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春日小绪 |
正文 | 我在这熙来攘往的宿舍下依稀看这略显茂盛的无名枝桠上的花朵,不是无名,是我无知,对本草纲目行径里大写特写的花朵都叫不上名字来,也是有些梦游了,有时候突发奇想,想称它为茉莉树,因为这花貌似带有茉莉的性格,没有江西民谣那么文艺,只是以我独有的屌丝气质这样称呼它罢了,话说君子爱竹丶菊丶莲这些具有纯正气息的花朵,那偏偏对这种太招摇的花朵情有独钟的我也应该被批斗一番了,倘若批判喜欢牡丹的人的周敦颐留在现代,也快被我恐惧到断气吧。每次带着世俗的气息瞭望到这片茂盛的丛林时,或许也有点滴落寞了,从最基础的认错花名,到对花朵气息嗤之以鼻的进阶,我快被这个时代遗弃了。 常常念叨着去见识一番这天府之国遗留下的道教文化与自然鬼斧神工并存的青城景色,却一次次在身体耐不住寒冷的高温环境下打起退堂鼓,这一拖,又是一个清秋的季度。 这便来到了春日,这盛世的绝景让我挂念了三个忧郁的季度,一瞬间回到这里,我竟然不知道怎样对待这久违的春日了。就相当于让一个热爱音乐的人进入一个什么乐器都有的屋子里,他可能会欣喜地拿起这件,然后又放下,拿起另外一件,每件都爱不释手,反而最后不知道选择哪一个了。 “嗯,青白江附近的油菜花丛不错,至少六年前那个春天也是这般繁茂的景象,璨黄的密林,青草的香味~~~,龙泉桃花山也可以,至少可以填补那个迷茫时期想去南阳山看桃花却未能如愿的结果,也会幻想摘下马家渡邮局外的那叫不出名字的被我年少无知地称为桃花的花朵。”我无法再寄托那被人用烂的物是人非的情境。即便追溯这无力挣扎的事物的起源,因为这样,我便做了历史的傀儡。 我记不清生命中有多少来来去去的事物了,有的给了我回忆的素材,有的带给我瞬间或喜或悲的情感,大多,只是感伤。晚春也是这样,一株株茂密的花朵凋谢,卷入风中,伴随着雨点碾落到泥里,这对于唐宋代的文人墨客来说,只是一幕怀念故人的戏剧或是对伤春这一风雅行径的一种致敬罢了。 除了那在我生命中不可磨没的回忆外,更多的是那种古韵与曲调并存,杂味和优雅共生的托辞。古诗词历年来被传诵,自有其中的纹路。有时候,千万滴泪水丶一万句哭诉都形容不了的物是人非带来的感伤,然而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一瞬间让人百感交集。古人善于营造和烘托意境,在每一个奇迹丶甚至平凡的时刻都能以构造的形式来描述,然而物质文化发展迅速的今天,大都在百忙之中忘了怎样描述一个时刻的回味,灯红酒绿,也有回味,不过大多都就建立在物质依赖性上的。我从不善于从物质的角度分析什么,只是会陷入当时的情景。不同于花明柳暗,看不清重叠的山水,乍然灵光一现,转过身来,才发现其实是进入另一番秘境了。 这样的行径,大多是恐然无比吧,对此,我更偏爱晚春时候的那种谢幕的感伤,也算是对新的生命的一种寄托吧,异于碾落的狼狈,我反而觉得这种凋零,是花这一个季度的最终诠释:生命反复无常,悲伤与繁华同时存在的体系。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