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浅谈党员干部的做人、做官、做事
正文

苟军良

最近、通过观看陈双全、张萍、段义和、李培英等领导干部走向犯罪道路的案件警示,这些活生生的教材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他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也曾有过辉煌的昨天,也有美好的事业,但最终因放松自己的思想改造,法制意识淡薄,丧失了理想和信念,不能正确对待权力和利益,不能以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经受不住权力和环境的考验,放纵自己,在金钱、房子、和美色面前打了败仗,以至自毁人生。

今年一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正式颁布施行。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把廉洁从政从我做起作为孜孜以求的幸福指数,以反腐倡廉的实际行动凝聚党心民心。

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要追求真正、长久的幸福,要获得更高的幸福指数,必须把贯彻落实《廉政准则》作为追求幸福、锤炼幸福指数的基本切入点,常怀敬畏之心,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和清廉本色。《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就像一股春风,给广大党员干部送来了一种清醒剂,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就要结合实际,将准则,内刻于心、外化为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就要先做好人,再做清官,干好实事。做人,做官与做事,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有机整体——做人是基础,做官是责任,做事是归宿。从政为官,做人要正与直,做官须廉与明,做事重谋与行。无论做事做官做人,都要牢记准则。

一、要做正直清白的人

为官根本是做人。古往今来,从根本上可以说,一切成功源于做人的成功,一切失败根植于做人的失败。在诸多优良品德中,正与直是最根本的,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处事之基,精神支柱。

“正”,是做人的灵魂。官与“正”的关系,孔子早就说过,“政者,正也。”能够恪守“正”字,践行“正”字,做到人品端正,为人正派,一身正气,光明正大,刚正不阿,伸张正义,就会有根基、有底蕴、有政声。做人“正”的最高境界是“正而不拙”,就是平等待人,对上不卑不亢,对下不板面孔;就是不耍小聪明,不玩小手腕,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就是“既做人,在世间,便要劲爽爽,立铮铮”,正义凛然,有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将群众对正义的信仰和追求具体化,将群众所信奉与追求的正义价值在具体工作中体现出来。

“直”即正直、坦率、真诚、无私、一颗坦荡之心可鉴日月,而不是口无遮拦,脱口而出,不是毫无原则,心底无数,不是不讲方法艺术,率性而为。古人说,诚以待人,无物不格。直而不迂的核心是“诚”,对事业、对工作、对他人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诚信之心、忠诚之心,做到心底无私,襟怀坦荡,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做到不弄虚作假,不言而无信,不要小心眼,不搞小动作,不画小圈子;做到表里如一,前后相符,不渝初衷,信守诺言。

“正”是做人的榜样,做人的脊梁;“直”是做人的形象,做人的力量。“人”字写正了,站直了,双脚才能踏地,头颅才能高昂。做一个常弃非分之想,定心定行、一个自律的人。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或多或少掌握有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因而就可能成为一些别有用心者的追逐目标,成为腐败侵袭的重点。许多腐败分子刚开始工作时都能做到勤恳踏实、清正廉洁,但是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虑于微,不防于小,不堵于初,终因“忍不过”而吞下“诱饵”,祸延国家和人民,殃及自身。究其原因,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定力。定力是把握自我、稳定心态、稳定行为的笃定刚毅的意志力量,是人生的智慧和精神品质。党员领导干部要保持定力,就要学会做减法,懂得放弃。大千世界诱惑很多,大权在握选择机会会不期而至,但是幸福的人生,不是看你占有得多,而是看你如何放弃。对此,只有定心定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工作,以平和清静的心态对待名利,以科学健康的心态对待生活,以敬畏的心态对待党纪国法,以宽是害、严是爱的心态对待组织和同志的监督,对于各种侵蚀,敢于说不,敢于拒绝,在内心形成一种强大的定力,才不会思想失重、操守失据、防线失守。

二、要做公正廉洁的官

每位领导都希望做一名“明“官,有威有信。那么,“明”与“威”从何而来?

“公”才能生“明”。权的本质是公正、公平、公道的力,行使中需要主持公道、公正、公平。一方面,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问题,善于从政治上正确认识和判断形势,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审时度势;另一方面,要做工作上的明白人,注重探索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贴近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动摇,扭住主题不放松,干事创业不停顿。

“廉”才能生“威”。“廉”是一种亮节,一种美德。要做到“廉”,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治欲。治人之本在于治心,治心之本在于治欲,做到思想之坝常筑,预防针常打,警示钟常敲,节制欲望,以理治欲,以理导欲,行使权力谨慎再谨慎,不让欲望与权力结亲,不行徇私谋私之权,做到不义之财不要,不法之物不拿,不白之宴不赴,不净之地不到,从严要求自己。二是慎交友。交往之中有学问,生活之中有政治,提高鉴别能力和情操品位,多交一些品格高尚的益友,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多交一些富有学识的朋友,以增长自己的智慧;多交一些敢于批评自己的诤友,以减少差错。对朋友之言听之有鉴。

