肺腑、刻肌刻骨、给人力量。 伟大的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从伏羲明道到精卫填海,从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从始皇统一到汉唐盛世,从富庶大宋到繁华明代。勤劳的华夏子孙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民族志气。中华民族的历史,曾让世人钦慕、万国敬仰。然而,只沉迷于当下不进取、不奋斗,狂妄自大便会丧失所拥有的一切。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历史,便是最好的警训。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无疑是中华儿女每个人心中永远的酸楚和疼痛。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用洋枪洋炮,把大清帝国打落到万丈深渊,从此国门洞开、腥风血雨、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贫困就遭欺凌,落后就会挨打。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践踏我景秀河山,奸淫我妇女姐妹,杀戮我中华同胞,抢夺我金银财宝。灾难深重的中国民族内忧外患,无约不损,无战不败,国破家亡,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危如累卵、大厦将倾的关键时刻。 林则徐怀有强国、报国的誓死决心,却发出了“几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的哀叹,他的“虎门销烟”,以及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无不体现面对他国列强侵略的最初抗争以及第一代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呼吁。还有邓世昌、张自忠、关天培等,在抗击外寇侵略中,奋勇杀敌,壮烈殉国,荡气回肠的光辉形象……。 然而,在那个“狮睡”时代,林则徐的呐喊却像一片树叶飘落到大海,无数英豪的献身,没能引起统治阶层的一丝涟漪。 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启了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开启了被列强侵略与压迫的屈辱历史。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儿女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种种探索,中华民族的前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强盛,推翻压迫也进行了无数次鏖战。无论是清王朝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甲午海战……,都没能改变中华民族被压迫的苦雨凄风,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在了深深的迹印。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历经几代能工巧匠,几多血汗铸就,荟萃了世界园林艺术的精华,却在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三天三夜的大火之中。侵略者的狂热、残忍、狞笑和战火,焚毁了清王朝官吏那心头虚幻的“上国尊严”,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烙上了深深的伤痕,也惊醒了中华民族更多的有识之士。 《马关条约》签署一年后,谭嗣同写下了“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道喊出了中国人的悲怆和忧愤。 甲午战争显现出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和中国的贫弱无奈,助长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觊觎之心。中国民族面临着随时被帝国主义列强蚕食鲸吞、瓜分豆剖的危机。 1900年前后,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义和团运动。为镇压义和团并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1900年,英、美、日、俄、法、德、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巍峨的紫禁城太和殿中,清王朝皇帝的龙椅,成了侵略者摄影留念的道具,中华民族的兄弟姐妹,成立侵略者杀人的竞技比赛。西方列国的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战后所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不平等条约体系完整化。中国!一个曾经伟大的国家,已经完全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革命军》、《警世钟》、《猛回头》,一篇篇檄文,在二十世纪初,呐喊出新时代最强音。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国的出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发起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革命纲领。 “男儿在世,若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方声洞在广州起义前写给父亲的绝笔信。明知必败、必死仍然起义,这是属于一代人的青春之歌,也是属于一个民族的精神之魂。 广州起义失败后,辛亥革命发起了,犹如一道闪电,划破暗夜中的长空。它是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着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变革。但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它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势力支持下,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 前人的冲锋与失败,后人的承接与助力,它的屈辱史和抗争史是多么震撼!更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迫切寻求伟大复兴的民族,是如何一步步求变,一次次求新。一只沉睡的亚洲雄狮,正在醒来! 长夜难明赤县天,风雨如磐暗故园。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究竟在哪里?那个是带领中国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先进力量,又将如何揭开历史的新序幕呢? 山回路转,绝处逢生。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才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在毛泽东思想的统领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的有志之士赴汤蹈火、所向披靡,以气吞山河之势,克服了前进中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华民族站了起来。 正如毛泽东豪迈宣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新中国成立仅仅八个月,无论内政还是外交,都已经展示出朝气蓬勃、蒸蒸向上的局面。然而,就在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信心百倍、百业待举的时候,又有战争不期而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随即美国第七舰队悍然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十月,美军越过“三八线”,直接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面对严重局面,新生的共和国,决策异常艰难。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断。在这次残酷的战争中,敌人使用了所有现代化武器。而我志愿军靠着英勇顽强、舍生忘死、敢于胜利的拼搏精神,打出了新中国的军威、国威,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进行了五次重大战役,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的中国人,在那个年代,发扬了“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民族气概,创造了无数个神话般奇迹: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飞机、第一辆卡车……。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国人民,不断树立起新的里程碑。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1月30日我国第一代远程战略导弹东风-4试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两弹一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在那个艰苦创业的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战士雷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任劳任怨的平凡掏粪工人时传祥,为保护集体财物与风雪搏斗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等等,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最好注解和诠释。他们的名字被人们争相传颂,至今耳熟能详。英雄的篇章,书写在中国的大地上,焕发起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精神力量。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基础和物质基础,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前提。 1976年10月“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人们也开始思索中国的未来。 “中国只要不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能改善人民的生活,走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 这是邓小平面对国情发出的划时代最强音。他重新激发起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梦想的创造活力,引领着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睁眼看世界。在美国,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在亚洲,日本扶摇直上,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而靠吸引外国资金和技术实现了经济腾飞的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成为亚洲新兴的发达经济体,被称为“亚洲四小龙”。而此时的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年动荡和内乱,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十亿人口的国家,还有两亿多人连基本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正期待着一次转折性的重新出发、重新腾飞。 1977年,五百七十万青年走进了高考考场,尽管只有不到三十万人得偿所愿,但是它却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那一年,数学家陈景润成为全民皆知的数学家,知识的价值重新得到尊重。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这对于发展我国科学事业,有极其密切的系。”重视科技,尊敬知识,培养人才的春天来临了。 社会之变,舆论先行,解放思想,求真务实。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了“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禁锢,在全国引发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声。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神州大地,犹如万物复苏般生机勃发。 