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草长莺飞日,喜说枣花细细开 |
正文 | 来源:散文网原创 作者:张耀晟 性别:男 唐朝诗人王维有诗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诗中弥漫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又是草长莺飞时,我不由想起了故乡,想起儿时那充满稚趣和快乐的故乡。我的故乡地处干旱贫瘠的甘肃中部,哪里没有旖旎的拂堤杨柳,更没有醉人的春烟;黄土高坡下的几个褶皱里,静静地栖息着我的家乡、我的亲人,还有那淡淡的枣花香。 从记事起,我就随父母住在学校里。学校是镇上的一所高中,占地面积很大,空空荡荡的,仅有的一座教学楼还脱落了墙皮,斑斑驳驳的,好似癞子头上的疥癣;教师宿舍是几排低矮的平房,离平房不远处有开水房和公共厕所。由于没有自来水供应,父亲每天下课后第一件事便是冲进开水房“抢水”,学校的日子简单而平淡。 倒是故乡,那个和我割舍不断血缘和情感的故乡,那个住着爷爷奶奶的小村子,只有一条通向外界的弯曲又颠簸的沙子路,房屋依旧低矮残破,连个正式的大门都没有,反而让我魂牵梦萦。特别是老屋门前的一片枣园,每到夏季,枣树舒展着绿色的小小的叶子,盛开着微黄的花蕊,放眼望去,满园都是绿绿的,枣园里的小径是我的天堂。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们搬到了学校新盖的家属楼,那是一栋五层高的建筑,红色的砖瓦墙、雪白的墙面、随风摇摆的柳树,还有孩子们经常玩闹的小花园,无一不珍藏着我美好的童年,尽管房子只有不到六十平米,却也让全家人欢欣鼓舞了许久。 2008年的夏天,由于父亲工作的调动,我们搬到了如今的家——美丽的“花苑小区”,这次房子有一百二十多平米,我有了独立的卧室,家用电器等设备也更换一新,父亲更是将交通工具由摩托车换成了小轿车。我们居住的小镇新建了人民广场,原来的一条沙河被装扮成了人工湖,成片的的居民小区一个接着一个,而且都有着响亮的名字:“陇兴园”、“颐康园”、“富花苑”。眼看着一栋栋大楼拔地而起,一辆辆小汽车从眼前驶过,街上人们的服饰越来越光鲜亮丽,霓虹灯将夜晚装饰得如同白昼一般,在这里我们生活得幸福满足。 父亲工作很忙,难得回一次老家,但每次回家都是我的节日,枣园里的戏闹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变成一种回忆。八月十五之前,枣子是要全部打落的,我们全家齐上阵,先用手摘一部分皮硬脆甜的腌制酒枣,再筛选出干枣子,其余的分类装袋出售。望着园子里绿叶掩映下的一嘟噜一嘟噜的红色的枣子,内心泛起了丝丝甜蜜。村子里的变化也是不小,好多人家都修一种水泥圈梁一砖到顶的大房子,村子里吃上了自来水,新建了柏油马路,跑起了市郊公交车,比起城里的生活一点都不差。 爷爷还未过世的时候,总喜欢为我们讲述当年他们的生活。那时人们生活普遍很艰难,总是吃不饱肚子,更别提物质享受了。爷爷在兄弟中排行老大,贫瘠的土地根本满足不了一家人的吃饭问题,爷爷总是带领一家人上山挖一些野菜用来充饥。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从小便不缺营养,家里有好吃的总是紧着我先。爷爷总说我们碰上了好年代。 小时候听过一首歌,里面唱到:“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那时年纪小,只听出来这首歌的旋律优美,直到现在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刚刚过去的中共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响亮地告诉全世界:“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 春去秋来,枣园里花开花落,我也一天天地长大。原来留驻着我儿时快乐回忆的枣园,久违了,也疏远了,但回忆也越发的深沉了,那种感觉,如酒酿愈久愈醇,愈醇愈甘。又是一年春草绿,有谁能告诉我,家乡的绮窗前,枣树着花未? 墨微文苑专稿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