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追忆“中学时代” |
正文 | 追忆“中学时代” 今年,正值高中毕业40周年来临之际,遂引动了对自己中学时代学习、生活的遐思和缅怀。故秉笔追思,以作纪念。 1965年下半年,刚开始在本村上小学后,第二年就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一九六六年下半年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每天到学校后不是学毛主席语录,就是开批判会,不是敲锣打鼓去游行,就是出去造反、贴大字报或参加破四旧立四新、拆庙宇打神像等活动。同时,天天不是在学校参加学农基地劳动,就是出去参加生产队的春播抗旱和夏收秋收等生产劳动。到了一九六九年革委会成立,全国开始响应伟大领袖的号召:“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小学开始从六年制变为五年制,当时的六年级学生并到五年级,本人从四年级升到了五年级,实际上是从一年级一下子就跃入了五年级。因为期间正值文革最动乱的时候,既无教材也不上课。第二年即1970年上半年才正式读小学五年级(第十册教材)。实际上小学学历只是一年半,也就是说一年级读了一年,五年级读了半年。1970年下半年经推荐和考试,升入本校初中,当时我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个。本校是1968年刚由周边八个生产大队联办的一所带帽中学,即初中和小学组合在一起。刚上初中后,可以说我也是班上数学成绩最差的一个,当时对解方程常常是老虎吃天,甚至对四则运算都不熟练。实际上,在小学自己只学了加减法,不要说什么小数、分数、比例及四则运算了,连乘除法都没学过。我从小自尊心和好胜心都特别强,因此,当时感到心里压力非常大,经常羞于见人。那时,父亲也在本校任教,所以,每天见了所有老师都躲着走,上课时从来不敢正视老师一眼。回家后,虽整天忧心忡忡,沉默寡言,但决不甘心落后,心里发誓一定要赶上和超过别人。于是,从头开始学习小学内容。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时每天晚上在小煤油灯下要苦学到深夜,上炕睡下后,还在脑子里要过一遍当晚所学内容或在肚皮上演练算术和默写字词。白天放学回家后,在干活时还书不离手。推磨的时候,一边转磨道一边看书,放羊和砍柴挖草时都带着书本,抽空学习。天道酬勤,到初中毕业时,我的学习成绩已跃居全班第二、三名。初中两年半时间,我一直就读于本生产大队这所初中和小学合一的带帽学校。 阳坪生产大队共有四个生产小队,学校位于第二生产小队,距我家(属于第一生产小队,学校位于沟后面)不及两公里,每天上午十点左右和下午五点左右放学回家吃饭。每次放学时全校学生都要安所在区域由值日老师整队集合,然后让校长、值日生讲话或值日老师训话后,才由值日老师喊左右转、齐步走,开始离开学校,被各路队长列队领着回家。一路上必须按队列顺序行走,不得随意越队或离队,一直要走到自己家的路口才能离队独自回去。我们每天到校后,除了上课外,就是参加学校的政治活动(主要是学习毛主席语录和参加批判会)和娱乐活动(主要是玩捉迷藏或文艺活动),每周安排在学校的学农基地劳动半天。春季被带出去参加附近生产队春播劳动,夏季和秋季都要去参加生产队夏秋收劳动。就读初中两年半时间里,因为当时年龄小而活动又多、学习压力也小,故感觉较快乐。 一九七二年底初中毕业时(当年开始转为春季招生,故初中毕业延长了半年),正值所谓教育回潮伊始,自文革以来第一次开始恢复高中升学考试。记得,这次中考是在第二年(即1973年)正月十七日举行,临到考试的前一天晚上,由于第一次参加这样大的正规考试,又住宿陌生的地方,房子也很冷,再加之年龄又小,心里特别紧张,以致通宵失眠。