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流芳百世因孝道 |
正文 | 流芳百世因孝道 品味贾政(之二) 黄良兴 贾政是《红楼梦》里最懂孝道的人,也是做得最优秀的人,我们读懂了他,就是对他尊重的开始。 孝道包括感恩,是全世界包括动物和植物界都在遵守的一种规则,因为它是天理,也就是自然之理。凡是安定的国家,在这方面肯定有它的规则,虽然用的语言文字不同,但其内涵大同小异。有人以为西方科学很发达,但在道德建设上不如我们,未必。 我们现代的中国人也不必因为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而沾沾自喜,西方英美等国家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的母亲节,就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而设立的,每逢母亲节,做儿女的会送给自己的母亲节日贺卡、鲜花以及母亲们喜欢的精美礼物等,同时,在这一天做父亲的会领着子女们包揽家务,以便让做母亲的有个休息的机会。还有父亲节,按照习惯,这一天,做孩子的通常一大早就起床给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端到父亲的床头,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还向父亲赠送礼物,所送的一般是父亲喜欢的衣服和爱喝的酒。西方国家的首脑们就算是政务再繁忙,难得在父亲节这天与父亲团聚,他们也大都会通过送礼物的方式来表达对父亲的感激。法国总统希拉克曾经给父亲送过葡萄酒和皮鞋,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把唱片作礼物送给父亲;在众多国家领导人中,美国总统小布什算是最孝顺的儿子,2003年父亲节,他把时间留给了自己的父亲,同父亲一起去打高尔夫球,出海钓鱼。他们这样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在做表率,在向美国人大声地传话:“我们要讲孝道”,当然就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礼记?缁衣》) 我们中国最突出孝道的节日要数清明节,它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扫墓俗称上坟,那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人在活着的时候,在中国没有像西方这样的传统节日,我们现在流行的母亲节和父亲节是学西方的。 虽然中国在表面上没有西方那样隆重的感恩节,但自古中国就非常重视感恩,除了祭祀天地和祖先,主要体现在孝道上,就是对还在世的父母尽孝。在这方面,天子与平民没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孝道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它不是一个家庭的事,而是治理天下的大事。所以,中国历朝历代的天子、皇帝,对孝道极为重视并身体力行,有“以孝治天下”的做法。乾隆皇帝对母亲很孝顺,除平时定省问安,率后妃侍膳,每有出巡游幸,多奉皇太后同行。为了母亲,他巡五台,求菩萨保佑长寿,登泰山向苍天祈福,不论南巡北狩,一年四季时令节日,每与母亲共享世上荣华,以尽“天家孝德”。 乾隆在位期间,便曾因大臣李荫樾不愿为继母守丧而将其革职。他认为能尽孝才能尽忠,所以他认为:“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未有不能尽孝而能尽忠者。”可见乾隆皇帝对“孝”的重视程度。曹雪芹设置了贾政努力地做这件事,而且在《红楼梦》里,就数他理解得最透彻、做得最出色。 这里我们引用《孝经?开宗明义》现代译文来说明孝有如何地重要: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孝道的完成,分三个阶段:小的时候,要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长大了,便要充当公仆,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 在整部《红楼梦》里,在贾府,只有贾政做到了,宝玉没有做到。作者创造贾政这个光辉的形象出来,还是突显他在大厦将倾时的无限地悲哀以及忍辱负重的可贵。 作品对贾政小时的交代不多,在第二回通过冷子兴作了简洁的叙述:“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这里的“酷喜”读书与宝玉的“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形成强烈的对照。第一个阶段“小的时候,要承欢膝下,事奉双亲”贾政做得如此到位,看到自己小孩的不肖,就算今天做父母的不心酸吗?长大之后,“便要充当公仆,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还是在第二回“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贾赦袭官在家,而贾政充当公仆,出去做事了,虽然贾政做事方面的能力平平,但在侍奉母亲以尽孝道方面,的确在贾府是为楷模。 