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埋在心里的疼
正文

? ? 今天看了一片小文章——孩子,以后爸爸会慢慢来。

? ? 文章讲述的是一位父亲,怕只有一岁的儿子消化不好,从他手里夺下了他正啃得津津有味的玉米。儿子失声痛哭,嘴里还含着未咽下的玉米粒,痛哭导致儿子把玉米残渣吸入呼吸道。送到医院,面无表情的医生告诉他孩子要动手术才能把残渣取出,并告诉他一大堆的风险。

? ? 当然,最后有惊无险,吸入呼吸道的残渣顺利取出。这位父亲惊恐之余遂生悔恨,接着是一大串的感想,写出了——孩子,以后爸爸会慢慢来。文章质朴简卓,道出了恐怕是天下所有做父母爱痛掺杂的情感。——“当我们震怒时,往往忽略了,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个孩子,他还不能理解并进入成人的逻辑”

? ? 我由此联想到了我的孩子,在他成长的路上,我也有过至今抹不掉的疼。

? ??那年儿子两岁,出门回到家门口,看到他跟几个小伙伴,在邻居家盖房子剩下的石灰堆上玩儿,浑身上下沾满了石灰面,就像刚从面缸里爬出来的一样。

? ? 儿子见到我,还兴奋的叫了一声“爸爸”,可我当时就像没听见,成人思维的恶魔顿时淹没了这份美好。当然,主要是担心石灰会烧伤他。于是我大声斥责儿子,并抬起脚踢在了他的小屁股上(力量并不大),儿子应声坐在地上,失声恸哭,两条泪河顺着满是石灰的脸瞬间蜿蜒而下。我匆忙抱起他,跑回家中。

? ? 到现在,回家后帮他清理石灰、换衣服的细节已经记忆模糊了,可见到我第一眼他那欣喜的眼神、那一声甜甜的呼喊以及被我踢到后那一双委屈的泪眼至今还刻在我心里。

毕淑敏在她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中也有过精致的论述--“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用成人的思维去看孩子的世界,把我们的思想之树强行植入本该由他自己播种的心田上。我们甚至都能找到打孩子(哪怕事出有因,原则坚守,迫不得已)的一大串理由--诸如:孩子犯错以后,打能让他得到切肤之痛,以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打是爱“......

可那份超过孩子十倍的疼却要自己承受。

作为父亲我不完全赞同父母有恩于孩子的说法,哺育幼崽,并不止人类能做到。我们给他们生命的同时,我们也得到了莫大的欢乐,他们在我们生命画卷上勾描了最绚烂的一笔。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天真烂漫的行为举动经常令我们污浊的心做生命最本真.最纯净的思考。所有爱的不是无条件的。我们对孩子的爱同样也收支平衡.授受相当。孩子不应该作为我们无端的坏情绪的承受者。

本文是在街心公园闲坐时写的,就在准备收笔时,一位急速奔跑的男子正在追逐自己跑上马路的儿子,追上后大声斥责,并气愤的在孩子小屁股上重重的打了几巴掌,小家伙天真顽皮,嘻嘻笑着一脸的“满不在乎”,父亲却跑得呼呼大喘,脸色惨白。我分明从他的脸上也读到了那个字--疼。 2017.4.3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