第二天,头昏脑胀地进入考场,答题时稀里糊涂,考完后灰心丧气。回家后,第二天就参加生产队春耕劳动。每天下来累得精疲力竭,有气无力。每天心里想着,倘若考不上,自己年龄这么小,体质又那么弱,以后如何承负这样长期的繁重体力劳动啊。好不容易,盼到二月初八录取榜下来。那天傍晚,我正在大路旁牵牛犁地,看到住队干部骑车从沟里进来后直接去学校了,一会就听到路上前来的人说,高中录取榜下来了,顿时,心急如焚,忐忑不安。好不容易盼到收工后,回家饭都没吃,连夜就跑到学校看榜去了。当我看到榜上有名时,顷刻欣喜若狂,激怀难抑。回家时,一路蹦蹦跳跳,兴高采烈。一晚上,兴奋不已,彻夜未眠。这是我人生中所逢第一次最大的欣喜事。当时,全县两千一百多考生,共录取七百名,我们学校三十九名考生,被录取的只有六名。 刚上高中时,对文化课抓得很紧,但不到一年,又开始所谓反修正主义教育回潮路线,全国涌现出了黄帅、张铁生等反潮流式的人物,学校开始到处贴大字报,经常开批判会,开展批儒评法活动。期末考试时,放假回去写一份调查报告就算考试成绩。此后又开始进行升学推荐,不再考试了。由于当时初高中开设的课程内容都很简单,除了语数外和理化外,不开设史地,只设农业基础知识和毛泽东思想课,所以,中学课程的知识内容短缺太多,并未达到真正的高中毕业水平。高中外语不开设英语,只设俄语。这可能与当时“反苏防修”政治色彩有关。记得当时担任俄语课程的是一位姓刘的关中老师,其教学水平很高。那时,语文课本里面大部分选入的是鲁迅的作品和毛泽东的文章。这两位人物的著作和思想对我一生影响很大。当时每天逛书店,我买的最多的就是鲁迅和毛泽东的书。住校学生,都住宿在学校的窑洞里。每个宿舍10个人,有前后两盘土炕,脚地狭窄,床铺拥挤,活动空间很小。全校住宿学生,每日上下午两餐。到开饭了时间,各班学生蜂拥到大灶门前的本班石台上的饭盆前面排队打饭。每天午餐一人半斤玉米窝或高粱窝,一铁勺土豆片酸白菜,下午每人一铁勺稠糊高粱粥。当时很多学生都处在长身体的时候,每天那能吃得饱,只是维持生存罢了。记得,每周只给供一次半斤的一个白馍,但很多贫寒的学生都舍不得吃,拿到后又以每个三毛钱卖给生活较富裕的学生,然后用以补贴学习或生活用品。我也常舍不得吃,卖后攒下钱买书或缴纳各种学习费用。我是本届高中两个班中逛书店和买书最多的一个,多数钱是靠自己卖馍积攒的。学生们每次列队打到饭后,就三五成群地蹲在身后地上的露天饭场上,一边吃饭一边攀谈。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最难吃的就是高粱面窝头。高粱窝头蒸出来后,颜色黑红不开裂缝,我们常戏称其为摔不坏的铅球,真可谓是味难闻口难咽啊。而今,回味起来当时吃的玉米窝头,比我们现在的白面馍还香甜可口啊,也许是我们现时生活条件好了,吃的白面多了,味觉差了。有时候正当开饭的时,遇上下雨,饭盆上面没有棚帐,雨水就滴进盆里,这时学生照样用搪瓷碗打来饭菜,和着雨水,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当时,并未觉得不卫生、味不好,这可能就是饥不择食啊。当时,除了上课外,还要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文艺活动和到附近生产队帮助秋收。到第二年(1974年)进入高二时,又开始了“批林批孔”运动,自习和课余时间都参加政治学习和批林批孔会。文化课也逐渐不被重视了,中期和期末也开始进行开卷考试了,甚至放假回去,写一篇调查报告也就算完事了。随着政治运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大大减轻了,所以,每天感到非常轻松快乐。 而今,追忆自己的中学时代生活,恍如昨日,历历在目,铭记脑海,永不忘怀。但时光不能倒流,人生不可回头,追忆往事,只能留作记忆。 2014年5月22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