当然这个孝也有它的致命的弱点,北静王水溶就看到了,他说:“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昔小王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贾政忙躬身答应。在他无条件地尽孝过程中,也会带来不良的甚至是致命的后果,这不是本文所要解释的问题。 《红楼梦》里最详细地描述贾政“孝道”的有以下几回。 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贾政朝罢,见贾母高兴,况在节间,晚上也来承欢取乐。设了酒果,备了玩物,上房悬了彩灯,请贾母赏灯取乐。”请看,这里写贾政是先国后家,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工作之余,就是尽孝,在家里创设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宜人环境,在一大群的女人和小孩当中,他其实一个非常尴尬的人。宝玉、湘云、宝钗、黛玉等人“拘束不乐”,就因为他一个人的存在,贾母要“撵贾政去歇息”,贾政本来就是要把孝心奉献给母亲,是要“请贾母赏灯取乐”的,但“贾政忙陪笑道:‘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入会。何疼孙子孙女之心,便不略赐以儿子半点?’”不说自己来侍奉母亲,而是要母亲“略赐”一点慈恩给自己,你看他多会说话,所以贾母就要以罚贾政来逗那些拘束的后辈们笑了,“贾政忙笑道:‘自然要罚。若猜着了,也是要领赏的。’”不说自己一天工作劳累,辛苦地来侍奉,而是说“领赏”,“ 贾政已知是荔枝,便故意乱猜别的,罚了许多东西,然后方猜着,也得了贾母的东西。”故意乱猜而受罚,就是要逗贾母开心。贾政“然后也念一个与贾母猜”,“ 说毕,便悄悄的说与宝玉。宝玉意会,又悄悄的告诉了贾母。贾母想了想,果然不差,便说:‘是砚台。’贾政笑道:‘到底是老太太,一猜就是。’”这个举动并不是真的要贾母去劳神猜迷底,而是要母亲开心,然后就“回头说:‘快把贺彩送上来。’地下妇女答应一声,大盘小盘一齐捧上。”东西早就准备好了,从开始非常尴尬的境地中摆脱出来了,贾政一点也不迂腐,很懂心理学,送给母亲的“都是灯节下所用所顽新巧之物”,贾母一高兴,也不撵他走了,贾母一声:“给你老爷斟酒”,就这样,贾政走到了舞台的中央,“贾母因说:‘你瞧瞧那屏上,都是他姊妹们做的,再猜一猜我听。’”在贾母面前,贾政逐一地猜着小孩子们的迷语,当然这些迷语暗示着制迷语人各自的命运,看到惜春的迷底时,心生郁闷,就是这个郁闷细节的处理,也能表现出他的尽孝艺术,曹雪芹没有放过这个细节的描写:“心内愈思愈闷,因在贾母之前,不敢形于色,只得仍勉强往下看去”。“ 贾政看完,……愈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因而将适才的精神减去十分之八九,只垂头沉思。”他心系贾府的荣辱,见微知著,十分忧虑,贾母说:“你竟不必猜了,去安歇罢。让我们再坐一会,也好散了。”,“贾政一闻此言,连忙答应几个‘是’字,又勉强劝了贾母一回酒,方才退出去了。”在母亲面前,就算是如何地烦闷、悲戚,都不敢在语言和面色表现出来,还要劝母亲喝酒,这种修养,在贾府里有谁能做到呢?用贾赦因好色而得不到鸳鸯时在贾母面前那种嗷嗷狂叫的丑态作一对比,贾政的孝就更能突显出来。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难道不需要贾政这样的人而需要贾赦这样的人吗? 在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及读者中,有不少人对贾政拼击最多的就是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对贾政的评价,我以为应该建立在作者的文本上,不要架空文本去发挥。回目里的“不肖种种”,直指宝玉的荒唐不只是一样,不关心仕途与学业,只在园中与一群的女孩玩乐混日子;与外面的戏子琪官相交,还悄悄为其买房,惹得忠顺王府上门找人,也让贾府介入了政治斗争之中,使贾政难以下台;调戏王夫人的丫环金钏,最后她投井自尽, 闹出人命案了,贾政知道勃然大怒才暴打宝玉。作为一个做父亲的,自己的儿子闹成这样,能不打吗?“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声‘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往里头去,立刻打死!’”如果没有“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就是不能表现贾政做人感到的失败、痛苦和绝望,没有“拿宝玉!拿大棍!拿索子捆上!把各门都关上!”的语言技巧,又如何能表现贾政的正直、有担当?在闹到人命关天的事出来了都不教训儿子,还是一个有责任的合格的父亲吗?说贾政是粗暴的朋友应该多多地设身处地反思,看是否符合人物的真实情境再作出评价。“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我们今天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我爹是李刚”,不就是官二代们给家庭带来耻辱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吗?一位国内有名的歌唱家,不也是因为没有教育好儿子而辱及门庭吗?