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有感于登毛泽东的家门“难”
正文

有感于登毛泽东的家门“难”

方敬军

前不久,利用周末我和爱人到湖南韶山冲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感慨良多。

第一天,我们由石家庄乘高铁到达长沙湘江橘子洲头;次日,由长沙乘高铁来到了韶山。

那天,天不作美,刚到韶山,就下起了大雨。我们就赶紧到附近的图书馆避雨,并询问管理人员到毛泽东故居还有多远,她们说:“出了图书馆大门,往前走5分钟路程就到了!”我跟爱人悄声说道:“不用着急了,离得很近了。”雨停后,我们按照指引,果然很快就到了韶山冲——毛泽东同志的故居前。爱人抓紧排队用身份证取票、验票之后,我俩就加入到参观的长龙队伍里(固定的栏杆呈龙形状),随着庞大的人流向前挪动。在这长龙队伍里,人挨人、人靠人,有男的、有女的,有年长的、有年幼的,还有几个月大的孩子被大人抱在怀里。此时雨过天晴,天气特别热,人人都大汗不止,不断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尽管如此,这里却没有叫喊声、抱怨声,更没有拥挤和推搡,秩序良好。

我们在这长龙队伍里足足挪动了80分钟,才有幸到了毛泽东故居,然后又到了毛泽东同志少年时代参加劳动的晒谷坪,最后上山到了毛泽东同志父母的墓地,鞠躬致意。下山再经过毛泽东故居时,我特别留意了一下,本来通往毛泽东家的路仅几十步远,两点一线一两分钟路程,我们却在长龙队伍里足足经历了80分钟的焦急和期待。

登毛泽东的家门还真难。本来非常短的路,却花费了80分钟,走过九曲回肠路,才能一睹伟人故居的风貌。近在眼前,却苦苦追寻,我想这可能是景区管理人员从实际出发,为疏浚人流并保证参观的井然有序而进行的科学设计吧。不管怎么说,要近距离感触伟人当年的住所,探究一下是什么样的环境诞生和养育了“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领袖,还真要付出体力和心力。

记得去年到西柏坡参观,刚一下车,就看见了毛泽东生活馆,心想,把别的景点看完了,最后再到毛主席老人家的生活馆参观吧。可是,带着爱人、孩子,倾听讲解,拍照留念,有时甩掉他们一个人驻足凝思,到中午时才转完领袖风范雕塑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防空洞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旧居,等午餐过后,转完西柏坡纪念馆已是下午4点多了,我们赶紧赶到毛泽东生活馆,才看完毛泽东小时候的一张照片就被告知关门时间到了,不得不依依不舍地走出来。没有尽情参观毛泽东生活馆,一直是我的一个未了的心愿,一个纠结的遗憾。

登毛泽东的家门难,面对这样一个伟人,其身如树,其笔如椽,其思如流,其业如山,要去零距离地感触他,追思他,理解他,景仰他,传承他,还真是不易。那个在自家门前池塘边写下“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的大气魄少年,那个阔别还乡吟咏“别梦依稀咒逝川”的花甲老人,那个“赤橙黄绿青蓝紫,‘我’持彩练当空舞”的东方伟人,至今还以一种神奇的魔力吸引着人们去探究,去追随。毛泽东,这个从韶山冲走出的胸怀大志的少年,与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苦苦探索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带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长期以来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及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背后,是他一家就有6位亲人为中国革命付出了生命的事实。

故事已让人震撼,而思想更让人因臣服而彻底融入。毛泽东同志的伟大更在于他一边在做,一边在思。他的思想因前瞻而引领,因深邃而厚重,因博大而永恒。登毛泽东的家门,如同登山,登一座思想的山,一座精神的山,能不难吗?

但是,凡到毛泽东故居来参观,接受一种精神的洗礼,一次思想的朝拜的人,应该都不畏难,不拒难。正如毛泽东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由此我想到,当今有的人在现实的享受中沉醉、迷失,忘记了历史从哪里来,自己从哪里来,新生活从哪里来,难道是陷入了由生活易而修身难、由观念多而信仰丢的泥潭吗?

看着这些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望着那条络绎不绝、源源不断的“人龙”,从各种肤色的汇聚中,从沉静、期待的目光中,我读到了魅力,触到了民心,更体会到了一种迎难而上的攀登精神,一种攻坚克难、胸有成竹的坚定信念。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6: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