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红楼随笔系列3 |
正文 | ——蘅芷清芬 既然说到了就再提一提端庄的“山中高士”居住的蘅芜苑。同是宝玉所题吟的“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匾额“蘅芷清芬”,但作者对此的处理却与先前大有不同。之前宝玉看到的第一所屋宇乃是后来林姑娘住的地方,按说以宝玉从不在功名利禄上下功夫的性格,在那所院前听到贾政劈头盖脸一句“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时,便已应当生出许多不悦来,纵然因着父亲就在跟前面上不好发作,后来他爹说“今日任你狂为乱道,先设议论来,然后方许你作”的话,宝玉也应该只是不情不愿地敷衍了事。但并非如此,宝玉先是批评那些清客的提议不好,然后认认真真地斟酌出了楹联。 可以说,宝玉在对待这处所在命名时还是很有耐心的,态度也算积极。但,轮到蘅芷清芬时,宝玉的表现如何?贾政与一众门人议论纷纷,宝玉却默不作声,贾政因此怒喝“怎么你应说话时又不说了?还要等人请教你不成!”然后宝玉对屋子也不怎么上心,只对着其周围的植物一顿猜测,问的不耐了才随随便便安了直白的“蘅芷清芬”四个字上去,顺手就把对联也扔出来,基本看不出什么深远用意:“蘅、芷,都是香草名。衡芜苑一株花木也无,只有香草蘅、芷。结合前后文,芷应是指香味似芷的蘼芜。典出王夫之湘西草堂的楹联:芷香沅水三闾国,芜绿湘西一草堂。清芬,即衡、芷所代表的香草类植物的清香芬芳。” 贾政对此的评价是“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可见他老人家也不见得对这地方有多少喜悦。别忘了,宝玉在此之前做的杏帘在望、有凤来仪、曲径通幽、沁芳亭什么的可都是宝玉主动提起,且字斟句酌,十分用心。我认为,这已经预示了宝黛钗三人的亲疏关系。后文有提到,元春省亲回宫后,下旨让众姐妹迁入大观园中居住,挑选院子时宝玉选的是怡红快绿,因为地方清雅且离黛玉的住处也近。纵然蘅芜院设计巧妙十分有趣,并且衡芜苑朴素的山石更能衬托出薛宝钗这株“艳冠群芳”的牡丹花,宝玉也不怎么待见,尤其宝钗还劝过宝玉多用心在功名上,宝玉更加不喜欢此地了,或许,这便是恶乌及屋吧。 其实,此地的风景原本不俗,“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戏,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且“两边俱是抄手游廊,便顺着游廊步入。只见上面五间清厦连着卷棚,四面出廊,绿窗油壁,更比前几处清雅不同。”不过,这所院舍一开始给人的印象却是“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堵。那大主山所分之脉,皆穿墙而过”。很好,完美地诠释了“城府”二字,和追名逐利心机深沉的宝钗姑娘简直绝配,本来好好的一个风雅怡情地,结果因为入住的主人生生地变成了浊世名利场,徒呼奈何。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还有关于蘅芜苑内部陈设的描述,“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这宝钗姑娘怎么说也是大家出身,却弄得这么冷冷淡淡,以宝二爷那喜欢热闹的人间富贵花的架势,当然会觉得宝钗着实虚伪无趣,继而渐渐疏远。 ——零落成泥 至于藕香榭和紫菱洲等地方,更是只略略提了一句,从命名上来看也只是寻常的因景而名,“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写竹桥”,萧瑟如冬,但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虽然暗示了迎春惜春寂寞无闻寂寂老去的命运,(比如‘这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曲廊可通,亦是跨水接岸,后面又有曲折竹桥暗接’,可见此地幽凉沁骨,惜春卧房虽名‘暖香坞’,但作者将惜春的住所安排得离芦雪庵和栊翠庵紧邻,也暗示了惜春日后出家为尼的结局;‘暖香’二字,却分明显得在这大观园中人情冷暖,杀人不见血,只求偏安一隅与孤独为伴方能有一丝安详)却也只是雪上加霜的写法,并没什么太深奥的意思在。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