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序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逐步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像雨后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以其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全新姿态吸引了全世界重新审视的目光。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相继成立,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一个全新、自信、渴望学习和交流的中国出现在世人面前。 继毛泽东思想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第二次飞跃,结出了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光明的新路,开启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发展奇迹。 中国人民紧紧跟上了世界发展潮流,我们的国家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大度和可亲。 改革开放也为中国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港、澳回归和海峡两岸统一问题创造了条件。 1982年9月22日,一架英国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舱门打开,一位女性走下舷梯,她就是当时以其强硬、干练的领导风格被称为政坛“铁娘子”的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她曾在回忆录中记录了她这次访华的目的:“我们想要的是在1997年后英国人能够继续治理香港。”为此,英国人经过了整整三年的准备。 这是一场被称作硬碰硬的谈话,中方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坚持立场,毫不让步。 邓小平说:“不迟于一、两年的时间,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这个决策”。“如果在十五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迫不得己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 1984年12月19日,历时两年二十二轮的中英谈判,终于结出果实。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世界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制度创举。不仅使香港问题、澳门问题顺利得到解决,也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台湾海峡两岸同胞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实现两岸统一,符合所有中国人的利益。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湾政策的重大发展,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探亲”“寻根”,成为流行于两岸之间最热门的词汇。长达三十八年的两岸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了,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中国推动国家现代化的魄力,迸发出耀眼的活力。但是改革也不可避免地与旧体制之间发生着尖锐碰撞,破除旧体制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逐渐积累并触及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国内外发生严重政治风波,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严重挫折。面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人们的关注焦点指向了未来。社会主义还行不行?改革向何处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继续推进?一个个疑问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在此紧要关头。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对于如何看待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邓小平又提出:“不要搞争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发展才是硬道理”。 “再耽误不得了!”邓小平说得斩钉截铁。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在改革开放的重要关口以他特有的改革精神为中国指明了道路,将这个国家再次引入了历史的快车道。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使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端是四大发明,一端是奥运五环,《复兴之路》展览前厅的浮雕,勾勒出中华民族的历史轨迹。拥有着灿烂古代文明的中国,在近代以来遭遇了严重的危机,经历沉沦与抗争、奋斗与崛起,终于迎来了当代中国的辉煌。深藏于中国人民心中的民族复兴梦想,终于不再是空中楼阁,而犹如地平线上跳动着的朝阳,喷薄而出。 2012年的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刚刚闭幕半个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前来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一幅幅图片,一张张图表,一件件实物,一段段视频,把人们带回了近代以来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难忘岁月。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踏上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在国家博物馆这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荟萃的殿堂,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昭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这一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内涵。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越是接近梦想,越需要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智慧。新一届领导人将如何带领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去圆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梦呢? 2012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赴外地考察,第一站选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在这次轻车简从、不封路、无列队、没有警笛开道。深圳之行展示的新作风,向全党发出了改进作风的明确而又强有力的信号。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千秋基业仗民心,党的作风关系民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打铁还需自身硬。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向“四风”问题开刀,作风建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2013年6月,一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重大成果。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在铁腕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的同时,中央重拳惩治腐败,“老虎”“苍蝇”一起打,依纪依法查处了一批腐败分子。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极大提升和振奋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凝聚起了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高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为中国一步步走向辉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正如习近平所说:“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建设的各层次各领域,都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向着制度化、法律化不断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回应着公平正义的群众诉求,诠释着现代治理的题中之义,激发着改革发展的前进动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中国的宏图正在徐徐展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勾勒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中国发展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而不是什么威胁。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支撑点是发自亿万人民内心的信仰。回顾中国的历史,展望未来美景。《筑梦中国》这是一部不断唤起自信、凝聚自信、坚定自信、升华自信的发展史。自信既是中华民族顽强抵御外侮、争取翻身解放的信念寄托,也是坚持改革开放、勇于探索新路的内在定力,更是致力民族复兴、祈盼美梦成真的力量源泉。我们的道路自信,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依据,来源于建党以来长期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来源于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来源于对民族命运和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 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筑梦中国》向世界宣言:只有中国共产党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刻起,就勇敢担当起伟大复兴,这一使命。“中国梦”不是乌托邦式的“桃源梦”,而是惠及民生的幸福梦,民族振兴的强国梦。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劳伦斯?库恩最近在《人民日报》撰文称:“只有理解了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他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适宜中国。为了更好地让世界理解,中国共产党正自信主动地走向世界”。 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我们的拼搏,决定国家的未来,每个人的梦想汇成“中国梦”的汪洋,汇成整个国家的、民族的“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梦与世界发展与进步息息相关,实现中国梦,意味着约占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将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中国实现梦想的过程,也是进一步扩大开放、与世界各国分享更多发展成果和发展红利的过程。 “梦想是指引人类前进的灯塔”,“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少年英雄霍去病的梦想;“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是少年毛泽东的梦想。国家之梦,反应国民之梦;个人之梦,融为民族之梦。 《筑梦中国》筑起民族之梦! 作于山西省委党校培训期间胡贵成 笔名:笔墨丹青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