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最忆老支书 |
正文 | 老支书朱庭松,是我们小山村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支部书记,他从土改开始干起,直到八十年代初病退。几十年如一日,他艰苦创业、一心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带领乡亲们逐步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印象中的老支书头发花白,高高的个子,说起话来和蔼可亲,一身正气,理想与信念、执着与坚毅写在脸上。他是农村支部书记最典型的代表,为家乡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一位好支书,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又是一位暖心的带头大哥。 老家地处鸽子山下,北与黄质山相连,村里地势高,水源条件差,一遇干旱,粮食粿粒无收,人称是“十年九不收,吃饭靠天收”的穷山村。面对如此困境,老支书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带领乡亲们兴修水利,大搞基本农田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率先建起三十瓩机泵站,从三门湖取水,经劳四沙嘴泵站转水后,再由村级泵站将湖水提到最高处的几个生产队稻田里。随后几年,又在郑铁楼、邱家湾、向家湾、朱家湾等地修起大型水库和港坝,解决了全村上千亩农田灌溉难的问题。那时没有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甚至连台手扶拖拉机都没有,全靠人工挑,用硪打,建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水利设施。 那时我还小,没人照看,就跟母亲一起上工地。在工地一玩就是一整天,玩累了,就躺在地上睡。每天清晨,天还没有透亮,就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挑着一担土第一个上堤,那就是老支书。正是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才有了如今旱涝保收的千亩良田,老百姓才能吃饱穿暖。 为了造福于民,六十年代中后期,老支书一头扎在黄质山上,大搞以杉树为主的荒山造林,兴办林场,增加集体收入,他上联系林业局,下组织发动群众垦荒、抽槽、栽树苗,每天坚守在工地上,和老百姓姓一起挥银锄、舞铁镐,饿了啃口干粮,渴了喝口山泉。在老支书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村里两千多亩荒山、岗坡地全部披上绿装,昔日满目苍凉的荒山变成郁郁葱葱的绿色银行。由于加强管理,及时锄草、施肥、打药、砍多头,杉树七八年就成林。 杉树成材后,村里每年砍,每年栽,甪砍伐的收入,先后建起学校、机站、卫生室,小卖部,大礼堂,并购买了大型拖拉机、扎米机、磨面机、抽水机等农用机械设备,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全村儿童入学率达百分之百,及早地摘除了文肓村的帽子,村民足不出村还可以到卫生室看病。 大队部礼堂,简称大礼堂,始建于七十年代中期,是村里地标性建筑。礼堂坐东朝西,占地一千多平方米,门楼雄伟壮观,青砖红砖,所有木料都是村林场提供的。礼堂内建有标准的舞台,并配置长条木椅,集办公、娱乐、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大礼堂,村里定期在这里开展党的政策宣讲,节庆礼仪、文明道德教育,文艺演出等各项活动。我在校入团时还是在大礼堂里宣誓的,并在台上代表新团员发言,这是我第一次走上台前,发表激情洋溢的讲话,现在回忆起来仍历历在目。那个年代,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很单调,能有机会看场电影,或是看场戏,是一件令人十分高兴的事。 小时候,我经常到礼堂里看电影。电影《地道战》、《上甘岭》、《南征北战》看过无数遍。每次有戏看,我就兴奋异常,早早地催促母亲做晚饭,吃过饭后,嘴一抹,丟下碗筷,就一路小跑到礼堂里占领有利位置,天还未黑,我就傻坐在木椅上,直到节目开始。那风靡一时的《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革命样板戏的台词或唱腔我耳熟能详,现在哼起来仍有板有眼。 老支书带领村民建设美好家乡,但他从不居功自傲,更不以权谋私,为子女拉关系走开后门。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每年有招工、推荐上大学的指标,这些都是老支书说了算,那些年,村里有十几位青年都是由他推荐招了工,上了学,可自己的六个子女,没有一个被招工进城或推荐上大学的,大儿子、二儿子虽跳出农门,但都是当兵提干,转业后政策性安排的,其它四个子女都在家务农。 老支书终因积劳成疾,于一九八一年春不幸长辞,享年六十三岁。出殡的那一天,村里几百号人自发地来到灵柩前,含泪向老支书告别。那一年我刚好复员,也参加了追悼会,并和村里另一位老转一起送了花圈,表达对老支书深深的怀念。 如今,老支书已走了四十年,但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口碑永存! 2021年7月12日《江夏报》四版“梁子湖”副刊刊发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