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拙政园 |
正文 | ![]() (黑风夜话62 拙政园) 大明嘉靖年间,一个叫王献臣的苏州人从监察御史任上罢官回乡,王大人可不象海瑞那样栉风沐雨两袖空空,当官不发财,不如卖白菜。王大人买下了桃花坞东面的一处水田,请了唐伯虎的朋友文徵明作设计,建造起一座像模像样的园林。文徵明利用这块地土质松软积水弥漫的特点,因地制宜以水为主,辅以植栽,竹藤花柳穿插于轩台楼阁之间,山形逶迤,水道蜿蜒,长虹卧波,飞檐流丹,诗情画意尽寓园中,真可谓“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如此意境,“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王大人却故作低调,胡说什么园子是用来浇水种菜以供一日三餐之用的,“是亦拙者之为政也”,拙政园就这样叫开了。 可王大人教子无方,养了崽卖爷田不心疼的货色,一夜牌局王少爷把园子输的精光。赢家姓徐,居行数十年后渐渐子孙衰弱几成废园。清兵入关山河易主,有个叫王永康的苏州人登场,此王出生于破落家庭,父亲早亡,寅吃卯粮,空有一副还算倜傥的皮囊。一天,他实在无聊,便处理起父亲留下的旧纸烂账,突然发现一张结亲的旧帖,原来父亲早年在辽东从军,结交过一个战友,这个战友生了女儿,和王父立了娃娃亲的红帖。王永康仔细看这个人的名字叫吴三桂,这不是当朝权倾一方的平西王爷吗。三十年的旧帖换了一般人也就当文物收藏了,可潦倒的王永康找到了救命稻草,他千里跑到云南找上吴门。吴三桂老眼昏花对着红纸看了半天,也许他真是和王父有过命交情,也许是老姑娘不知什么原因还待字闺中,总之他认了这门亲事,并置办了一份不菲的陪嫁,其中就包括拙政园。王永康穷人翻身,带着老婆回家享福了。有故事说他曾和疑似《金瓶梅》的作者李渔争过戏王,但不管怎样,王永康的幸福生活没过几天,因为吴三桂谋反了,拙政园当然收归国有。 晚清的拙政园迎来了两位姓李的主人。李秀成怀着对“太平天”的向往,成为疑似邪教组织拜上帝会忠诚的一员,他从士兵干起,出生入死屡建奇功,成长为挽太平天国于既倒的中兴名将。李秀成数破清军江南大营,克复苏州,所设的忠王府就在拙政园。李秀成主政苏南,实行轻田赋励工商的养民政策,一时“稻堆蔽场,百货云屯,”,苏州百姓在阊门外建起玉碑一座,上书“民不能忘”。拙政园的下一任主人李鸿章不信此说,专门调查此事,结果人心所实。梁启超后来对李秀成和李鸿章均给予极高的评价,称他们为“近世之人豪”,“秀成忠于本族,鸿章忠于本朝,一封忠王,一谥文忠,皆可以当之而无愧焉。”但两位姓李的都不得安稳,李秀成在死后一百多年的红潮运动中“忠王不忠”;“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的李鸿章更被冠以大卖国贼。历史有时是根据需要来写的。 拙政园是一部教科书,是艺术是文化是历史,我们徜徉在幽回疏密的古园里,也徜徉在时空错乱的历史长卷中,从今天穿越到从前,也从今天走向未来。这是心灵的穿越,每一次穿越都出乎意料,每一次发现都是新感觉。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