三、要做求真务实的事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说过,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要立志做大官。勤于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勤于实践、谋事干事,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进步。领导干部不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要有过硬的本领、优良的作风,能够扎扎实实干好每一件事,多为国家创业、多为人民干事、多为社会贡献。

首先,要善谋事。领导干部要充满激情,积极进取、锲而不舍,凝心聚力干事业,尽心尽力谋发展;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正确分析和把握形势,善于提出目标任务,及时制定对策思路。切不可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墨守成规、夜郎自大、不思变革,更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其次,要善干事。领导干部要多干群众急需、群众受益的的事,多干打基础、增后劲的事,既要立足当前,深入困难多、情况复杂的地方破解难题、化解矛盾,又要着眼长远,积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力戒不思进取、“做太平官”的思想。领导干部不仅自己要多干实事、不图虚名,而且要营造氛围,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及时重用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有才华的干部,打造能促使大家用心谋事、扎实干事、努力成事的良好环境。

再次,要善于处事。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自身实践作出示范,为群众作出榜样,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亲力亲为,扑下身子,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以实实在在的业绩立功立行,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望。要善于从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方向,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要害,创新思维,转变观念,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

另外,党员干部要珍爱家庭、珍爱权力。

家庭是事业的基础,党员干部对待家庭一要有责任心。大多数党员干部在家中都是项梁柱,上有父母,下有孩子,肩负的家庭责任很重。一个家庭要出一个干部,除了组织的培养关爱外,这个家庭的成员往往也要付出很多的心血和努力,并在这个干部身上寄予殷切的期望和希望。如果这个干部因为违法乱纪而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将给家人造成沉重的精神打击和心理创伤。每个同志都有要经常想一想父母的养育之恩,想一想伴侣和结发之妻,想一想对孩子的教养之责,绝不能做出愧对家庭、伤害家人的事。二是要讲道德。这个“道德”就是要忠于家庭、忠于伴侣。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受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控制不住自己欲望,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找“三陪”、包“二奶”、养情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违背了社会道德,败坏了社会风气,最终也伤害了自己的家人,拆散了幸福的家庭。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每个同志都要坚守道德底线,抵御美色诱惑,做到“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不出格、不越轨。三要重自律。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礼记?曲礼上》中讲:“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陈毅元帅在一首诗中写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说得都是人要严格自律,约束自己。清朝户部侍郎张伯行有句名言:“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了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作为新是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有这种自律精神,慎独、慎初、慎微、慎交,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操守和追求。

权力具有三个方面的属性:其一,权力是神圣的。权力是通过合法的程序由党和人民赋予的,其本质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工具。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这个“革命”,就是为党和人民干事业、作贡献。胡锦涛同志也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自己或小集团谋私利。其二,权力是有风险的。权力是柄双刃剑,为民则兴利,为已则贻害。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面临的考验也越大,风险也越大。有些干部之所以在权力上栽了跟头,就在于他们的权力观出现了偏差,把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最终把“权力之剑”插进了自己的胸膛。其三,权力是有边界的。权力要在一定的范围、一定的限度内,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运行,受党纪国法约束。超越权力的边界,滥用权力,其结果必然是害人害已。

职位就是岗位,权力就是责任。权力的神圣性、风险性、边界性,决定了每个党员干部都要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权力观,行使手中的权力。一是要依法用权。要自学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规,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行使权力。从现实来看,当前影响依法用权的最大障碍,是那些上不了台面却实际起作用的“潜规则”。对此,要坚决纠正,切实做到越是手中有权,越要依法用权,严格按规定要求办事。二是要民主用权。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丧失民主作风,违背民主集中制,使用权力就容易步入“禁区”、陷入“雷区”。河南省卢氏县委原书记杜保乾在一次干部大会上讲“你们要和县委保持一致,县委是什么呢?县委就是县委书记。”明目张胆地把党和人民的权力当做自己的特权,把民主集中制原则抛于脑后。对这种现象,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要始终坚持党委集中领导,坚持公开办事,防止少数人或个别人说了算,让权力始终在民主的阳光下运行。三是要秉公用权。要把权力用来为民造福、为党分忧,最大限度地解决好建设发展、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防止把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绝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工具,切实做到任何时候都不能蓄意变通代替原则、用标准换取人情、用关系牺牲党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绝不能放弃原则,更不能徇私情、谋私利。

(此文刊登(领导干部论坛)2012年第6期)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7: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