你看,贾政认为自己“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自己没有教育好后代,是一种大不孝,教育儿子也是为了尽孝。“贾政听了此话(王夫人的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伤感,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政苦苦叩求认罪。彼时贾政见贾母气未全消,不敢自便,也跟了进去。看看宝玉,果然打重了。”“贾政听了,也就灰心,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先劝贾母”。“ 贾政听说,方退了出来”。这样的一个忍辱负重、知情达理、识大局、有真爱的形象,我认为曹雪芹写出了贾政在母亲身边是一个好儿子,在儿子身边是一个好父亲的人间楷模,做过父亲的人看了这些真情的描写,我想你应该会流出感动的泪水。 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写贾政给母亲说笑话,“鼓声两转,恰恰在贾政手中住了,只得饮了酒。众姊妹弟兄皆你悄悄的扯我一下,我暗暗的又捏你一把,都含笑倒要听是何笑话。贾政见贾母喜悦,只得承欢。方欲说时,贾母又笑道:‘若说的不笑了,还要罚。’贾政笑道:‘只得一个,说来不笑,也只好受罚了。’因笑道:‘一家子一个人最怕老婆的。’才说了一句,大家都笑了。因从不曾见贾政说过笑话,所以才笑。”真是难为贾政了,“贾母笑道:‘这必是好的。’贾政笑道:‘若好,老太太多吃一杯。’”“说的贾母与众人都笑了。贾政忙斟了一杯,送与贾母。”有谁不想有一个怡养天年的幸福日子?有谁不想有一个像贾政这样的可心的儿子? 第一百七回:“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一听贾母的话,一一领命,心想:‘老太太实在真真是理家的人,都是我们这些不长进的闹坏了。’贾政见贾母劳乏,求着老太太歇歇养神。贾母又道:‘我所剩的东西也有限,等我死了做结果我的使用。余的都给我伏侍的丫头。’贾政等听到这里,更加伤感。大家跪下:‘请老太太宽怀,只愿儿子们托老太太的福,过了些时都邀了恩眷。那时兢兢业业的治起家来,以赎前愆,奉养老太太到一百岁的时候。’”“贾政见母亲如此明断分晰,俱跪下哭着说:‘老太太这么大年纪,儿孙们没点孝顺,承受老祖宗这样恩典,叫儿孙们更无地自容了!’”如果我们人人都有这样的儿孙,你还会觉得不如意吗?社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吗? 第一百十八回,贾母死后,“贾政扶了贾母灵柩一路南行”。 第一百二十回:“贾政扶贾母灵柩,贾蓉送了秦氏凤姐鸳鸯的棺木,到了金陵,先安了葬。贾蓉自送黛玉的灵也去安葬。贾政料理坟基的事。一日接到家书,一行一行的看到宝玉贾兰得中,心里自是喜欢。后来看到宝玉走失,复又烦恼,只得赶忙回来。在道儿上又闻得有恩赦的旨意,又接家书,果然赦罪复职,更是喜欢,便日夜趱行。”宝玉能做到这些吗?这样的一个不能养老送终的宝玉,是今天做父母的想要的后代吗? “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急忙出船,欲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又问道:‘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贾政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贾政知是古怪,只得回来。”你看,对贾政的平和的语言描写,贾政是一个怎样地有大爱的人就浮现出来了。 “过了几日,贾政回家,众人迎接。贾政见贾赦贾珍已都回家,弟兄叔侄相见,大家历叙别来的景况。然后内眷们见了,不免想起宝玉来,又大家伤了一会子心。贾政喝住道:“这是一定的道理。如今只要我们在外把持家事,你们在内相助,断不可仍是从前这样的散慢。”到了宝玉离家出走后,“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我们心酸可怜的贾政,还是一如既往地回到家里,回到现实世界,以儒家的顽强精神,把持家业,鼓励大家过好日子。他并没有因此而颓丧,而是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在当时,就是大孝,在今天,又何尝不是我们心中的偶像? 这个形象直到现在,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重庆一位中学校长,为了教育学生,当着1200多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面,在大会主席台上给自己的母亲洗脚;北大校长下跪为母亲祝寿,这都是无可非议的,有的人也许会认为这是作秀,但“孝道”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脊梁,也是世界各民族赞美的优秀品德。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塑造的贾政“孝”的光辉形象,无论在哪个时代,都不会消失,都值得人们永远传承下去。 贾政的形象不会因时间流逝而减色,更不会因某个特殊的时期的不公正的评价而湮没,因为全世界的人都在证明他所做的这些是自然的规律,是人间大道,他将流芳百世。所以《红楼梦》是不朽的,曹雪芹是伟大的。 2015年写于广东三水。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