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漫谈“杨公忌”
正文

漫谈“杨公忌”

我省代县历史悠久,年俗文化别具风情。一正月,节日像数字化时代意蕴丰富的微信红包赶趟儿似的一个接一个,无不展现出雁门大地农耕传统文化元素与时代生活气息融合的新年新愿景。

唯独正月十三让代县人胆战心惊、如鲠在喉。民间有谚云:“正月十三,杨公忌。属羊的不出门,姓杨的躲外人。”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至今刻在一代代人的头脑里,甚至有的乡村,这一天羊都不出门。忌俗朝朝乐,欺公日日忧。至今,代县许多百姓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像敬畏神灵般虔诚践行着这句箴语。笔者几经走访,原来此日是有故事来头的。

据清朝初年熊伯龙的《无何集》载:“世俗多畏杨公忌,谓不宜出行,皆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说,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二十八宿顺数,值室即为杨公忌。”《四库全书·钦定协纪辩方书》卷三十六《辩伪》中的《杨公忌》词条云:“世俗多畏杨公忌,通书亦多载之。谓其日不宜出行,举事犯之不利,皆因未悉其原委,故为所惑耳。今按其说乃是室火猪日,其术元旦起角宿依次二十八宿,次序顺数值室宿之日,即杨公忌。”按两处记载推演排列,杨公忌应当为“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刚好相隔为二十八天,暗合二十八宿。这些都是禁忌出门离家的日子。

真正在雁门大地广为流传的正月十三,是宋朝老令公杨继业战死的祭日,后世为表彰他的赫赫战功和爱国精神,以之纪念。传说宋太宗轻信奸臣,御驾亲征,杨家将前往保驾征辽。先锋杨继业领兵行至雁门两狼山,谙熟阴阳的杨继业认为此次出兵犯了地名之忌,自己姓“杨”,“羊”遇“狼”,何况又遇两“狼”,恐难取胜。怕啥来啥,结果,中途遭遇埋伏,腹背受敌,金沙滩一役,杨家将受到重创。大郎替主把命丧,二郎落马一命亡,三郎马踏肉泥浆,四郎流落在番邦,五郎逃命当和尚,七郎身首两地葬,碑陵碰死杨老将,只剩一个杨六郎。杨家将精忠报国,全军覆没,举国哀痛。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日,人们就把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沿袭至今。

记事中,从爷爷那一茬人就对正月十三讳莫如深,每到正月十三前一日,村里老人们就小心翼翼循例安分:“正月十三,杨公忌,怕哩。”唬得一拨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心上直发毛,错以为那个神神秘秘的杨公就是专司人间犯忌的天神。这一天,记得几位本家婶婶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都宅在家里不敢出门。仿佛感到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神灵的监视中,异常紧张。难道她们姓杨属羊也有错,其实,是被封建传统没落思想HOULD住了。忍得一日之屈,免得百日之忧。忌俗的大人小孩第二天见面都哈哈一笑,你摸摸我,我瞅瞅你,好端端的,不过一场虚惊而已。

很显然,这是基于思维固化、观念定势下的认知。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其实,真的没有谁可以左右你的人生,该放下的放下,想好的说好的,也许明天会更好。

回首往事,惜叹流年。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生命若水似梦,回首,梦过嫣然。也许是因为我们太过平庸。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再为传统的人情和形式所束缚,他们显得更加开放和自由,也具有更多的选择权。旧年俗已不再一成不变,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年味愈加变得丰富而多元。

任何民俗都与人们的具体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外部条件变了,则存在的基础也会动摇,为传统而传统,注定是一条死胡同。人不能选择传统,但依靠理性,完全可以超越传统的肤浅层面,回归本质。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微时代的当下,足不出户视聊、网购或漫游正成为时尚,有些民俗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或记忆。杨公忌,随着社会发展、生活习惯的变化,也在式微、模糊,相信不久的将来,它只能是考古者眼中一个毫无现实意义的失色符号而已。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3 7:19:07